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怕吃亏就别沾文学(王强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怕吃亏就别沾文学》中国当代作家王强斐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怕吃亏就别沾文学

很少见到搞文学的人发财的。发了财的人,一心想赚个金山银丘,一不小心就掉进了欲望与铜臭的深渊,彻底地变成了商人。当然也搞不了文学。即使想静心片刻,也是非常困难的。

正所谓“身不由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所以,梦想靠文学发财当官的,最好投笔经商或是考公务员去来得现实一点。免得弄脏了“文学”这一圣洁而华美的衣袍。 文学是一个需要“静”的东西。虚荣心十足的人搞不好文学,心浮气盛的人也搞不好文学。只有“呼吸均匀”者,方能在动荡的五光十色的诱惑世界中守得住一方清净,删除喧嚣与杂乱。 沾文学常吃亏。譬如买书阅读要花钱,买纸笔写作要浪费“芒妮”,投稿还得花上一笔邮寄费。即使出书,也常赚不到钱;有时不但没有赚,反而倒贴许多。

中国人都有一个弊病,喜欢看热闹,但做事少有主见。人云亦云者更是不乏其人。当你要搞创作要出书时,他们不是冷眼旁观,就是热嘲冷讽,甚至落井下石。而当你拿出成果,获得大奖,得到认可与肯定之后,他们又会纷至沓来,热烈祝贺你,向你讨要签有你名字的书,有时还放在家中显眼之处或藏在包包里,无声或有声地张扬出一种荣耀的资本。好像你的成功有他们的“一半功勋”。因此,韩少功先生说,搞文学需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

一个忍受不了生活和精神上的压力的文学热爱者,很有可能半途而废,或是放弃操守。沦为没有尊严,没有人格,过着行尸走肉似的活着却死了的生活。这是十分悲哀的一件事情。 我认识一个自称为“文学是我生命的爱人”的文学爱好者。初次在茶馆相识,一开口俨然像一位布道者或是一个信徒,“文学”两字始终不离不弃。然而,接下来最为荒唐可笑的事情却发生了——此君自印册子,并美其名曰“获得出版社的认可”,并“获得一笔不菲的稿费”,骗得蜗居在这个小城市的世俗的人们信以为真。其实,当谎言越编越大之时,被揭穿的可能性就越大。当人们终于认清真相之后,此人还打着“文学的幌子”自欺欺人,还印制带有某某家头衔的名片。一日,有一直性之人终于忍不住开口问“文学热爱者”了。“请问你的头衔是哪个机构授予的呢?”此人一贯脸皮厚过城墙,还不知羞耻地说:“一半是民间授予,一半是自封的。”天啊!脸皮竟然比城墙还厚。 以后,我对这样“喇叭”式的人物,一般采取的态度是厌而远之。在我看来,这样的“文学热爱者”,根本谈不上“热”,也说不上“爱”。文学在他们眼里心中,不过是炫耀的资本或是招摇撞骗的工具。这有点像在迪斯高舞厅的流氓,穿了一件上档次的衣服,抽上根雪茄,就装阔佬,专门骗取那些涉世未深的小姑娘一样,他们骗文学青年的手法和伎俩简直异曲同工。

在明眼人看来,演技实在笨拙得可以列入2010年奥斯卡最糟糕骗技奖。   [1]

作者简介

王强斐,男,生于1982年4月,海南洋浦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