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德卓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德卓镇

图片来自网络

中文名 :德卓镇

所属地区: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

德卓镇,隶属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地处赫章县西部,东邻可乐彝族苗族乡和辅处彝族苗族乡,南抵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兔街镇,西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龙街乡奎香乡,北与河镇彝族苗族乡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115.24平方千米。 宋、元、明,属乌撒卫部(今威宁);1984年,改德卓乡;1991年,德卓、德胜、丰家甘河3乡并入德卓乡。 2017年11月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德卓撤乡设镇。 截至2018年末,德卓镇户籍人口为28065人。 截至2020年6月,德卓镇辖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德卓社区。 2011年,德卓镇财政总收入430.6万元,比上年增加8万元。 2018年,德卓镇有工业企业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个。 [1]

位置境域

德卓镇地处赫章县西部,东邻可乐彝族苗族乡辅处彝族苗族乡,南抵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兔街镇,西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龙街乡和奎香乡,北与河镇彝族苗族乡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115.2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德卓镇境内为滇东高原向黔中丘原的过渡斜坡地带,境内地形复杂,最高点位于在砂泥村桃坪组核桃坪包包,海拔2418米;最低点位于在炉元村雨科组,海拔1632米,平均海拔2025米左右。

气候

德卓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季风气候比较明显,降雨量较为充沛,立体气候突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2.5℃,极端最低气温-4.7℃(12月至次年1月);极端最高气温33.7℃(在5—8月)。无霜期年平均252天。年平均日照数在1096—1769小时之间。年平均降水量725毫米。

水文

德卓镇境内河流属横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拖保河和德卓河,德卓河(白泥河支流以则河)发源河镇乡,由北向南流经水炉、坝塘、德卓、堰联后归于拖保河,境内河道长22千米,流域面积4万平方千米。元角沟发源于胜营村陈家包包和花苗寨沟,流经元角村8个村民小组,流入拖倮河,全长6千米。拖倮河(白泥河干流)发源于西凉山脚的草海,自辅处彝族苗族乡流来,自田坝村入境后,自东向西流向,境内河道长15千米,流域面积6万平方千米,成为德卓镇与兔街镇、云南省彝良县龙街乡的界河,自炉元雨科流入彝良龙街乡长炉村,流入金沙江

自然灾害

德卓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凝冻、冰雹、干旱、洪水、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凝冻主要发生在12月、1月;冰雹、雷击主要发生在夏季;风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自然资源

德卓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的有煤、铜、铁、锌等多种矿产资源。煤矿丰富,可容纳5口以上年产30万吨的煤矿,铜矿储量居赫章县之首,水能、风能资源蕴藏量10万千瓦以上,可利用6万千瓦。耕地面积2.741万亩。

人口

2011年末,德卓镇总人口25760人。总人口中,男性13520人,占52.5%;女性12240人,占47.5%;14岁以下7826人,占30.4%;15—64岁16014人,占62.1%;65岁以上1920人,占7.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0608人,占80%;有彝、苗、布依等少数民族5152人,占20%。2011年,人口出生率10.8‰,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长率5.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05人。 截至2018年末,德卓镇户籍人口为28065人。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