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賁 (明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溪山無盡圖卷 徐賁 明代 弗里爾藝術館藏原圖鏈接 圖片來自月雅書畫中國

徐賁(1335年-1378年),幼文初畫家,明初十才子之一。[1]

徐賁,毗陵(今江蘇常州)人,後遷平江(今江蘇蘇州)城北,北郭生,先世由巴蜀(今四川)遷居毗陵。張士誠抗元,招為僚屬,徐賁與張羽避居湖州蜀山(今浙江吳興)。洪武七年(1374年),被薦入朝。洪武九年春,奉使,授給事中。歷任御史刑部主事廣西參議,官至河南左布政使。洪武十一年(1376年)大軍征洮、岷,以軍隊過境、犒勞失時,下獄。洪武十三年,以「犒師不周」處死。

徐賁擅畫山水,取法董源巨然,稱明初十才子之一。又與高啟楊基羽合稱「吳中四傑」。傳世作品有《秋林草亭圖》軸,現藏上海博物館。有《北郭集》6卷。

詩詞

《獅子林竹下偶詠》
客來竹林下,時聞澗中琴。 經房在幽竹,庭戶皆春陰。 孤吟遂忘返,煙景生逾深。

徐賁即景抒情,表達了對清幽的環境、閒適生活的喜愛之情「幽竹」、「琴聲」、「經房」,營造了一種靜謐、雅致的氛圍。詩中寫溪澗、琴聲,以聲襯靜,更加顯現出竹林的幽靜。詩人即景抒情,表達了對清幽的環境、閒適生活的喜愛之情。

《晉冀紀行(十四首)》
荊山揭高厓,塗山聳橫堮。 長淮出兩間,中斷見斧鑿。
洪流受束縛,浪起石斗角。 誰能為此功,在昔大禹作。
至今遺廟存,香火乃寂寞。 我來問邑人,往事竟緬邈。
於時春正深,草木尚荒落。 登臨欲開豁,睹茲反不樂。
更傷卞和泣,三獻空抱璞。 ──右荊山。
舟行夜達曙,路入硤石口。 平山帶孤城,一塔起高阜。
問知古壽春,地經百戰後。 群孽當倡亂,受禍此為首。
彼時土產民,十無一二有。 田野滿蒿萊,無復識畎畝。
去程不可稽,欲望敢遲久。 ──右壽州。
秋日何淒其,嚴風變陽卉。 嘉節葉重干,時菊芬且蘼。
臨高一眺望,俯見城郭里。 三關為襟帶,雙溪流瀰瀰。
浮雲起天末,鳴鴻在中沚。 雖非吾故土,但悅山川美。
獨游意尚適,況茲值多士。 珍餚出豐廚,吳萸泛芳醴。
人生雖長壽,良時亦有幾。 對此不為歡,憂思何由弭。
鑒此登山悲,飄颻然已矣。 ──右河口山登高。
昔聞陽台名,今上陽台路。 我因興古懷,驅車暫停駐。
余基尚突兀,雲雨自朝暮。 哀猿失故聲,野色剩孤樹。
當時襄王夢,曾與神女遇。 幽冥事莫測,萬載誰能悟。
平原亘千里,巫山渺何處。 淒涼宋公子,深情見遺賦。
──右陽台。 客程不論遠,所愁在陰晦。 惡風滿川來,雨勢晚逾倍。
船爭急流上,寸進還尺退。 枯葭夾崩沙,路轉百數匯。
颯颯孤篷外,琅琅萬珠碎。 篙師左右呼,坐客默與對。
去心雖雲迫,前途苦茫昧。 德星無復睹,洗耳亦何在?有懷仰高風,令人發深慨。 ──右潁川。
前登盤子城,山隘勢欲逼。 路回土峭絕,傍夾千仞壁。
石狀如矩斫,巨細總方直。 無泉土脈死,草木盡改色。
高巔有堡障,重門閉重棘。 陰慘行人險,惡意叵易測。
信知狐鼠輩,得在此中匿。 我生好壯觀,努力更攀陟。
立久日將晡,浮雲渺鄉國。 ──右盤子城。
峰迴抱深壑,下視天鑿井。 昔人建重關,扼險備邊警。
鍵鑰久已絕,垣石尚森整。 峨峨尼父祠,門掩眾山靜。
曾聞此回轍,無復過斯境。 詢知鄉老言,此事古未省。
余氓數家在,破屋暮煙冷。 我行力稍疲,景物不暇領。
且為投宿來,驚風夜愁永。 ──右天井關。
盤盤羊腸阪,路如羊腸曲。 盤曲不足論,峻陡苦躑躅。
上無樹可援,下有石亂蹙。 一步一嗟吁,何以措手足。
途人互相顧,屢見車折軸。 少時徒耳聞,今日親在目。
不經太行險,那識安居福。 ──右羊腸阪。
陸行渴懷抱,今渡沁河水。 奔騰走百灘,聲遠聞數里。
我來坐其涯,肩擔欣暫弛。 不意山塢間,偶得見清泚。
連朝塵沙目,豁爾淨如洗。 雖雲倦行力,對此亦足喜。
南風吹青蒲,白鷗忽飛起。 ──右渡沁。
一水隨山根,宛轉流出迥。 灘聲繞縣門,孤城數家靜。
風土殊可怪,十人五生癭。 土屋響牛鐸,壁滿殘日影。
行遲欲問宿,連戶皆莫肯。 亭長獨見留,半榻亦多幸。
呼童此晚炊,糲飯谷帶穎。 野蔌不可得,敢望肉與餅。
途行乃至此,儉素當自省。 ──右沁水縣。
巍巍太陰山,厓壁拔嶄峭。 積水嵌層墟,凜若太古造。
凍深草木堅,僵立勢難撓。 高寒橫障空,陽景未嘗到。
鄰有羲和墓,欲問莫可吊。 如何於此地,獨不被臨照。
至今山中烏,無性識晴昊。 聊為志其事,因之髮長嘯。
──右太陰山。
土谷既深入,高山復巑岏。 微徑才百尺,下轉十八盤。
俯臨澗壑險,勢陡不可看。 亂石斗磊砢,置足恐不安。
長鑱那可托,藤蔓無由攀。 寸步每千慮,舉動如蹣跚。
心膽掉欲碎,毛髮亦為寒。 戰兢尚未足,何暇發慨嘆。
平生行路心,此日方知難。 ──右十八盤。
空山兩高冢,媧皇此中葬。 焦土積層褵,勢助殿閣壯。
大哉補天手,功出千古上。 至今煉余石,火氣夜猶放。
轟雷常祓護,烈風日掀盪。 陰林慘可畏,怪木高數丈。
百鳥飛繞枝,欲止不敢向。 地靈氣所鍾,祭禱土人仰。
經過謁祠下,幸獲拜神像。 ──右女媧墓。
霍山古北鎮,勢尊出群麓。 山深異風景,春盡樹未綠。
居人苦多寒,鑿土為住屋。 屋頂土元厚,亦種麻與菽。
乃知此方民,猶有上古俗。 我欲拜其廟,日斜去程促。
窯煙斂暝色,牛羊半歸牧。 征徒多險巇,村館早尋宿。 ──右霍山。

《紀行》十四首。賁於洪武九年往山西,與顧廑同受上命,問俗於晉民。自京師下長江,歷淮、蔡,入大梁,渡黃河,登太行,覽唐虞故都,周旋于吉、絳、汾、沁間,過雁門、代郡,回觀上黨、長平之舊跡,跋陟五千餘里。其間山河形勢,佳景殊俗,未暇盡述,姑賦其萬一,聊以擴吾之見聞云爾。二月廿三日識。)[2]

參考文獻

  1. 三秦書畫名家. 元末明初徐賁:擅畫山水,筆墨清潤,亦精墨竹. 每日頭條. 2017-09-05 [2019-11-23]. 
  2. 晉冀紀行(十四首), 中國書畫館網, 2018-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