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徐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 枋
出生 1623年
吴县(今江苏苏州)
逝世 1649年(25-26岁)
国籍 中国明朝
别名 字昭法,号俟斋
知名于 工诗文、善行草,善画山水。
知名作品 《山水图轴》
《仿宋元山水册》

徐 枋(1623—1649),清代画家。字昭法,号俟斋,自号秦余山人。崇祯十五年举人。父徐汧殉节,遵父命不仕满清,清顺治二年,隐居于天平山麓“涧上草堂”自称孤哀子。终身不入城内,卖画自食,例不书款。与宣城沈寿民、嘉兴巢鸣盛称“海内三遗民”。 与杨无咎朱用纯并称“吴中三高士”。工诗文、善行草,善画山水、芝兰。1694年逝世。作品有《山水图轴》、《仿宋元山水册》等。[1]

生平简介

徐枋,16岁时遵父命,受业于朱集璜。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顺治二年(1645)父徐汧殉明,徐枋欲从之,徐汧曰:“

我死,不可不死也,自靖自献,不死即不忠;尔死,非不可不死也,不死非不孝。我死,君固也;尔死,亲使尔。有子又将为亲死,则子孙递死无噍类有是乎?尔不死,守身继志,所以成孝兼作忠也。”徐枋遵父遗命终身不仕异族,以书画诗赋闻名吴下,隐居邓尉山中,旋移灵岩,终身不入城市,卖画自给,筑室名“涧上草堂”。

隐居生活极为清苦,二儿一女先后在饥寒交迫中殒命。自己亦“衣食恒不继”、“日食一饭一糜”、“冬夏止服一苎衣”。37岁时大病一场,呕血沉疴八十日、绝食六十日,乃“讬后事于张英甫布衣”,所幸“郑三山先生来视疾,以药起之。”病后又遭“逋赋”案牵累,四处躲藏,居无定所。此时徐枋已“家止四壁、薇蕨不供,朝夕仰屋无所出,势岌岌殆”,幸得布衣张隽仗义相助,为其倾资偿所欠者十馀金,祸乃解。在身陷逆境中,徐枋以佣书鬻画自给,尝“躬效老圃蔬韭外,多艺南瓜,夏秋间往往籍以晨炊。”但不轻受人一丝一粟,虽“藜藿不继,莫能强以一钱之馈。”

江宁巡抚汤斌为了故作风雅,以掩饰其服侍满清的污点,三至其门而均为徐枋拒见,甚到后来汤斌吊唁其母时也不屑出见这些臣服于异族的汉人。汤斌喟然曰:“贤者不可测如是。”徘徊久之而去。 [2]

弟子潘耒举鸿博授官归,跪门外三日,始许入见,责之云:“吾不图子之至于斯也!” 徐枋与杨无咎交好,常以名节相砥砺。徐枋长子孟然、三子文止皆师于无咎。徐枋临殁,招无咎至,命五岁孙出拜曰:“此亡儿文止遗腹子也。儿向辱先生教,不幸早卒。今余且死,念非先生无可讬者,愿以此累先生。”其为枋信重如此。卒后,潘耒将其葬于光福香雪海的真如坞(珍珠坞)。墓碑刻篆文“明孝廉俟斋徐公之墓”。江苏巡抚宋荦素慕徐枋之为人,将“涧上草堂”改为祠,捐赀修葺。潘耒作《徐昭法先生祠堂记》。此祠于嘉庆、道光年间数次重修,后毁于火。 [2]

著述名录

徐枋一生著述颇丰,尝云:此二十年中所成书,《通鉴纪事类聚》三百若干卷、《廿一史文汇》若干卷、《读史稗语》二十馀卷、《读书杂钞》六卷、《建元同文录》一卷、《管见》十一篇,计成书亦且几百卷矣。以上著述目前仅有《读史稗语》 [3] 十一卷以及潘耒编校的《居易堂集》二十留存。 [3]

清史文载

徐枋,字昭法,长洲人。父汧,明少詹事,殉国难,事具明史。枋,崇祯壬午举人。汧殉国时,枋欲从死,汧曰;“吾不可以不死,若长为农夫以没世可也!”自是遁迹山中,布衣草履,终身不入城市。及游灵岩山,爱其旷远,卜涧上居之,老焉。枋与宣城沈寿民、嘉兴巢鸣盛,称“海内三遗民”。枋书法孙过庭,画宗巨然,间法倪、黄,自署秦馀山人。尝寄灵芝一帧于王士祯,士祯与金孝章画梅、王玠草书作斋中三咏以记之。然性峻介,键户勿与人接。睢州汤斌巡抚江南,屏驺从,往访之,枋避不见。斌登其堂,坚坐移晷,为诵白驹之诗,周览太息而去。川湖总督蔡毓荣自荆州致书求其画,枋答书而返币,竟不为作。曰:“明府是殷荆州,吾薄顾长康不为耳。”所往来惟沈寿民与莱阳姜垓、同里杨无咎、门人吴江潘耒及南岳僧洪储而已。

家贫绝粮,耐饥寒,不受人一丝一粟。洪储时其急而周之, 枋曰:“此世外清净食也。”无不受。豢一驴,通人意。日用间有所需,则以所作书画卷置簏于驴背,驱之。驴独行,及城𬮱而止,不阑入一步。见者争趣之,曰:“高士驴至矣!”亟取卷,以日用所需物,如其指,备而纳诸簏,驴即负以返,以为常。卒,年七十三。

时商丘宋荦抚吴,枋预戒曰;“宋中丞甚知我,若我死,勿受其赙也。”荦果使人赠棺槥赀如枋命,终不受。卒,以贫不能葬。一日,有高士从武林来吊,请任窀穹,其人亦贫,而特工篆、隶,乃赁居郡中。鬻字以庀葬具,纸得百钱。积二年,乃克葬枋于青芝山下,而以羡归其家。语之曰:“吾欲称贷富家,惧先生吐之,故劳吾腕,知先生所心许也。”葬毕即去,不言名氏。或有识之者,曰:“此山阴戴易也!” [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