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崇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崇嗣北宋画家。徐熙孙。擅画草虫、禽鱼、蔬果、花木及蚕茧等。其画初承家学,因不合当时图画院程式和风尚,遂改学黄筌、黄居寀父子。后自创新体,所作不用墨笔钩勒,而直接以彩色晕染,世称“没骨图”,也称“没骨花”。

兄崇勋、弟崇矩,均擅画花鸟,崇矩并工士女。[1]

没骨画

没骨画(boneless painting)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在书法中把笔锋所过之处称为“骨”,其余部分称为“肉”。作画时,要求画者胸有成竹,一气呵成。没骨画不同于工笔和写意,没骨的“没”字,即淹没而含蓄之意,其精要在于将运笔和设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不用勾轮廓,不要打底稿,更不能放底样拓描。没骨画将墨,色,水,笔融于一体,在纸上予以巧妙结合,重在蕴意,依势行笔。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绘成花叶,而没有“笔骨”——即用墨线勾勒的轮廓。

没骨画最初叫“没骨图”,是中国画的一种体裁。没骨画法是中国画技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没骨图”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北宋郭若虚所著《图画见闻志》。书中记载,徐崇嗣有一幅花卉作品,中有芍药五本,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画旁题“翰林待诏臣黄居采等定到上品徐崇嗣画没骨图”.

与郭若虚同时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徐崇嗣“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笔墨,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稍后,文学家苏辙也在《栾城集》中提到徐崇嗣的画“以五色染就,不见笔迹,谓之没骨”。由此可见,“没骨图”就是不同墨线勾勒,直接用色点、色线和晕染去塑造画面形象。

人物作品集

參考资料

  1. 北宋徐崇嗣花鸟画欣赏2018/5/21 来源:中国名人书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