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徐佳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佳士照片网址

徐佳士(1921年5月22日-2015年12月22日),江西省奉新县人,23岁投考中央政治学校(政大前身),就读新闻系,赴美获得明尼苏达大学史丹佛大学硕士,他曾任南京《中央日报》记者、副总编辑、考试院考试委员,后来返回政大担任新闻系教授,民国77年筹设传播学院。

经历

徐佳士为台湾传播学界打下基础,著有《大众传播理论》、《模糊的线》等书,几乎所有新闻系教授,都是他的学生辈,他早在民国56年就要求新闻系学生修习至少20学分的外系课程,被视为推动“跨领域教育”的先驱。

林元辉回想,徐佳士具有“顽皮豹”精神,生活中经常展现“徐氏幽默”,还拥有一套生命哲学,例如,他在2003年SARS期间,买了很多绿豆到处送人,表示绿豆可以解毒,旁人质疑没有科学根据,徐佳士则回答说,重点不在绿豆,而是买绿豆可以出门透透气,增强免疫力。 [1]

以“传播”为己任的徐佳士

[2] 曾经是政大新闻系所主任,现在则是文理学院院长的徐佳士,一只手拿粉笔在教室里教新闻实务、传播理论,另只手却把硬梆梆的学术理论和周围环境所发生的事物相结合,透过笔端在报章杂志上娓娓道出他的观点或主张。

许多人都说,在学校里,他是关心学生,致力改进新闻教育的薰薰儒者。在社会上,他是对环境充满了关怀和感情的学者型书生。

二、三十年来,他执著在教书和写文章的范畴里,不做学术秀,也不写随俗的文章,更不会到处拉关系或自我表扬。他总说:“学者就是要在学校做学问的,不要过份宣扬自己的主张。” 他能吸收各种新观念,被学生认为是比三十多岁教授还要开明的老师。

他常常看书到深夜,也爱书如命。一年政大淹水,半夜雨水淹到楼下客厅,邻家最先抢救的东西是电视机,徐佳士最先救的却是他的英文书。

他随时都掌握最新的传播文献,并且乐于和他人分享。一次,一位毕业六、七年的学生,和他谈起有线电视,他说英国有份报告书值得参考;第二天,他就把这份报告影印本寄给了这个学生。

许多喜欢看他的书和文章的人都公认,徐佳士是国内第一个能把最新的传播科技或知道,融入到他的思想架构中,然后以深入浅出的文笔介绍给大众的学者。“我很想学,可惜功力太差!”一位在广告公司负责市场调查、有“电脑怪才”之称的学 生这么说。

好几位和他一起做研究的新闻所年轻的教授也说,他们在讨论研究计划时,“许多新东西都是徐老师先提到”,他总是比别人先看到最新的资料。

永远洞烛机先

“他做研究也总比别人快一步”,在新闻所任教的郑瑞城说。像十年前,徐佳士率先研究国内新闻报导的正确性。这篇报告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并不十分严谨,但是以后凡是有关新闻报导正确性的研究,都必须引用他的资料来源。“今天,他对传播观念、电视科技的引介,日后势必也会造成这种趋势。”他还说:“他是许多新观念的创造者。” 他被公认是传播研究的泰斗,但却不是高不可攀的学者。和他初识的人,都说他很客气、虚心,但总是和对方保持适度的距离,一位从新闻所毕业十几年的学生却说:“和徐老师谈话,要先放松自己。”

平常,徐佳士除了上课、主持研究计划、行政会议之外,还要应邀主持外界的演讲、座谈,甚至参与各种比赛的评审或是草拟呈给政府的建议书,对于这些杂务,他总是能做的才接下来。

这种态度,尤其可从他的文章里看出来。很多读者都说他的文章题材广泛,处处显出他对社会的关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