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彰化-高雄高架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湾的“彰化 – 高雄高架桥”
图片来自今周刊

彰化-高雄高架桥台湾的“彰化-高雄高架桥”则是建本桥梁时为目前世界第二长桥梁,仅此京沪高铁丹昆特大桥[1]彰化县八卦山高雄市左营区,全长157.39公里,供台湾高铁行驶的高架桥是台湾高铁的路网的重要部分,总长约166.8公里,2004年结构成型,2007年同台湾高铁通车。[2]

建设与演变

台湾地形山多、平地少,且狭长之西部走廊人口密集,土地已高度利用,因此高速铁路全线结构形式大部分均采高架结构型式辟建。全线土建工程中,桥梁高架桥段约占73%,隧道占18%,其馀9%则采路堤/路堑型式。

铁路桥梁

台湾铁路桥梁最早兴建于1887年,百馀年来随著工程技术与材料的发展及社会变迁,铁路桥梁不论在构造、材料及桥型 上均有很大的变化。[3] 上部结构,早期曾有木铁混合结构,至日本时代则多已改采钢梁结构,台湾光复后,台铁更设置钢梁厂,以专供养护与更新加固各钢梁桥。 近年来考量防制噪音、养护需求及 施工技术等因素而多采混凝土梁结构,是于钢梁上方再施筑混凝土桥面板后,铺设枕木与铁轨。在下部结构部分,早年常使用砖石构造,而后逐渐采用钢筋混凝土; 基础则自早年的浅基础,变化为木桩、钢 轨桩及短沉箱,目前则多为PC桩、RC场铸 桩或沉箱等深基础。

桥梁工程特性

高速铁路桥梁之特性在于须达到列车高速行驶安全性、舒适度、活载挠度等特殊需求,以及轨道与桥梁结构间互制行为影响等,在桥梁型式与跨径之设计与配置上,尽可能采断面 尺寸相同制式化之预力混凝土箱型梁(图15),桥面宽度13公尺,梁深约2.8至3.15公尺,梁重约700公吨,以及选择30公尺跨径为主之标准化简支桥配置,其长度约占全长之95%,以期能达成缩短工期与经济性之目的。

高速铁路桥梁与高架桥

高速铁路台北高雄左营全长约350公里,沿途经过台湾西部地区12县市。 分别设置:南港台北板桥桃园新竹苗栗台 中彰化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左营)等 十二处车站。其桥梁与高架桥总长约251公里 馀,占全长之71.7%;由彰化至高雄段其连续 铁路高架桥路段长达157公里;隧道总长约68公里,占全长19.4%,其中八卦山隧道长约7.4 公里,开挖断面达135平方公尺;在轨道工程方面,全线采标准轨距(1.435公尺)双轨化铺设,主线采用无道碴轨道构造长度约达347公里,在施工阶段由纪录显示其连续长度亦属世界前茅。[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