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彰化县芳苑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彰化县芳苑乡
图片来自彰化县社区心理卫生中心


彰化县芳苑乡地势为平坦陆地,为乌溪与浊水溪冲积形成之平原,全乡略成长方形,东西宽6.5公里,南北长17.5公里,平均海拔在7-8公尺,最高海拔仅19公尺。面积:97.21平方公里。 农业耕地面8,636.36公顷,实施都市计画面积208.46公顷,海岸线总长20公里。 目前本乡有 26 村、370邻,户数:10125 户;人口数:33489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44人,人口集中于芳苑区、王功区、路上区、草湖区及汉宝村等数个聚落。[1]

彰化县芳苑乡位于东经120°19',北纬23°56'之间,台湾西部,彰化县西南方,彰化平原的西南滨海上端,地当旧浊水溪、二林溪下游段的入海口,属浊水溪冲积扇之扇端地带,彰化县沿海六乡镇之一。

东:汉宝村之东与福兴乡及二林为界。

西:王功海埔地最突出于海(西线)为台湾海峡。

南:二成村之南与大城乡及二林镇成三角交叉点。

北:汉宝村之北与福兴乡为界,约在汉宝溪出海口附近。[2]

  • 村里名称: 芳苑村、芳中村、仁爱村、信义村、后寮村、三合村、永兴村、新街村、路上村、路平村、三成村、福荣村、顶部村、王功村、博爱村、和平村、兴仁村、民生村、新宝村、五俊村、草湖村、建平村、仑脚村、文津村、新生村、汉宝村
  • 乡长介绍

乡长: 洪和炉


气候概况

芳苑乡介于大安溪口与北港溪口之间,气候炎热而近乎干燥,平均最高温为28°C,平均最低温为19.4°C,年平均气温在21~24°C之间。年平均雨量1,000~1,200公厘仅稍多于需水量,平均相对湿度85%;每年4~9月为夏秋东南季风期,5~9月为雨季,10月至翌年3月为冬春西北季风期,季风风速通常超过每秒10公尺,尤以冬季西北季风更常挟盐份,对农作物生长及结实构成严重之威胁,加上灌溉用水取之不易,致乡民常有“风头水尾”之叹!

特产名称 芦笋、文蛤、花生、西瓜、花蛤、牡蛎

名胜古迹 福海宫、王功渔港

风景区 牧羊女亲子主题园区新生休闲马场


王功渔港
图片来自中华民国交通部观光局

历史沿革

芳苑乡原称为“番仔挖”。芳苑乡原是一片沙丘荒凉,不毛之地,据史载380馀年前有福建省福州府曾姓家族定居于此,继有陈姓及泉州府同安县等地居民陆续迁陟,先民荜路篮缕,开荒垦地,从事农渔业,人口逐年增加,部落集结,各种产物亦有剩馀,必须向外运销,与福建省通航贸易居多,当时有地无名与外埠通商,诸多不便,名曰“番仔挖”。

清领时期:番挖已成为内外贸易港,清廷为维持沿海治安在此间设有汎防厅,当时海寇猖獗,蔡牵一党时代常在海上抢劫,极端拔扈,彰化知县杨桂森为平海寇,亲临查察地势,鼓励民众协防,不久海寇绝迹,人民安居乐业厥功甚伟。嗣后废除汎防厅改改设保甲局。

日治时期:民国前15年堡制隶属深耕堡。民前11年4月8日设北斗办务署。同年11月9日公布厅制在番挖设支厅设番挖王功警察派出所。民国7年11月13日置番挖税关,监视防止走私船只。民国13年该署废止。民国17年3月设监视署防止鸦片输入。民国9年10月1日施行所谓地方自治制度改番挖区为沙山庄,因芳苑乡多属沙丘而得名,设庄役场。民国17年7月增设路上厝警察派出所。

光复迄今:民国34年8月光复辖台中县,乡民鉴于沙山两字名称不雅且为日人所取,经地方人士协议定为芳苑乡于35年3月1日奉准,乡治置于芳苑。民国39年10月县市行政区域调整改隶彰化县辖迄今。[3]


地形地质

芳苑乡地处于乌溪与浊水溪冲积形成之平原之上,地势为平坦,全乡形状狭长,东西宽6.5km,南北长17.5km,平均海拔在7~8公尺,最高海拔仅19公尺。芳苑乡之土壤类型多为砂页岩粘板岩混合冲积土,其底土质地适中,土壤反应微酸至中性,透水性适中,灌溉流失量少。适宜种植水稻,旱期适宜于里作旱作物。


产业概况

一级产业:

芳苑乡以农业为其主要经济活动,乡内之农户人口数约为23,041人,主要农作物除甘蔗、稻米外,花生、芦笋(占彰化县40%,目前为全台湾省第2大产地)、西瓜、胡萝卜、甘蓝(高丽菜)、蕃薯、毛豆、冬瓜、油菜子与薄荷占其农作物大宗。在渔业发展方面,因芳苑乡属于沿海乡镇,因此渔业户数相对也较多,占彰化县之15.71%,其中并以沿岸渔业及内陆养殖业为主。另外,芳苑乡之畜牧业相当发达,现有家畜数量排名全县第1,其中猪与羊的数量亦是全县第1。

二、三级产业:

芳苑乡内设有芳苑工业区,总面积为158.3226公顷,区内厂商设厂进驻率高达100%。此区为一综合性工业区,目前区内有多家股票上市之企业,厂商类型包括食品制造类、纺织类、木竹制品类、纸制品及印刷类、化学类、橡胶类、塑胶类、金属类、机械类及其他类等。以民国90年的统计数字来看,塑胶制造业家数最多﹝30家﹞,纺织业次之﹝26家﹞,食品制造业排名第3﹝25家﹞。又依中华民国85年台闽地区工商及服务业普查显示,芳苑乡之二、三级产业从业人口以制造业最多﹝4,092人﹞。


特色伴手礼及小吃

  • 王功美食街
  • 枝仔冰
  • 金钻乌鱼子
  • 3Q蛋
  • 雍元畜牧场
  • 新生社区产业产品[4]


旅游景点

芳苑湿地
图片来自彰化县芳苑乡公所

自然景观

人文艺术

  • 王功生态景观桥
  • 王者之弓桥
  • 芳苑灯塔
  • 王功渔港
  • 王功竹管屋
  • 王功蚵艺文化馆
  • 芳苑牛车

社区及休闲农业

  • 信义社区
  • 汉宝社区
  • 新生社区
  • 彰化县王功产业观光发展协会
  • 芳苑水耕蔬菜园区
  • 野鹿牧场
  • 牧羊女亲子主题园区
  • 园圃生态菇园
  • 台湾汉宝园


芳苑乡热门景点

王功渔港

王功以盛产王功蚵闻名全省,是台湾西部相当具有特色的渔村,王功渔火更是昔日彰化县八景之一,自全国文艺季“王功苏醒”举办之后,王功渔港便逐渐转型为休闲渔村观光产业,结合了芳苑乡丰富的人文及自然生态,吸引更多观光客前来观光。


芳苑灯塔
图片来自玩全台湾旅游网

芳苑灯塔

在众多灯塔中,每个灯塔总能有个“最”特别之处,塔台最高、海拔最高、最老、最北端等等,而建于西元1983年的“芳苑灯塔”则是全台最年轻的灯塔!“芳苑灯塔”外观呈现一个八角形的钢筋混泥土建筑物,顶层外有环绕阳台,黑白相间的条纹配色,有助于渔船在日间辨识,而灯器则为“高美灯塔”停用后拆下沿用。

王功风力发电区

座落在鱼塭之间的王功风力发电机因与蓝天白云相衬,故有著外星人的秘密基地与外星人打蛋器之称,是时下流行的打卡圣地,假日前来可看见许多旅人在此取景拍摄。这里的发电机主要是蓄电用的风车,形状为三叶式造型,隶属于台湾电力公司的风力发电站,这里是台湾电力公司所推动之“风力发电十年发展计画”中的第三期风力开发工程。

福海宫

福海宫创建于清嘉庆十年(西元1812年),主祀神祇为妈祖,并恭奉著注生娘娘、玉皇大帝、观音菩萨、福德正神、三教教主、五教教主以及十八罗汉。

王功桥

“王功桥(生态景观桥)”由建筑师廖伟立设计,全长97.7公尺的桥梁横跨著后港溪的两端,不规则的桥身造型,设计概念取自浪花、蚵壳和海鸟的飞行姿态,打破传统的二元轴线概念,是台湾第一座三度空间的桥梁,更曾获得大陆WA中国建筑奖佳作奖站在河堤上仰望桥梁。

芳苑普天宫

位在芳苑的普天宫主祀天上圣母妈祖,宫中的开基妈祖创于清康熙三十六年(西元1697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芳苑地区民众的信仰中心。

王者之弓桥

位于港区的南缘的“王者之弓桥”为一座跨港景观桥,桥长八十二公尺,宽四点五公尺;拱顶高二十公尺,桥版面最高处为八公尺。桥梁材质采用最容易塑形之钢料铸成,并以在地地名“王功”引申“王者之弓”构思,为之命名。

红树林生态园区

近年来环保意识抬头,湿地生态也开始受到民众重视。在芳苑灯塔北边有长度约1200公尺的红树林生态园区,是水利局致力保育下的亮眼成果,不仅有大片的红树林,还有招潮蟹与弹涂鱼等湿地生物,而每到水鸟过境的季节还可见到多种类的水鸟栖息于此,是许多民众前来赏鸟观察的宝地。

芳苑海空步道

海空步道大约有一公里长,设置有景观平台,潮间带的湿地景色与一般常见的海边有著截然不同的美感。

在观景平台上可以远眺芳苑湿地,如果想要近距离靠近也能够到B1,这里生态除了有大眼蟹、相手蟹、寄居蟹外,也有弹涂鱼、星虫、沙蚕等,是小朋友们观察湿地生态的最佳寓教于乐地点。[5]


视频

彰化芳苑乡汉宝村 彩绘汉堡村民过干瘾-民视新闻

20220625=芳苑乡潮间带湿地: 彰化县芳苑乡光明路80号 旁

芳苑汉宝村 4条大同路雾煞煞-民视新闻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人文面积,彰化县芳苑乡-彰化县芳苑乡公所
  2. 地理位置,彰化县芳苑乡-国家图书馆-台湾概览
  3. 历史沿革,彰化县芳苑乡-国家图书书馆
  4. 特色伴手礼及小吃,彰化县芳苑乡-彰化县芳苑乡公所
  5. 芳苑乡热门景点,彰化县芳苑乡-玩全台湾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