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佩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佩瑶博士

圖片來自google
學歷    香港大學,博士畢業於肯特大學

出生    1953年

逝世    2013年9月10日

性質    香港翻譯學者

张佩瑶 (英语:Martha Pui Yiu Cheung, 1953年-2013年9月10日) 是一位香港翻译学者,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翻译》杂志编委。[1][2]

生平

1953年出生,学士和硕士毕业于香港大学,博士毕业于肯特大学。毕业后先后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任职,1995年进入香港浸会大学担任副教授,1998年担任正教授,2008年担任协理副校长。[3]

2013年9月10日逝世,享年60岁。

紀念

翻譯學研究中心於6月13日舉行新書發佈會,發佈一本由英國語言文學系講座教授羅德恪教授主編的新著《The Pushing-Hands of Translation and its Theory: In memoriam Martha Cheung, 1953-2013》(翻譯的推手及其理論:懷緬張佩瑤),以紀念於2013年9月去世的前翻譯學研究中心主任張佩瑤教授,以及她的創新翻譯推手理論。

在發佈會上,羅德恪教授憶述他對張佩瑤教授的懷念,以及如何把她的推手理論集結成書。會上,香港城市大學的朱純深教授和浸大翻譯學課程助理教授利幗勤博士亦講述張教授的推手概念對他們的影響。

推手理論是張佩瑤教授生前開始研究的課題,但只在2012年的一篇論文中提出,未及深入探究。推手是指翻譯時常被認為是對立的觀點和立場,可以利用太極推手「化勁」的原則,重新布局,成為在對立中又有互動的分析場景。推手理論為翻譯學者開啟新的視角,化解在翻譯中處理對立和衝突時,發展出非此即彼以外的思考方法。[4]

著作

參考文獻

  1. In Memoriam – Professor Martha Cheung.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2015-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2). 
  2. Martha Cheung – Faculteit Letteren - KU Leuven. Arts.kuleuven.be. [2015-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1). 
  3. The pushing-hands of translation and its theory : in memoriam Martha Cheung, 1953-2013. Robinson, Douglas, 1954-, Cheung, Martha,. Milton Park, Abingdon, Oxon. [2019-03-21]. ISBN 9781317450597. OCLC 9498844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2). 
  4. 新翻譯學專書紀念張佩瑤教授,香港浸會大學,2016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