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竹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竹君(1876—1964),广东番禺人,1899年在广州博济医院医科班毕业。 [1]

生平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张竹君组织救护队北上,甫至辽东,战事已停,乃折经上海,为友人挽留,设诊所于派克路登贤里。翌年,与李平书创立上海最早的一所女子中西医学堂,任校长,兼授西医课。同时,又协助李平书在三泰码头积谷仓外开办上海医院,任监院。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发起成立中国赤十字会,组织、率领救护队员前往武昌,并掩护革命党人黄兴、宋教仁随队同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授予立国纪念勋章、赤金红十字军功勋章及中华民国忠裔纪念章,以旌其功。其后在上海疫病流行和灾害期间,张竹君募款集资开设时疫医院,施诊给药,救死济危。1964年因病逝世。

学医之路

1876年,张竹君出生于广州番禹的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是三品官员,家境富裕。出身于这样一个旧式家庭的张竹君,没有成为深藏闺阁的千金小姐,反而离经叛道地开学起了西医。

张竹君就读的是博济医院(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南华医校。后转入夏葛女医学堂,在1900年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1899年,张竹君从博济毕业,成为一名通西医内外科的全科医生,开始了悬壶济世的生涯。在闺中密友徐佩萱(后改名徐宗汉)变卖首饰妆奁的资助下,她在广州荔湾开办了禔福医院,自任院长,专为

贫民治病。两年后,两人又开办了南福医院。张竹君的壮举,不仅让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亦开辟了女界办医院之先河。

张竹君医术精湛,爱护病人,且擅长演讲,因此极富有号召力。每当她倡办医院和女子学校时,都得到富商太太的赞助。1901年她集资创办褆福医院于西关荔枝湾畔,这是广东第一所国人自办的西医院。不久又创办南福医院于珠江南岸的漱珠桥侧。这两所医院都为平民治病,并在医院内设立基督教福音堂及演说会,每逢星期六及星期日,她就召集亲友,在此宣传基督教福音,同时议论时政,倡导新学,提倡女权。南粤志士,多投其门下,胡汉民、马君武等是常客。

马君武极崇拜张竹君,曾追求她,到日本留学后撰写《张竹君传》刊登于《新民丛报》,有"女权波浪兼天涌,独立神州树一军"的赞语。胡汉民当时任《岭海报》主笔,经常在报上宣传张竹君的事迹。1903年《羊城报》记者莫任衡在报纸上发表《驳女权论》文章,胡汉民与亦拥护女权的《亚洲报》主笔谢英伯起来反驳,双方展开辩论。

张竹君曾著《妇女的十一危难事》一书,揭露清朝妇女在封建枷锁压迫下的卑贱地位,鼓动妇女起来求自身的解放。在她的带动下,广州有一些妇女走出家门,热情参加社会活动。1901年张竹君在广州与徐佩萱(后改名徐宗汉,广东香山籍上海富商徐润的侄女)结拜为姐妹。徐宗汉倾其积蓄赞助张竹君开办医院和女子学校,以后又带领亲友参加广东同盟会组织;大姐徐慕兰,1911年12月任广东女子北伐队队长,小姑李佩书,女仆黄悲汉、邓慕芬,女友庄汉翘亦都参加辛亥革命工作。

张竹君1901年在广州创办育贤女学,1902年又与马励芸、杜清持等女士一起创办私立公益女学 ,成为广东开办女学校的先驱。并被称为"女界之梁启超",在东南亚华人中亦享有盛名。

公益先驱

广东新会籍外交官伍廷芳的夫人何妙龄女士(1847- ?),当时是妇女界的活跃人物,张竹君尊她为谊母。何妙龄是广东南海人,出生于基督教华人牧师家庭。她的弟弟何启,是香港著名医生和律师,1887年在香港出资筹建雅丽氏医院。何妙龄热心医疗公益事业,20世纪初在香港创办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医院,又支持张竹君在上海创办医院。

上海制造局提调李平书1904年12月资助张竹君将育贤女校迁往派克路(今黄河路)。为此,张竹君尊李平书为谊父。1904年11月,张竹君在上海创办女子中西医养病院,自任院长。不久又设有派克路诊所。1905年,张竹君与李平书合办上海女子中西医学校,这是由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子医科学校。1909年,上海医院成立,张竹君被推举为监院(院长)。 其在上海的影响力不亚于在广州时。

1904年2月,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展开战争,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东北盛京地区有数万中国人死于战火,伤者无数。为救援战争难民,清政府暗中派人拉入英、法、德、美四国,于3月10日成立"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张竹君随万国红十字会深入东北,救护日俄战争中受害的中国人。

工运豪杰

1905年掀起的反美拒约运动,张竹君积极投身其中。

1905年初,张竹君写信给上海的粤人同乡组织--上海广肇公所,反复强调如果美国华人能与国内人民"合群御侮","则拒一美而列强知中国之难侮,拒一美约,而日后见民权之可伸,则此一举也,未此非转弱为强之机焉"。她又指出:"今兹办法,不藉政府,不须使臣,凡吾工商,皆可自为,苟能合群,非但不惧美国,并何惧列强乎。事之成否,在人心之齐不齐耳。" 她相信群众的力量,明确指出只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一定能取得斗争的胜利,表现出张竹君的先知远见和灼热的爱国情怀。不久,在沿海各商埠掀起了抵制美货运动。上海广肇公所的董事和旅沪广东绅商多次致电清廷,要求政府拒绝在续约上签字。中国人民在反对美国华工禁约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力量,在一定程度遏制了美国种族主义者肆意加害华工的趋势。

  1. 民国奇女子张竹君. [202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