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张延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延东
中国人民艺术家
出生 1964.4.4
中国青海海东
国籍 中国
别名 晓珊
职业 书法家 书法教育家 客座教授 编辑
知名作品 《张延东书法集》、《人品与书品之管见》、《古都翰墨香》

张延东,字晓珊,号三江源头人、西海醉石、高原人,笔名东方粟、林言、次郎。1964年4月生于青海古洞口,祖籍南京,现居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当代著名实力派长锋书法家,书法教育家,编辑,策划,特聘院士,“三分书”创始人。   1996年9月,被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评审委员会授予“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荣誉称号。2013年10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美术师审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授予国际“中国人民艺术家”资质称号。[1]

人物简介

张延东,字晓珊,号三江源头人、西海醉石、高原人,笔名东方粟、林言、次郎。1964年4月生于青海古洞口,祖籍南京,现居北京

国家一级美术师,当代著名实力派长锋书法家,书法教育家,编辑,策划,特聘院士,“三分书”创始人。

1996年9月,被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评审委员会授予“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荣誉称号。

2013年10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美术师审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授予国际“中国人民艺术家”资质称号。 [2] 张延东,先后就读南京艺术学院、北京大学为青海史上第一位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生,为国家公务员,现兼职某艺术高等学院。出版有《张延东书法集》等。

90年代以来,多次被应邀赴日本香港浙江上海、北京、四川等开展书法艺术、文化活动交流和讲学活动。百余幅作品流传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加拿大、法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并多次在其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美术馆展出。

先后授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徐利民,著名书画家启功,著名美学家、哲学家北京大学艺术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叶朗教授等。

为“周恩来总理秘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第一任礼宾官、中华国礼艺术家协会会长、中国动漫第一人、著名书画家古今明先生”入室弟子。

曾任中国书画家系列丛书《墨彩大观》编委、文学刊物《河湟》编委、《墨缘》主编、《海悦之声》总编辑、互助书法艺校常务副校长、源上书画艺术发展社社长、海东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等。

现任CCTV中国影响力·文化中国网总编辑;中国周恩来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聘院士;北京大学校友会会员。中日韩新书画家友好联盟常任理事;中国西部散文学会青海分会主席团常务理事;青海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源上墨斋主人等。

张延东,长期在国家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从事书法教育、群众文化辅导、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以及书法、文字创作研究和美学、哲学、心理学、林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学习、研究工作,使书家的文化积淀、人身涵养、非凡才华、字外功夫等渗透到整个人品和书品中。先后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评论、文章等50余万字,其中《人品与书品之管见》、《汉字是中国的脸》、《真、善、美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面旗帜》、《春风化雨绿满山》、《绿色从这里延伸》、《加强和完善基层林业体制的探讨》等广有影响力。80年代创办青海史上第一所书法学校“互助书法艺校”,为社会培养书法人才3000余人;同年代创办省级社团“源上书画艺术发展社”,与30多个省市、地区以及国家书画团体建立了友好关系。

艺术风格

张延东善用长锋羊毫作书,其人博雅温情,幽默风趣,洒脱开朗,耿直爽朗;其书灵动有力、沉稳刚健、洒脱奔放,气势雄浑开张,书风力兼众美。[3]

张延东受家父张有贤先生(1922.5——2002.02.07 历任青海省互助县李丰、台子、林川等人民公社乡长、党委书记、县农机科科长、县委贫协主席等职,为馆阁体书法家)影响, 自幼好墨。

青年时代一度痴迷汉隶、魏碑以及章草,如醉如痴。

而立之后,受老子“道法自然”、庄子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之影响,崇尚“天然第一、功夫次之”思想,用艺术的品质去溶铸自己的个性风格,用生命之本分去体悟北碑沉雄的风骨,南帖飘逸的意蕴。

知天命之际,张延东悟得书法真谛,风格自成一体,被世人称之为“三分书”。

主要贡献

张延东对我国的书法主要贡献,在于他用中国长锋羊毫毛笔创造了独树一帜的“三分书”书体,开创了中国当代书风之先河,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又一新书体“三分书”的创始人。[4]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 图像说明 = 张延东作品 }}

三分书

张延东【晓珊】创造的“三分书”,融“汉简、魏碑、章草”笔意于其中,柔“情”、“韵”、“法”为一体,注“万物”与“水墨”之灵性,以“乱石铺街”为主要造型手段,把自然生命及书法形式本身所蕴含的节奏美、韵律美神奇结合,线条、笔墨和空间同步在一种节奏化、舞蹈化、音乐化中,形散而神不散,给人一种感染力,让人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其中,享受那份“书笔画神”的神奇美、自然美。

“三分书”广涉“法”外之趣,在“法”中透情,在“法”中求变,在“法”外寻求自我,有着“师法万物”较强的自然美,雄强灵动而富有变化,自然酣动而浑然天成,达到了天人合一之境。

“三分书”以生动的笔情墨韵,在似与不似之间,产生一种似醉非醉、气势流畅、情韵连绵的“延东现象”韵律美。这种美便是中国书法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书法中走出一条个性张扬之路恐怕要比接纳传统困难得多。张延东却得到“大自然”与“水墨”神韵之恩赐,走出了自己独辟蹊径的、“延东现象”的“三分书”之路。这条路纳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怪诞,潇洒而不浮滑,飘逸而不轻佻,苍劲而不呆板,润泽而不俗滞。

延东现象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 原图链接] 图片来源360搜索


“延东现象”在于水墨之中,在于灵动之中,在于他与古人有着不解之缘中,在于他的“独、奇、神”中。

如果说“书法”是张延东的语言,那么“美酒”是他更深处的语言。每有创作,必酌美酒,人助酒兴,酒发人情,七分醉酒后张延东也往往于大醉淋漓之间,千古佳作自然惊现笔墨之间,大有“神笔马良”之境界,如:“观海听涛”的“海”字,“厚德载物”的“德”字,“心诚则灵”的“心”字,笔墨间奇现秦朝水神“李冰父子”、一代女皇武则天、达摩祖师行禅图等,从而传为佳话,被人们称为“延东现象”、“书笔画神”。

艺术特色

《中国书画家大辞典》以“张延东擅用长锋羊毫作书,取法自然,气势雄浑开张,章法新颖,在厚健流畅、洒脱奔放的阳刚之气中,再现出一种自然、淳朴、柔情之美”而加以定论。80年代中期,《青海青年报》称:“从红土中泡出来的青年书法家张延东是河湟书法界迎风招展的一面旗帜。他的书风备受瞩目,他的书风的最终定位代表了河湟的一种书法信号,这种书法信号给当地书法人充满了期待”。

主要成就

1、创作方面

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了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书协、中国美术馆等举办的国际国内各类书法大展赛。在“中国中青年书画家作品邀请展”、“第三届中国书画博览会”、“全国文化系统中、青年书法绘画展览”、“孔圣杯当代国际书画大赛”、《王羲之杯中国书画大赛》、“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系列大展”、《建党90周年全国林业行业书画大赛》、第八届“中国企业教育百强”年度盛典书画大赛等展赛中获得特别奖、金奖、一等奖,优秀作品奖,中国美术馆等多次展出。

百余幅作品流传大陆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法国等海内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翰园碑林以及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寺院等刻碑、收藏。

传略和代表作入编《中国当代青年书法家辞典》、《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润格大全》、《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辞典》、《中国书画家辞典》、《国际青年书法家精品集》、《毛泽东诗词当代名家150人书法选集》、《当代民间名人大辞典》、《庆阳·全国书画长卷百人集》、《中国当代书画篆刻界领袖人物传记》等十多部辞书。

多次为《青海日报》、《党的生活》、《中国税务报》、《青海人大》、《中国书画报》、《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国土族》等报刊题写刊头和标题书法。

1991.11——作品《古都翰墨香》等三幅作品被“中国翰园碑林”收藏、刻碑,流传后世;

1996.6 ——被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评审委员会授予“中国当代著名书法艺术家”荣誉称号;

2011.7 ——为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纪念建党90周年《森防风采》书画集题写了书名;

2012年7月15日应邀在北京·东方艺术馆成功举办“当代实力派书画家九人联展”。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书画报等26家媒体予以报道,在京乃至全国产生了极大影响力。、

2012.11——出版《张延东书法集》。

2、文字方面 书余喜文,文笔独特,见解独到,先后在《青海日报》《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新华月报》《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书画报》《新时期领导论坛》《中国绿色时报》等发表各类文章20余万字。

其中,《人品与书品之管见》、《真、善、美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面旗帜》、《春风化雨绿满山》》、《绿色从这里延伸——互助县林业发展纪实》、《《打造山川秀美的土族之乡》、《万木葱翠唱和谐九峡土乡写文明》、《河湟明珠西部独秀》、《加强和完善基层林业体制的探讨》、《建设生态文明是林业的重要使命》、《《赵恒伦:一位退休干部的绿色情缘》、《李春艳老人的绿色之梦》、《与林共舞——记青海省人大代表、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林纯芳》、《韩福海:敢叫百年童山变成花果山》、《“黑白”世界写情缘》等在国内学术、林业、书法界广有影响。论文《春风化雨绿满山》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奖。

主创的电视专题片《绿色从这里延伸》得到国家林业局和有关媒体专家好评。

3、其他方面 自1988——2012年先后共获得国家级特别奖1个,金奖2个,一等奖2个,优秀奖20余个;国内外笔会100余场次;为灾区捐赠书法作品100余幅。

1989.11——创办“互助书法艺校”,任常务副校长,为海内外社会各界培养3000余名书法人才;

1995.4 ——创办“源上书画艺术发展社”(青海省民政厅批准)任社长,与海内外30多家书画界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推动西部书法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2.10——发起首届“青海影响力•风云人物”评选暨“企业慈善榜样与文化艺术教育事业发展高峰论坛”活动,为主要策划人。

社会评价

1、从红土中泡出来的青年书法家张延东是河湟书法界迎风招展的一面旗帜。他的书风备受瞩目,他的书风的最终定位代表了河湟的一种书法信号,这种书法信号给当地书法人充满了期待。

——【青海青年报】共青团青海省委机关报

2、张延东擅用长锋羊毫作书,取法自然,气势雄浑开张,章法新颖,在厚健流畅、洒脱奔放的阳刚之气中,再现出一种自然、淳朴、柔情之美”而加以定论。

——《中国书画家大辞典》

3、张延东是“君子能独善其身,出淤泥而不染,他以其自己的创作风格力兼众美。”

——《中国书法论坛》

4、积微者,可以建成。

——【叶朗】教授、著名美学家、哲学家、北京大学艺术院院长

5、立意标新,独树一帜。

——【杨辛】当代美学家、书法家、北京大学教授

6、法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怪诞。

——【张辛】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书画协会会长

7、这种作品前无故人,后无来者,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乃绝世佳作,神来之笔。

——【古今明】周恩来总理秘书、国务院老干部、中国开国第一代国家礼宾官、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创建人、中国周恩来研究会会长、著名书画家

8、章法自然,笔墨情深,寓意深远,风格独特,不拘一格,自成风格;既有汉简之风、又有音乐舞蹈之灵动;既有北碑的雄厚、险峻、磅礴,又有南帖的艳丽、柔媚、飘洒;既有西部狂野、豪爽之情调,又有文人含蓄、潇洒之风范;作品碑帖兼容,雅俗共赏,为举世之作。

——【王敬之】国学家,中央电视台鉴宝专家、中国文物学会文博学院教授、著名书法家

9、中国书法的硬功夫!

——【林家雄】新加坡著名大画师

10、延东现象,书界奇观。不得不说:他不可复制。是的,他的那些神圣之作,亦永远不可复制。他曾经的书法已达天人合一之境,这意味着今后,我们对他的期待还会惊喜再现——这个世界最欢迎非凡的个性创造,个性创造当为极致经典,如同碑铭一样,会永存天地而遗世独立。

——【祁建青】著名军旅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作协副主席

11、张延东不是神人,这种“书笔画神”也不是他的刻意追求所得,但毫无疑问,几十年的书法功底是这种神来之笔的基础,笔锋的灵动就是他的情韵的灵动,如此,“书笔画神”也在所必然。

这个世界最欢迎非凡的个性创造,个性创造当为极致经典,如同碑铭一样,会永存天地而遗世独立。

——【井石】国家一级作家、青海作协副主席

12、张延东一生挚爱有三:书法、绿色、美酒。他的艺术人生不乏传奇,但更具精彩。在人品与书品高度统一中,他享受着书法的快乐;在有为与无为的境界中,他体验着管理的艺术。

——【CCTV中国影响力·文化中国】

经典语录

1、书法是我的语言,我活着,我写着,我以此而愉快,这就是我的全部。

2、书法是我的生命,绿色是我的事业,美酒是我的灵感;我写书法,完全是再造一种心境,不管我走多远,我都会去延伸、去呵护!延伸也好,呵护也罢,守护着她们,就等于守护着一片纯净的天堂。

3、生命中总有一些注定的缘分,有些缘分注定要随风,有些缘分注定要随缘,我与书法属于“随缘”的一类,因为随缘,所以结缘。

4、生活是一种品质、沉默是一种坚强、低调是一种境界。

5、道是悟出来的,路是走出来的,事是做出来的,人是学出来的。

6、拼命了才是三郎,感人了才是艺术。

7、人生是一种修行。

8、一种需要,书法让我的生命改变简谱。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 图像说明 = }}

评论文章

人品与书品之管见 文/ 张延东/原载《中国书法》

对于“人品”与“书品”,历代书家、文人都极为重视,发表了许多高见。然而,“人品”、“书品”作为一个理论问题,它们的种种涵义是否有必然联系,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因为,“人品”与“书品”,是我国古代确定一个人思想、修养、道德、学识、层次的一种常用的标准,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传统思想,反映了中国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独特看法。

大家知道,“人品”与“书品”,顾名思义:人品是指人的品格、格调,品格则是对一个人道德行为标准的评价。这一词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沈约的《秦弹王源》一文中:“源虽人品庸陋,胄实参华”。在李中《碧云集》里有:“品格清于竹,诗家景最幽”之说,对品格作了有情有景的形象比喻。在宋黄庭坚《豫章集》“清溪序”里有“春陵周茂叔(敦颐)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之说。这些恰当古朴、形象生动的比喻,已开拓了后世品评一个人品格高下的先河。

“书品”即对书法艺术的品评,是人品的艺术反映形式,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与陶宏景就常有书札来往专论书法。梁著有《书评》一卷,陶著有《书品》,评自汉至梁的书家28人,开书评之先声。至充庾肩吾的《书品》、张怀瑾的《书断》已颇为系统地载述了汉自齐梁间书家123人,并分为三等九级和神、妙、能三级的品评。

人品与书品的关系极为密切,刘熙载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作者的思想境界的高低。因此,他明确提出:“写字者,写志也”,“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刘熙载《书概》)。

为此,可以说书品出于人品,“写字”就是写“志”,因而从一个人的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志”,看到这个人的“其学”、“其才”、“其志”、“其品”。

我认为,一个人道德品行以及社会处境所形成的审美观,从志趣喜好到艺术作品里,或隐或显地流露在作品中,具体到书写的内容,以及用笔、用墨、章法、落款、钤印等等不同的处理手法,也是显露个人风格的因素之一。因而,这种风格恰好或多或少地披露出作者的“品”和格调,正如刘熙载所云:“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沉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

在我国的书法史上,出现有不少书家的人品与书品相吻合的风格形式,比如唐代的颜真卿,其人品刚正不阿,行为刚毅果敢,以致为国捐躯,故才有他刚健道劲,严谨端庄的书法艺术特征等等。显然,为此可以说书品是人品的外貌,书品就是书法艺术中的人品。刘熙载在《艺概》里指出:“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又云:“杨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心不若人而欲书之过人,其勤而无所也宜矣”。还如著名学者、书法大师楚图南先生的:“先有风骨俊,始能翰墨香”等等强调的正是人品与书品相互吻合,相互影响的极为密切的关系。为此,可以说书品是人品的艺术及反映形式,人品是书品组成的内在因素,它们具有相互表里的统一性,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的“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也正是同样的道理。

以人品论书品乃“上之上”品。一个艺术家首先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人品。人品高,没有庸俗的得失之虑,才能有得心之作。刘熙载云:“乃知点墨落纸,大非细事,必须胸中廓然舞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笔下幻出奇诡。若是营营世念,澡雪未尽,即日对后壑,日摹妙迹,到头只与髹采圬墁之工争巧拙于毫厘也”。所以,只有“胸中廓然无一物”,笔下方能“幻出奇诡”。若是不能排除“营营世念”,不能“澡雪”精神,则决不能创造出高妙之作,而只能与一般的油漆工、匠人、泥瓦工争拙巧了。

显然,仅仅是主观努力而练成的技巧,是表达不了作者的人品的,其书品是不能确定的。如明代宰相严嵩,其人品行属于奸权,但他的书法颇为不错,这是因为他在书法技巧方面下过苦功而已,何况他还是一位进士出身,但后世人们不列严嵩为书家,仍为人品所累。

所以,笔者认为“人品”与“书品”的统一,应该是书法家的最高境界。至于“人品”的标准,应该有时代的内涵与现代道德观相吻合。至于“书如其人”,只能是书家思想的形成和个性的流露,而不是“人品”的再现,只有知名度是“书品”与“人品”的综合体现,但“书品”和“人品”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这里不能混为一谈。因为,往往,反而知名度本身又会造成“人品”与“书品”变异的弊端,为此,可以说,一些所谓的“名人”效应、冒牌书家往往是历来书法界一副沉重的枷锁。

笔者一向认为,学习书法先要建立自己的人品,多看书学习,多强化字外功夫,多加强自身修养的冶炼,再把字练好了,书品就自然提高了。因为,书法家的立足点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他的思想、修养和情感的再现,而人品则是书法家自身修养所不可缺少的要素。但现在时代不同了,人们对“人品”和“书品”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大相径庭。我以为,书法必须要走出权力、走出名利、走出官场,要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近百姓。毕竟,书法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来源于自然,来源于大众……所以必须要原原本本回归到生活,回归到自然,回归到大众,而不是高高在上,高谈阔论,高不可攀,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因为,书法艺术(包括一切艺术)如文学、音乐、绘画、舞蹈、摄影等等都是人类智慧、劳动所创造的结晶,属于精神的产物。也就是说,书品与人品乃艺术鉴赏论中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将书品给人品的总的审美感与对人品的总评价紧紧联系起来加以认识,是中国书法艺术鉴赏论的一个优秀传统,也是从“大量艺术实践中得出来的一条基本经验。”

综上所述,笔者深知“人品”与“书品”的重要性,但也一贯反对以“人品”和“书品”为幌子,贬低别人、攻击他人、提高自己的人和行为,尤其是现在这个把名利和权贵视为唯一主流的社会里,书法界若能真正纠正急功近利,门户之见、地域偏见、小圈子主义、文人相轻、冒牌书家等一系列怪现象,那才是“人品”与“书品”最真正的完美结合。


视频

张延东写意山水技法2020年01月29日发布 

参考来源

  1. 张延东 ,学习啦网
  2. 张延东 ,散文吧网
  3. 张延东 ,三典轩网
  4. 张延东 ,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