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张子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子仪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 山西省临猗县
国籍 中国
职业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知名作品 《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

张子仪先生,山西省临猗县人,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

人物经历

张子仪,畜牧学专家[2]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子仪先生的父亲是前清进士,幼年受儒家思想教育颇深,古文底子很好,16岁即赴日本读书。1945年毕业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农类预科,1948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农学部,后在该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反刍动物微量元素营养,并被聘为外国人特别研究员。1952年回国。前后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系一级技术员、饲料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副研、研究员。1980-2001先后兼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动物营养学分会秘书长常务副会长、会长、名誉会长;现兼任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顾问、中国自动化学会农业专家系统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等职。历任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第一、二、三、五、六、七届畜牧组专家顾问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第一届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环保学部院士。1998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1979年拨乱反正后,张子仪院士先后主持了"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畜禽营养代谢规律研究"等国家、农业部重点攻关项目,组织全国协作完成了"猪饲料消化能离体测定方法"、"鸡饲料代谢能标准测定方案"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全面完成了现代动物营养学指标配套的《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为制定发布中国瘦肉型猪饲养标准、鸡饲养标准、奶牛饲养标准及开发优化饲料配方软件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项工作"七五"期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聘任,组织专家先后完成了《中国饲料工业体系表》及有关饲料工业国家、专业、行业、地方等系列标准的起草、发布、宣传、贯彻等工作。

近10年来,张子仪直接主持及参加完成的饲料工业标准近70项,为确保中国饲料工业产品质量及完善监督检验制度提供了立法、司法依据。根据国际饲料分类法原则,结合中国国情,首次提出了"中国饲料分类

法及篇码系统"。1987年,创建了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实现了饲料营养研究的现代管理。主持开发的功能齐全的优化饲料配方软件,改技术已在中国普及应用。

作为中国饲料科学研究和饲料工业发展的开拓者之一,张子仪主持或参加完成的研究成果4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5项获得省级科学进步奖,出版专著28部,发表论文260余篇。

张子仪先生长期从事动物营养科学研究,其卓越贡献盛誉业界,而其致力于畜牧业精神更为世人尊崇。2005年9月24-26日,"第二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在重庆荣昌举行,张先生已是七十高龄,然却莅临现场,兴致勃勃,劳心劳力。1998年10月,重庆市人民政府为充分发挥荣昌县畜牧业的科技、人才、资源等优势,批准在荣昌建设"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当年的12月5日,张先生便来到荣昌,应邀出席"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2004年更名为重庆市畜牧科学研究院)的2010年发展规划论证会。

张子仪先生自己介绍,他的第一个研究成果是在日本。1948年到1952年,他在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动物营养学位。导师给了他一个题目:滋贺县的耕牛一到冬天就犯厌食症。当地人的一解解释是氟中毒。当时他查了大量的资料,觉得不像,最后证明是缺少金属钴。

当时,张子仪先生和一个叫小林的日本农民交了朋友,只要他的耕牛一犯病就告诉张子仪,张子仪就给病牛服用含钴的药,通过血液化验,的确是由于缺钴而引起的恶性贫血症。这一成果受到病区政府的表彰,他也被京都大学聘为外国人特别研究员。"

首项研究

   张子仪先生自己介绍,他的第一个研究成果是在日本。1948年到1952年,他在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动物营养学位。导师给了他一个题目:滋贺县的耕牛一到冬天就犯厌食症。当地人的一解解释是氟中毒。 当时他查了大量的资料,觉得不像,最后证明是缺少金属钴。

当时,张子仪先生和一个叫小林的日本农民交了朋友,只要他的耕牛一犯病就告诉张子仪,张子仪就给病牛服用含钴的药,通过血液化验,的确是由于缺钴而引起的恶性贫血症。这一成果受到病区政府的表彰,他也被京都大学聘为外国人特别研究员。”

研究历程

   1979年拨乱反正后,张子仪院士先后主持了“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畜禽营养代谢规律研究”等国家、农业部重点攻关项目,组织全国协作完成了“猪饲料消化能离体测定方法”、“鸡饲料代谢能标准测定方案”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全面完成了现代动物营养学指标配套的《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为制定发布中国瘦肉型猪饲养标准、鸡饲养标准、奶牛饲养标准及开发优化饲料配方软件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项工作“七五”期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聘任,组织专家先后完成了《中国饲料工业体系表》及有关饲料工业国家、专业、行业、地方等系列标准的起草、发布、宣传、贯彻等工作。

近10年来,张子仪直接主持及参加完成的饲料工业标准近70项,为确保中国饲料工业产品质量及完善监督检验制度提供了立法、司法依据。根据国际饲料分类法原则,结合中国国情,首次提出了“中国饲料分类 法及篇码系统”。1987年,创建了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实现了饲料营养研究的现代管理。主持开发的功能齐全的优化饲料配方软件,改技术已在中国普及应用。

作为中国饲料科学研究和饲料工业发展的开拓者之一,张子仪主持或参加完成的研究成果4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5项获得省级科学进步奖,出版专著28部,发表论文260余篇。

张子仪先生长期从事动物营养科学研究,其卓越贡献盛誉业界,而其致力于畜牧业精神更为世人尊崇。2005年9月24—26日,“第二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在重庆荣昌举行,张先生已是七十高龄,然却莅临现场,兴致勃勃,劳心劳力。1998年10月,重庆市人民政府为充分发挥荣昌县畜牧业的科技、人才、资源等优势,批准在荣昌建设“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当年的12月5日,张先生便来到荣昌,应邀出席“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2004年更名为重庆市畜牧科学研究院)的2010年发展规划论证会。

主要贡献

"六五"以来,主持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参与或主持国家畜牧、饲料科技规划的制定和论证,是动物营养学会的创立者之一。"六五"至" 九五"期间主持或参加完成的研究成果出版专著28部,发表论文260余篇。他本人先后十多次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中国农学会等表彰和奖励。

获奖记录

1998年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杰出贡献奖[3] 。,4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5项获得省级科学进步奖。

学术经验

2008年11月12日晚张子仪先生在中国农大的名家论坛上,与大家一起他的学术经验。

年轻人要勇担历史责任:

"中国必须结合自己的历史情况、实际情况创新,探索出适合发展的道路。"张子仪先生语意深长的说。他认为,作为年轻人要勇于承担历史的责任,要做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即"如果我每天都去学习、每天都有反思、每天都得到新的知识,那么我每天就都有进步,这个就是现在创新的含义"。他鼓励同学们要抓住学习的机会,不断地开发自己的智力,不断地丰富自己,不断地创新。

科学研究要直面挑战:

张子仪先生结合很多中国的实际例子谈起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他认为问题摆在面前的时候,规避问题和直面挑战是两种处理问题的态度。

"中国的农业向何处去?"他提出这样一个令人深省的问题。"民以食为天",农业是根本,"三农"问题不解决,中国的问题永远解决不了。但是,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中国面临着生态赤字的问题。

"如何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如何面对生态赤字问题?"。张子仪先生谈到,党的十六届三种全会明确提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他认为中国的畜牧业、农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要直面挑战,要树立"生态文明观",保证发展合理与生态平衡才是根本出路。

复杂问题简单化科技成果实用化:

农业、生态、科技的发展成果的整合和物化是关键,用把成果转换成为实际运用的东西。张子仪先生指出,"很多研究成果是好的,但是农民不会用,这是因为高深的理论和成果没有还原成为实际的东西。"他认为,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可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用还原论派生出来的方法还原其最原始的状态即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党的十七大,国家领导人提出还原论与整体论的结合,不否定整体论,也不否定还原论。张子仪先生认为做科学研究不要排斥,要互相包容,要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来发展中国的农业。

用中国人自己的思维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

张子仪先生认为,在中国发展的过程当中,团队凝练与创新是一个整体。他用浅显的例子说明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他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神七"上天都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他鼓励同学们要把自己积极的把自己纳入一个新的整体和社会,不断的创新与思考。

养生之道

张子仪在繁重的研究之余是如何注意身体?他说:"顺其自然,不刻意去琢磨什么,什么名呀利呀,不想。我也不怎么锻炼,也不上医院。"张先生还谈到自己做过的一项研究工作:先让动物分别食用草、麸子、豌豆等;然后再将饲料混合在一起,结果动物食用后者效果显著,长得又快又大。所以,他主张人也要吃"杂"一些,每天不应少于30种食物。张先生的养身之道就在于吃东西时,不求多,但要"杂"。因为,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不一样,只有品种多,才能保证各种不同营养的吸收。

视频

院士专访丨张子仪:我这一生就干了两件事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