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国焘和蒋介石都关押过他,但又不敢伤他分毫,晚年任副国级干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廖承志

来自网络的图片

张国焘和蒋介石都关押过他,但又不敢伤他分毫,晚年任副国级干部张国焘是个很专断的人,红军时期错杀过不少将领;蒋介石更是气量狭窄心狠手辣,被他关押的人很难逃生。[1]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他们关押过同一个人,却始终没有敢杀他,这个人就是廖承志

廖承志到底有什么背景,让张国焘和蒋介石如此忌惮?

这一切,还要从他的父亲廖仲恺说起。

1925年8月20日,广州国民党党部门口,突然响起一阵密集又刺耳的枪声,多个杀手同时向一个年近五十岁的男子疯狂射击。尽管该男子有卫士保护,还是因为寡不敌众中枪。

枪声响过之后,男子倒在门口第三级台阶上,顿时血流满地,4发大口径手枪子弹打中了他。

此人名叫廖仲恺,1877年4月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出生,父亲是个旅美华工。

刺客跟廖仲恺有什么深仇大恨,非要将他置于死地?

廖仲恺在1903年去日本留学,在那里认识了孙中山,两人痛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都立志救国,所以一见如故。从此廖仲恺开始追随孙中山,开启革命生涯。

从那之后,廖仲恺和何香凝夫妇的家,就成为孙中山开展革命活动的联络点和落脚地。

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清政府被推翻,作为孙中山得力助手的廖仲恺被委以重任,担任了总统府财政部部长兼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此后一直到1925年,廖仲恺一直在中山先生手下掌管财务大权。

1925年初,孙中山先生逝世,就在这一年的8月,针对廖仲恺的暗杀事件发生了。

是谁想将他置于死地?

虽然杀手们四散奔逃,有不少被抓捕,他们供认是奉了陈顺的命令行刺,然而陈顺当时已被廖仲恺的卫士打死。

凶手是谁,就像宋教仁遇刺案一样,几乎成为悬案。

对廖仲恺的遇刺,坊间做出种种猜测。

有人说,是谢持、林森、邹鲁等人为首的“西山会议派”;有人说,是孙科、胡汉民、吴铁城等国民党要人。

这些人为何要仇视廖仲恺,因为他“亲共”。作为孙中山的助手,廖仲恺一直支持“联俄联共”的政策,并且坚决贯彻落实,因此跟国民党右派结怨。

被怀疑是暗杀案主谋的林直勉,在1924年就上书孙中山,坚决反对国共合作。

暗杀事件发生前,林直勉曾经大放厥词:“廖仲恺叫农民组织农会,还支持那些臭工人罢工,简直是犯上作乱;我看,廖仲恺是让共产党牵鼻子走!”

胡汉民的堂弟、暗杀主谋嫌疑人胡毅生说得更直接:“廖仲恺哪里是被牵着鼻子,简直就是共产党!”

正因如此,廖仲恺才成为国民党右派的眼中钉,惨遭暗杀。

廖仲恺是国民党中的进步人士,也一直是共产党人的挚友。他的妻子何香凝,同属国民党中的左派,也拥护国共合作。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作为国民党妇女部长的何香凝随即辞去国民党政府的一切职务,进行反蒋斗争。

廖仲恺先生的思想,不可能不影响到下一代。先生遇刺身亡的时候,廖承志已经是17岁的少年。面对父亲冰冷的尸体,廖承志紧握双拳,怒目圆睁。

父亲身亡时,廖承志本已经加入国民党,然而父亲的死让他猛醒,让他认清了反动派的本来面目,宣称要跟国民党右派势不两立。

不过廖承志当时对蒋介石还心存幻想,因为当时国共合作还没有破裂,而蒋介石又把自己伪装成“左派”。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对共产党人和工人挥起屠刀,史称“四一二政变”。

消息传来,正在日本留学的廖承志怒火满腔,拿出国民党党证将它付之一炬,跟蒋介石彻底决裂。

1928年初,廖承志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到了11月,廖承志又转入德国共产党(回国后再转到中国共产党),这是因为当时他在组织的安排下,到德国学习。

廖承志什么时候跟张国焘产生交集,为什么被关押?

廖承志在德国从事革命活动,被当局驱逐出境,在1932年回国。回国后,廖承志在上海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开展革命工作。

周总理跟廖家交情很深,当年廖仲恺先生在世的时候就开始了。早在创建黄埔军校的时候,二人就开始合作。廖仲恺虽然比周恩来大了30岁左右,但是二人合作默契,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邓颖超是在1904年2月4日出生的,跟何香凝与廖仲恺的千金廖梦醒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人。因此,何香凝对邓颖超非特别亲近,当亲女儿看待。而邓颖超每次见到何香凝,都是很自然很亲热地称“妈妈”。

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廖承志工作很努力。到了1933年,我党出了叛徒,导致廖承志在上海被捕。后来经过营救,廖承志出狱了,但是身份也已经暴露,不适合在白区继续工作。

1933年8月,在组织安排下,廖承志离开上海,带着中共中央给红四方面军的指示和敌军密码的破译法手册,化装成一个码头工人,风餐露宿,历尽艰辛,辗转来到了成都。

他和四川省委常委罗世文一起,在交通员的护送下,又经过了一番周折。在三周之后,廖承志来到川陕革命根据地,以“何柳华”的名字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最初,廖承志担任的是川陕苏区省委常委、工会宣传部部长。1934年初,廖承志调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的秘书长。

那时的廖承志,才26岁,堪称少年得志。可是不久后,廖承志的人生跌入低谷,遭遇了一场生死劫。

原来,红四方面军的主要负责人张国焘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他积极推行“左”倾路线,他以“肃反”为借口,采取刑讯逼供的残酷手段,对军政干部进行迫害,造成很大损失,引起四方面军部分将士的强烈不满。

廖承志坚持真理,勇敢地站出来,对张国焘提出批评。

张国焘最忌讳的是,别人挑战自己的权威。

1934年9月,四川巴中县川陕省委驻地,一伙人突然出现,将正在办公的廖承志逮捕。

廖承志被押到附近的娘娘庙,那里光线黑暗,只有一盏煤油灯,灯下的八仙桌后面端坐着一个人。他不是别人,正是第四方面军的领导人张国焘。

“我到底犯了什么错?”廖承志不解地问。

“明知故问,你有两项罪名,第一是反党;第二是奉国民党之命打入我党、我军内部!”张国焘怒气冲冲地说。

“你们这样说不负责任,请拿出证据来,我对革命无限忠诚,问心无愧!”廖承志大声辩解说。

然而张国焘置之不理,还是宣布开除廖承志党籍,并下令将其戴上手铐,囚禁起来。从这之后,廖承志便失去了自由。

在鄂豫皖苏区的“肃反”中,被抓的干部很难幸免,大多都被杀害了。因此看押廖承志的小战士认为他凶多吉少,悄悄对他说,快写遗书吧,不然怕来不及。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张国焘最后并没有杀他。

廖承志为何能够幸免于难?

首先是廖承志的父亲廖仲恺是国民党元老,还是我党的好友。她的母亲何香凝,声望也很高,是民主人士,跟我党关系密切。

张国焘想要处理廖承志,不能不有所顾忌。

其次,廖承志曾经是共产国际中国代表,还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他的共产国际和苏联背景,也让张国焘不能不慎重从事。

事实上,得知廖承志被关押的消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林育英在以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名义,给张国焘发电报,要他善待廖承志,这给了张国焘很大压力。

还有,廖承志的书法不错,雕刻、绘画也很内行。

廖承志会刻蜡版,还会画画,红四方面军要印刷和发行钞票,不能没有廖承志帮忙。

不过,在行军的时候,廖承志要被戴上手铐,以防他逃跑。只有工作的时候才取下,旁边有人看着。

可以说,廖承志是作为“犯人”完成了长征,又有人说他是“戴枷”长征。

在此期间,周恩来一直关注着廖承志的安危,多方打听他的消息但无果。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在去宁夏同心县预旺镇的路上,突然遇到一个被保卫部门看押着,随队行军的“犯人”。

周恩来看着面熟,一时又想不起来,仔细辨认之后,他发现这个“犯人”竟然是廖承志。他已经瘦骨嶙峋,面目全非,差点认不出来。

看到周恩来,廖承志万分激动。

周恩来是1924年认识廖承志的,周恩来在上海时身穿西装,英俊洒脱,在长征路上,周恩来不修边幅,胡子拉碴。廖承志也是看了好大一会,才认了出来。

分别几年,分外思念,却没想到是以这种方式会面,周恩来发怒了,随即就找到张国焘,质问他为何关押廖承志。

张国焘吞吞吐吐,无话可说。经周恩来的解救,廖承志终于重获自由,于1936年12月抵达陕北保安。

那么,廖承志是什么情况下又被蒋介石关押的?

到了陕北后,廖承志不但恢复自由,还恢复了党籍,他踌躇满志要为党工作。

廖承志精通日语、德语、俄语、英语等国语言,像他这样的人才非常难得。在延安期间,廖承志负责延安中华通讯社的外电翻译工作。

抗战爆发后,廖承志被派到香港任八路军驻港办事处主任,不久后香港沦陷,廖承志只好回到内地,在广东从事抗日工作。

1942年5月30日,中共南方工委干部部长郭潜被捕,他经不起考验,出卖了时任中共南方工委领导人的廖承志。

郭潜为了给国民党交投名状,写了一张纸条,让中统特务在广东乐昌县将廖承志骗走,秘密囚禁在马家洲“青年留训所”,这一关就是4年。

1946年国共两党在重庆举行谈判,我党要求国民党释放在押政治犯,廖承志才恢复自由。

众所周知,蒋介石心狠手辣,对关押的共产党人从来不手下留情,方志敏、吉鸿昌都是被国民党杀害的。即使是爱国将军杨虎城,最后也惨死在特务的枪口下。

那为何蒋介石独对廖承志“网开一面”?

首先,蒋介石是慑于廖仲恺的巨大影响力,其次,何香凝和宋庆龄之间的关系非常。

廖仲恺是国民党元老,当时蒋介石的反动面目还没有暴露,两人关系紧密。黄埔军校成立的初衷,就是蒋介石为了培植个人势力,派廖仲恺去,足见二人关系非同寻常。

当时蒋介石资历尚浅,廖仲恺更有威望,因此在建校初期,蒋介石虽然是校长,但主要是靠担任国民党党代表的廖仲恺来打开局面。

得知廖仲恺遇刺的消息,蒋介石当时痛哭失声。为了纪念他,蒋介石还在黄埔军校设立了“仲恺公园”。

尽管蒋介石心狠手辣,对于有恩于自己的人还是要收敛一点的,唯恐落下“忘恩负义”的骂名,伤了手下的心。比如对于曾经救过自己一命的陈赓,蒋介石就手下留情,没有开杀戒。

对于帮助过自己的廖仲恺后人、共产党员廖承志,蒋介石一方面对他恨之入骨,一方面又无可奈何,不想痛下杀手。

除此之外,何香凝和宋庆龄关系密切,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蒋介石不能说无所顾忌。

结果,蒋介石不但没有杀他,起初的时候廖承志在监狱的待遇还很好。被关押在马家洲的时候,廖承志只是接受询问,没有被刑讯。而且廖承志还可以在监狱里阅览书刊,写字画画,这是别的政治犯想都不敢想的待遇。

不过蒋介石对廖承志参加共产党跟自己作对,内心是非常不满的,他搞不懂好友的儿子为何要跟自己作对。

在释放廖承志之前,蒋介石曾经“语重心长”地劝说,希望侄子辈的廖承志能“幡然悔悟”。

他拿出一副长辈的样子劝说廖承志:“你父亲是我党元老,为了‘三民主义’鞠躬尽瘁,你却参加共产党反对政府,你愧对父亲啊!”

廖承志说:“我父亲拥护共产党,支持国共合作,我这样做,恰恰是继承了他的遗志。”

蒋介石听了气得直跺脚,悻悻而去。

他也许永远都不会明白,共产党人之所以威武不屈,是出于心中的坚定信念。也正因如此,廖承志才百折不挠,毫不动摇。

建国后,廖承志先后担任中苏、中日友好协会会长,以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副国级干部)[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