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异乡或者他乡(胡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异乡或者他乡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异乡或者他乡》中国当代作家胡杨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异乡或者他乡

一直在长城地带游走,也一直有一个悲凉的疑问:如此荒凉广阔的地域,如何存留下缕缕的思乡之情。是什么,滋养了一代代戍守者的男儿情怀。在一段段长城荒芜的背景里,我想象着一个人或一群人,面朝戈壁,背对故乡,他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戍守生涯生死未卜,妻儿老小,音信全无,内心的痛苦,一如这漫卷的风,呼啦啦展开,吹向遥远的远方。没有人,也没有任何事物,为他们分担。

我抓起一把沙土,顺风扬起,一股土雾缓缓升起又缓缓落下,就像时间,飘散于茫茫的天空,该遗忘的,全部都遗忘了。

然而,有一种东西不能遗忘,那就是一个人的异乡或者他乡。就像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所说的那样:他乡是一面负向的镜子。旅人认出那微小的部分是属于他的,却发现那庞大的部分是他未曾拥有,也永远不会拥有。那些戍守者,背井离乡来到异乡或者他乡,依依不舍中,流露出的是不得已的神情。在异乡或者他乡的那些日子里,开始的时候可能是新颖的,但在漫长岁月的煎熬之中,异乡或者他乡,就在戍守者的心目中,渐渐赋予了故乡的某些特征。这也是一种不得已的情况。

在戈壁,在长城地带,要么你想象,要么你悲伤。悲伤并不是人的天性,而想象却弥补了自然的缺陷。我去过许多古代的边关要塞,作为一个与自然环境完全脱离的旅行者,我仅仅是过客。在苦涩的回忆中,我始终坚信:世界是人的观念构筑的,每一个地方,在人的头脑中,都有特定的意义。他们可能是家乡或者异乡,是亲切的或者危险的,令人向往的或令人恐惧的;每一处有意义的地方,都成为我们存在的环境并构成我们存在的意义。

一片荒原的意义,一段长城意义,戍守者把它们全部溶入了自己细微的生活之中,使原本机械的、杀机四伏的时光变得美好起来。

这使我想起了卡尔维诺的小说《看不见的城市》中,有一个名叫比希巴的地方,他所描述的这个地方很有意思:

“在比希巴有这样的信仰流传:有另一个比希巴悬在天上,城市最崇高的德性与情感都位居那儿,如果地上的比希巴以天上的比希巴为典范,两座城市就会合二为一”。传说中的比希巴的景象是一座纯金之城,有银制的锁和钻石门,可以说是一座宝石城,全部是细致的镶嵌,是在最珍贵材料殚精竭虑、费力费神的成果。比希巴的居民对这个信仰笃信不疑,他们崇敬一切让他们想起天上城市的事物:他们收集贵重金属和珍奇宝石,他们弃绝那些转瞬即逝的奢侈纵欲,他们表现出各种镇静沉着的样态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欲望之地,这是一个可以期待的地方。如同莎士比亚所说:世界是由梦幻的质料构成的。我想,也许正是因为那些戍守者心存梦幻,才使无情的大漠和血腥的战争有了合理的解释

这使我又想起了欧洲人,欧洲文化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心理,就是将异域理想化为人间乐园。这种心理也是西方地理大发现与资本大扩张的精神动力。虽然,戍守者并没有把自己要去的地方,理想化为人间乐园,但他们去了,他们带着自己的传统,就像我们平常所说的那样: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无论去了什么地方,他们心中的乐园,仍然是自己的故土,既然故土难回,那么,异乡或者他乡,也就逐步幻化为故土了。

[1]

作者简介

胡杨,男,江苏三强律师事务所律师,苏州大学法律硕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