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庾石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庾石山

來自網絡的圖片

庾石山,1962年8月出生,廣西全州人,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天然藥物活性物質的結構與功能"創新團隊帶頭人。 [2]

1993年獲理學博士學位,1995-1996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作博士後研究。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副所長和"天然藥物活性物質與功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任中國藥學會中藥與天然藥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SCI期刊《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副主編;《藥學學報》等五種中文核心期刊的編委。

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成果獎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和北京市政府第二屆留學回國人員創業獎。

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副所長。 [3]

2019年11月,2019年何梁何利獎揭曉,庾石山獲醫學藥學獎。

2021年4月23日,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人名單。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副所長

出生日期----1962年8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主要成就----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人物經歷

1993年獲理學博士學位,1995-1996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作博士後研究。

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副所長和"天然藥物活性物質與功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任中國藥學會中藥與天然藥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SCI期刊《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副主編和《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編委;《藥學學報》等五種中文核心期刊的編委。

研究方向

有毒藥用植物活性成分的化學研究。

中藥藥效物質的化學研究。

高效快速新型結構活性天然產物的識別方法學研究。

摺疊編輯本段科學技術獎

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中草藥微量活性物質識別與獲取的關鍵技術及應用

庾石山,石建功,張東明,於德泉,陳曉光,張建軍,王珂,申竹芳,馬雙剛,屈晶

主要貢獻

長期從事有毒藥用植物活性成分和中藥藥效物質的化學研究。

先後主持了國家"973"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科技專項"重大新藥創製"的"中藥新藥發現與評價技術平台"單元技術平台等十餘項國家級重點項目的研究。

採用色譜與波譜聯用技術(LC-UV、LC-MS、LC-MS/MS、LC-NMR),建立起了高效、快速、微量在線識別中藥和天然藥物活性組分中新穎結構化合物的方法;分別對馬錢子、娃兒藤、格木和華山礬等30餘種有毒藥用植物的活性成分和中藥藥效物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從中分離鑑定了1000餘個天然產物,其中400多個為新結構化合物,15個為新型骨架結構化合物,它們分屬生物鹼類、糖苷類、萜類、二苯乙烯類和黃酮類天然產物。

發現活性化合物70餘個。通過已發現的活性化合物結構改造和構效關係研究,優選出體內外均具有顯著作用、毒性較低作用於hedgehog信號轉導通路的新型抗神經系統腫瘤先導化合物3-酰基右旋去氧娃兒藤寧,正在對其進行深入的創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I類抗腫瘤新藥的臨床前研究。

發現具有間苯三酚基本骨架的羰基衍生物顯示擴張血管活性,為研製新型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藥物提供了先導結構。

在國內外重要刊物(Organic Letters,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Tetrahedron, Phytochemistry, Steroids,藥學學報等)發表論文170餘篇,其中SCI收載論文120餘篇。

授權專利5項,申請專利13項。

出版專著5部,其中主編2部,參與編寫3部。

1. Haining Lv, Jinhong Ren, Shuanggang Ma, Song Xu, Jing Qu, Zhenjia Liu, Qing Zhou, Xiaoguang Chen*, Shishan Yu*. Synthesis, Biological Evaluation and Mechanism Studies of Deoxytylophorinine and Its Derivatives as Potential Anticancer Agents. PLoS ONE, 2012, 7(1), e30342.

2. Xianfu Wu, Youcai Hu,Shishan Yu*, et al. Lysidicins F-H, Three New Phloroglucinols from Lysidice rhodostegia Organic. Letters. 2010, 12, 2390-2393.

3. Youcai Hu, Xianfu Wu, Song Gao, Shishan Yu*, Yue Liu, Jing Qu, Jing Liu, Yunbao Liu. Novel phloroglucinol derivatives from the roots of Lysidice rhodostegia. Organic Letters, 2006, 8, 2269-2272.

4. Shuanggang Ma, WenzhaoTang , Yuxi Liu, Hu YC,ShishanYu *, et al. Prenylated C6–C3 compounds with molecular diversity from the roots of Illicium oligandrum.Phytochemistry, 2011, 72, 115-125.

5. Xianfu Wu, Yadan Wang, Shishan Yu*, et al . Antioxidative acylphloroglucinols from the roots of Lysidice rhodostegia. Tetrahedron, 2011, 67, 8155-8159.

榮譽獎勵

2019年11月,2019年何梁何利獎揭曉,庾石山獲醫學藥學獎。

參考來源

  1. 庾石山 ,廣西中醫藥大學網
  2. 庾石山 ,北京協和醫學院網
  3. 庾石山 ,世紀名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