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庞家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庞家镇位于博兴县西北部,辖50个行政村,26141人(2017),总面积70.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33万亩。镇政府驻庞家村,邮编256501。庞家镇资源丰富,土地广阔,盛产小麦、玉米、棉花等农副产品,具有蔬菜、速生丰产林、樱桃谷鸭养殖基地的美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803省道、滨博大道纵贯南北,广青路(省道)横穿东西,区位优势明显。[1]

简介

庞家镇位于博兴县西部,距县城9.5千米。面积70.75平方公里,人口26141人(2017)。辖50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庞家村。引黄济青输水河、北支新河、胜利河穿越全境。205国道、省道广青路、县新城二路和淄东铁路穿境而过。

沿革

1952年属通滨区,1956年属通滨、安桥两乡,1958年并通滨乡,同年改公社,1961年设区,1968年划为庞家公社,1984年建乡,1994年设镇。1997年,面积75.6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庞家、东高、西高、韦家永革、刘寨、焦集、北王、王图、羊桥、张庄、安家、通滨、高二青、高庙李、邢家、高庙刘、吴家、三合寺、赤李、晋家、栾王、永新、黎寨、卫东、九甲、皂李、二甲、赤张、李刘、栾李、红星、巩庄、李井、范庙、范王、官赵、绳耿、郭家、北杨、胡楼、兴张、王厨、郝家、祁家、杨集、兴马、太平、大宁、小宁5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庞家。[2]

经济状况

该镇注重加强党委自身建设和机关规范化建设,以作风建设促进各项工作。自2006年大力实施"122"工程(突出招商引资一个中心,搞好经济项目园区和小城镇建设"两个规划",冬枣生产和樱桃谷鸭养殖"两大产业")以来,截至2006年11月底,完成工业投入4.3亿元,实现规模以上企业5个,规模以上工业投入2.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7.9亿元。高标准规划了"广青"和"镇域"两处经济项目区,实现了南连博兴县城,北与滨州新区渤海十一路对接的滨博大道、205国道相连的"四通一平"。

各项工作都稳步、快速、健康、和谐发展。特别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思想境界、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全镇上下一心一意干事业、齐心协力谋发展,攻坚破难、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气氛空前浓厚。2006年实现社会生产总值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4300元。先后获得滨州市"平安庞家"建设先进乡镇,水产、林业、计生先进乡镇,市、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50余项荣誉称号。

2007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3.5亿元,财政总收入138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59元。全镇新建过千万元的项目11个,规模以上企业达13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年增加值2.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民营企业发展到42家,其中板材加工企业达11家,新型墙体企业9家,手工织造6家,初步形成了化工、建筑建材、板材、手工织造四大特色产业板块。

农业发展

该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服务、发展、稳定"的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积极服务园区建设,大力提升工业经济,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全力做好"三农"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种植业方面有冬枣23000余亩,蔬菜生产基地3处,形成了芹菜、辣椒等蔬菜专业村10余个,"七仙女"牌冬枣,辣椒成功注册了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依托华康食品有限公司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樱桃谷鸭养殖,并已初具规模。冬枣生产,樱桃谷鸭养殖成为该镇农业生产的两项主导产业。工业兴镇:全镇现有总占地5000余亩,高标准规划的广青和镇域两处经济项目区,已有工业企业20余家落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家。建设面积4.21万平方米小城镇规划建设已具雏形,完善的优惠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各方有识之士投资兴业,提供了舞台。镇财政税收、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经济指标,大幅度提高,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步。社会各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全镇目前呈现出了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资源优势

交通便利。境内淄东(淄博--东营)铁路。山广(山海关--广州)205国道和省道广青路穿越全境,博兴县新城二路贯穿南北。博兴县新城开发区占地13000亩,坐落于庞家镇。96年已实现村村通柏油路。

电力通讯条件优越。境内建有大型220KV变电站一处。全镇已村村通电话并初步实现了"三电联网"。

水源充足。国家大型引水工程--引黄济青输水河、北支新河、胜利河穿越全境,生活用水和农业,工作生产用水均有可靠保障。

油田资源丰富,具有充足的石油化工原料,提供经济发展需要。

城镇建设

庞家镇以创建省级文明城镇为契机,引导农民在村庄四旁、庭前院后种植各类林木,大力推进"村庄生态化、道路林荫化、庭院全绿化",构建镇村"绿色生态链"。在实施过程中,坚持绿化规划与村庄规划同步设计,以"三清三改"为突破口,掀起村庄美化绿化的新高潮,引导和鼓励农民在房前屋后、路旁广泛种植既具生态观赏价值、又有经济效益的地方乡土树种,大力营造风景经济林。同时,该镇根据各村绿色资源进行调整布局,努力形成林木协调的绿色产业发展模式。为加快建设绿色生态村庄,该镇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从协调资金、苗木引进、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村庄绿化,推动绿化美化由单一政府投资向多元化投资转变。目前,该镇已有30多个村完成详细的绿化规划并已付诸实施,仅2008年以来种植树木60万株,"绿色生态链"效应初见端倪。

畜牧业发展

庞家镇高庙李村村民李建成经过外出考察学习,引进了最新型养猪技术--零排放环保生物发酵舍养猪技术。他投资1.5万元,建起了猪舍面积1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现存栏猪58头。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畜禽粪尿的排放量也在急剧增加,传统使用的各种排放净化处理方法难以解决畜禽粪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因此,新型的养猪技术--零排放环保生物发酵舍养猪技术受到了广大养猪户的欢迎。使用这种新技术,猪排出的粪尿经微生物完全发酵并被迅速降解、消化,从而实现猪粪尿的零排放,不但可以解决养猪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猪肉品质。

2007年以来,博兴县庞家镇镇党委、政府根据各村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实际,把畜牧业发展基础好、群众养殖积极性较高的绳耿村、吴家村作为重点村予以扶持,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发展樱桃谷鸭养殖的优惠政策,聘请专家对养殖区进行了合理规划。再绳耿村,镇党委、政府协调银行采取五户联保贷款的办法,解决了养殖户的启动资金;采取土地调换办法,动员非养殖户与养殖户将土地进行调换,形成规模养殖小区。针对吴家村集体经济条件好的实际,发动村集体投资建设鸭棚,采取租赁的形式,租赁期6年减收1年租赁费用,为养殖户分担资金投入,极大地调动起了农民参与养殖的积极性。同时,市、县畜牧部门紧密联系解决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协调华康公司做好市场行情和信息发布,成立了农民养鸭合作社。目前,全镇共有标准化养殖小区8个,养殖大棚600余个,年出栏成品鸭可达1200万只,实现效益2400余万元。

林业发展

庞家镇"千里双百"工程量大面广,涉及一条国道、一条省道、三条县乡路。为尽快转变农民以粮为主的传统习惯,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座谈会,具体工作中,镇党委、政府采用了"三三制",即:三个模式、三项资金;三项原则、三个不栽;三项措施、三次检查。(一)三个模式,三项资金。该镇从林权制度改革入手,积极探索林业经营机制,按照"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积极搞好土地流转,实现土地化整为零,规模经营,形成了三个模式:一是大户承包或联户承包;二是实行"两田分离",村里将土地划成两块,一块为发展丰产林、经济林的土地,另一块是粮田;三是统一规划,统一栽植,放活使用权和经营权,保证受益权。在资金投入上,实行多元化投入:一是镇里拿出60多万元作为丰产林、经济林建设基金,统一采购优质苗木;二是对完成任务的村实行以奖代补,每种一棵树补偿1.0一0.15元;三是村里拿出一部分土地承包费再投入到林业建设中去。(二)三个原则,三个不栽。三个原则:一是规模发展成片栽植;二是设立样本示范工程,在绿色通道上重点抓了广青路、205国道示范段,在种苗上推广良种107、172旱柳、冬枣等优良品种;三是实行高效立体开发种植,在丰产林中种植矮杆经济作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在栽植上,做到三个不栽:穴不大不栽,苗不壮不栽,无水源不栽。严格栽培质量,达到树梢一条线,涂白一条线,地下条带一条线"三个一条线"标准。(三)三项措施,三次检查。一是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林业会战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管区也成立了相应的机制,分片包村;二是层层签订责任状,把林业会战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三是兑现奖惩,镇里制定了奖惩办法,验收合格后,按规定兑现奖励,对完不成的村队,进行通报,限期完成。为确保植树造林任务保质保量全面完成,镇绿色通道建设领导小组对林业生产进行三次检查:第一次在造林过程中,检查树穴标准和苗木规格;第二次在造林结束后,主要检查造林面积和造林质量;第三次在次年春,主要检查造林成活率和抚育管理情况。[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