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平靖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平靖关

中文名: 平靖关

别 名: 冥扼,恨这关、憾这关、石城山

地 址: 信阳市浉河区谭家河乡南湾村

交 通: 省级信(阳)应(山)公路

附近景点: 北伐战争烈士墓

成 就: 古代天下九塞之一,义阳三关之一

平靖关,古称冥扼,又名恨这关、憾这关、石城山,为古代天下九塞之一。位于武胜关西,鄂豫交界处,信应公路由此通过。这里地势险要,两侧群山对峙,道路狭窄险阻。历代为中原战略要地,南北交通要道,曾在此设驿站或巡检司。自春秋以来,这里战事频繁,皆为争关踞险之利。吴楚柏举之战,军事家孙武曾率吴兵经此,夺关南下,几使楚国遭灭顶之灾。关侧有北伐战争烈士墓。[1]

地理位置

平靖关(ping jing guan)

行政位置:信阳市浉河区谭家河乡南湾村

地理位置:东经113º56′00″,北纬32º52′15″

平靖关位于浉河区谭家河乡大庞村与湖北应山县交界处。东为五峰岭,西为凤凰山,北距信阳市中心16公里,南距湖北三潭风景区仅1公里,东离鸡公山风景区25公里,西北距南湾风景区21公里,省级信(阳)应(山)公路从此经过。

性质特征

平靖关为豫鄂两省交界处的险关要隘,桐柏山余脉之山口,与武胜关、九里关合称“义阳三关”。“楚塞三关隘,云峰入望重,何年戎马地,空有昔人踪。积水见秋嵘,长烟带古烽。乾坤当失据,饕餮任群凶。”明代大文豪何景明在他的诗《三关》中生动地描述了三关的雄壮险要。《吕氏春秋·有始览》与《淮南子·坠形洲》将其列为全国九大要塞之一。乃“淮汉兵争要害”,有“形胜控淮南,要害辖楚尾”之说。春秋时称冥厄,后称石域,又称固城山。宋时称行者坡,又称行者关。关底宽80~200米,海拔200米。五峰岭、凤凰山双峰对峙,将平靖关夹峙其中,山势险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古今南北争衡,平靖关为兵家必争之地。至今两侧山脊上仍留有数百米石墙遗址。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与吴佩孚军阀部队在此决战;1938年10月12日,中国军队在此阻击由信阳向南侵犯的日本侵略军,据关固守,血战6日,日军伤亡惨重而不能破关。

历史文化

靖关在广水市区北30公里的桐柏山脉与大别山脉交会处。雄关险隘,群峰列峙,系著名的“义阳三关”中的西关(中关武阳,即今广水北武胜关;东关黄崛,即今大悟县九里关),扼鄂豫两省襟喉,为古今中原要道,乃兵家用武之地。历史悠久,胜迹远闻。古名“冥轭”平。相传春秋时,吴国借兵伐楚,三军经此,马不能前,遂改为“拦马墙”;三国时蜀将关羽镇守荆州,陈兵于此,恨不能过关直取中原,故更名“恨这关”。

北魏拓跋氏在关南设平靖郡,即易名“平靖关”;明清之际,因百年老杏树遍布山洞与驿路两侧。此地风景奇丽,和“高桂三潭”相互辉映,因而吸引游人。

将军寨在广水市东35公里孝子店北山上。县志载:北宋名将狄青南征,曾在此屯兵扎寨所建,故名。为邑中保存较好的古寨之一。全以大片石构筑,长约700米,高4米,厚3.6米,上端每隔4米凿一插旗圆孔,四面各一高出寨墙之券顶砦门。结构坚固,气势威武,俨若巨大盘龙。周围除东一径可盘旋攀登外,余皆悬崖峭壁,尤东西崖下各有一河,婉蜒汇于山寨南麓,益显地势险要.寨内迄今尚存井、塘、窖穴、蹬道等设施。寨北控武胜关,东望九里关,南邻烽火台等,素有南北咽喉之称,历为军家争夺要塞。

地区资源

平靖关险耍的地理位置,奇特的自然风光酿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古时,因其山东南的九里关与今信阳境内的武胜关合称冥或嘟〈meng〉塞,为天下九塞之一,北进中原商人楚,唯此三关可通,其东面山脚下就是著名的楚豫古道,故而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此占山为王,落草为寇者有之;避兵匪,躲官害者有之。

平靖关秀丽的山色,奇异的景观,又产生了丰富的与之相关的风物文化,几乎景景有传说,石石有典故。这些传说和典故与景观相映生辉,将本来就秀丽、神奇的自然景观装点得更加秀丽和神奇。平靖关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远近风传它有求必应,非常灵验,虽无科学道理,但信者甚众,有求必应的传闻颇多,有的求财求运者竟不惜跋涉数千里之遥。

旅游产业

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平靖关,这里植被丰茂,种类繁多,1700多种植物在这里安家落户,被誉为“生物宝库”和“豫南绿色明珠”,山上针叶树、阔叶树、奇花、异草争繁斗茂,参差相杂。山上可入药的植物有600多种,珍贵的有灵芝、九死还阳草、马蹬草、何首乌、七叶一枝花等。

平靖关种类繁多的森林植被为各种珍禽异兽提供了繁衍栖息的天然场所,仅野生鸟类就有17目、109种之多,野兽类有豹、鹿、野羊、赤狐、豹猫、花面狸等。

平靖关的石,具有怪、美、巧、奇、的特点。报晓峰突兀拔起,酷似引颈欲啼的雄鸡。骆驼峰、狮子峰、狮头崖、狼牙山、将军石、恋爱石、宝剑石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平靖关,历史悠久,胜迹远闻。这里地势险要,两侧群山对峙,道路狭窄险阻,历代为中原战略要地,南北交通要道,此地风景奇丽,和“高桂三潭”相互辉映,因而吸引游人 。

相传春秋时,吴国借兵伐楚,三军经此,马不能前,遂改名“拦马墙”。北魏拓跋氏在关南设平靖郡,即易名“平靖关”;明清之际,因百年老古遍布山洞与驿路两侧,又改名“杏遮关”;旋因来往行人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又叫“行者关”等。南宋岳飞李庭芝亦曾驻兵于此。不仅有巍峨的城垣,宏丽的庙宇,并有不少建筑,后毁于白朗讨袁之役。但当年土筑关城绵亘山脊,仍依稀可辨。此地风景奇丽,和“高桂三潭”相互辉映。

参考来源

豫风楚韵-----游说三潭:雄关古道平靖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