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繁簡字實用指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常用繁簡字實用指南》,孫國梁 著,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前身是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中華書局[1]上海編輯所。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成立於1956年11月,1958年3月,與中華書局上海辦事處合併改組為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成為上海地區整理出版古籍[2]的專業機構。1978年1月改為今名上海古籍出版社。
內容簡介
《常用繁簡字實用指南》就常用字的繁簡體逐條分析解釋,用力頗勤,適合文史學習研究案頭之用,亦可供一般有興趣者披覽。專業文字學的艱澀,有普及讀物之通俗性。 《常用繁簡字實用指南》另一特點,是漫話性,以區別於詞典。
精彩書摘
《常用繁簡字實用指南》:
【辨析】
在古代,這兩個字除了同音,在義項上毫不相干。「面」的本義是臉,其他義項均由此引申而來。但在古代,臉不等於面。臉字《說文》不收,它是大約6世紀後出現的後起字。當時的「臉」專指面上搽胭脂之處,大抵指兩頰的上部。可見臉只是面的一部分,而且多用於婦女。梁吳均《小垂手》:「蛾眉與曼臉,見此空愁人」,唐白居易《昭君怨》:「眉銷殘黛臉銷紅」,臉指的都是婦人的兩頰。後來臉的詞義擴大,才與面的本義一致,《水滸傳》中的臉就指面了。而面在現代普通話口語中反有漸被臉取代之勢。不過面的本義仍在現代書面語中存在,如「面不改色」、「兩面三刀」、「唾面自乾」等等;也在某些方言中活着,如吳語就多用面而罕用臉。
面固有當面、前面之義,但古代它還有「相背」之義。如古籍中常見的「面縛」,就既不是當面捆縛,也不是縛在前面,而是將手反背而縛。又如《漢書·項羽傳》記項羽臨死,讓老部下、但已是漢將的呂馬童取自己的頭去領賞,但「馬童面之」,意思便是呂馬童背過臉去,覺得不好意思。段玉裁將這種用法稱為「窮則變,變則通」,也頗有意味。面古無麵食之義。
麵也是後起字。《說文》無「麵」字而有「麫」字,釋為「麥屑末也」。指的是麥粒搗磨成的粉.麵粉。晉束皙《餅賦》:「重羅之麫,壁飛雪白」,指的就是麵粉。麴又指麵粉製成的食品,後來也專指面(麵條類)。再引申則可指一般的粉末。其實麴與麴應該是同一個字,只是聲旁由面換成了丐(不是乞丐的丐),多半是由於上古至中古的讀音有了變化(面,彌箭切,去聲;丐,彌兗切,上聲)。範圍廣一點的穀類的粉末,《說文》用「櫗」字來表示。而漢代雖有「粉」字,但許君只釋為「所以傅面者」,即專指用於搽臉的物事,宋代徐鍇(即小徐)說古人也用米粉搽臉,段玉裁則將所搽「面」的範圍擴大,認為可指廣義的表面;總之,那時的粉與現代表示粉末的面,還是有區別的,如果在漢代對人說「麵粉」,人家一定先想到搽臉或搽抹。
雖說做面的原料麥,早在先秦就已廣泛種植,但在先民的主食中,看重的是黍(黍子,黃米)、稷(穀子)、稻(黏米)、粱(優質的稷),麥的地位並不突出。比如《後漢書·羊續傳》:「其資藏,惟有布衾敝祗祠,鹽麥數觚。」家裡的財產只有麻布被、破短衣(皆窮人所用),外加一點鹽和麥,足見其清廉,也可見麥的不值錢,遠比不上稻粱。原因大概是,在上古麥與麥食的加工技術尚較粗糙,做點麵食不方便,也不大好吃。當時的麥可製成「糗(qiu)」,其實就是炒麥,大抵只能做乾糧;也可做成「餅」。但那時的餅不是烙的,而是將麥搗成粉後團成餅狀,想來生粉成團還需蒸煮,熟粉成團就像今天的粉團了。餅入沸水還可製成「熱湯餅」,頗類今天北方的煮小餅、煮窩窩(參見許嘉璐《古代的衣食住行》)。加之「搗」出來的麵粉類似「屑末」,口感也不見得好。所以,直到南北朝時期,看到胡人一味「噉面」,將麥當主食,還覺得非我漢俗,有點另類。
大約從隋唐代開始,中原的麵粉加工技術有了很大進步,而且麵食的製作也日見精巧,餅也有了烘烙之法,也許起初正是從「胡人」那裡得的竅門,因為當時烙出來的餅就叫「胡餅」。此後麵食才漸成品類日多、貧富皆宜、俗雅共嘗的主要食品,以至白居易還用「胡餅」當禮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