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爱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席爱仁(18??年-1930年),外文名:A. A. H. Hedengren,是芬兰自由宣教会(Finish Free Mission Society)的宣教士,于1909年由芬兰来华宣教。
传教士(亦译宣教士)一般指西方国家的宗教组织向海外派出的,传播天主教[1]、基督教的人员。1622年,罗马教廷设立了负责向新大陆传教区的教廷传信部[2](今万民福音部)。
人物简介
席爱仁1909年由芬兰来华宣教。她先到扬州内地会语言学校学中文,然后被分派到江西永丰宣教站工作。该宣教站由资深宣教士安姑娘(Miss J. W. Arpiainen)和内地会宣教士邓传喜(Miss Henrietta M. Duncan)创立于1907年。席爱仁到达后不久,邓传喜被派往万安创立新宣教站。此后,席爱仁和安姑娘一起主持永丰宣教工作数年之久。1913年,另一位芬兰宣教士林姑娘(Miss E. A. Flinkman)奉派到永丰来与她们同工。她们是内地会的伙伴宣教士,因其所属差会规模较小,力量有限,故委托内地会照管她们。席爱仁性格安静,身体较孱弱,但勇敢坚强,在战乱中仍坚守本位,为主作工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永丰是一块福音硬土,要得人信主非常不易。她们辛勤工作多年,到1915年时,仅有八人受洗归主。1916年,安姑娘返国述职,永丰宣教工作的担子就落在席爱仁一个人身上。长期辛苦劳累使她的体力透支,健康受损,故当安姑娘于1917年回来后,她即返国调养身心,直到1923年再次来华。
1923年2月,席爱仁被安排到乐平工作;1925年又到吉安;1926年初再转到永新,与康月娥(E. Cajander)和颜懿廉(E. E. Ingman)同工。席爱仁为人安静,工作勤恳,辅助康月娥料理福音站和男、女校各项事工,成为康月娥的得力助手。
1925年以后,中国政局动荡不安,军阀混战,国民革命军北伐。1927年4月,在南京又发生外侨被杀的“南京事件”,欧美使领馆下令撤侨,许多西方宣教士也纷纷彻到沿海城市。但席爱仁和康、颜三人却坚持留在永新,没有撤退。从颜懿廉所遗书信中的一段话,可以看出她们坚持留下来的理由:“……经过长时间的等候祷告,确实感到主的旨意是要我们留下来看守这个宣教站。倘若我们离开,房子必定挤满那些极不容易请走的人。当然,许多信徒听见我们的决定后非常高兴,因为这是神答应了他们的祷告”(《捨己的爱》,第358页)。但当时的环境确实充满着危险,大街路旁的墙上张贴着“打倒基督教”的标语,一些极端分子处心积虑地要抢夺她们的财产。三位女宣教士还要想方设法和政府军周旋,因他们多次想征用宣教站的房子。她们不顾自己的安危,站在门前阻止那些不守规矩、试图爬墙入内偷摸东西,或骚扰破坏的官兵;同时她们还要尽可能地与军官们保持和睦关系,与他们聊天,送福音书和单张给他们,或为他们诊病,以争取他们的友善。
永新地处国、共两军争夺的要地,自1928年以后,永新几经易手。宣教中心的房屋、设施几乎被摧毁殆尽,席爱仁她们不得不随当地百姓四处逃难。1928年5月,共产党工农革命军占领永新,她跟随康月娥逃往吉安。当战事稍缓时,她们就立刻回到永新宣教站。1929年11月27日,永新、宁冈和莲花等地再度落入红军手中,整个地区的教会工作均告停止,同时亦有基督徒被杀或被捕的事情发生。当时在永丰宣教站的任姑娘(Miss M. E. Keranen)和农姑娘(Miss T. E. Sihvonen)需要人帮忙,故请求席爱仁过去相助。她不顾自己体弱多病,毅然前往。但途经吉安时,她还是病倒了,只好暂时留在吉安养病。不久,康月娥和颜懿廉亦历尽艰险逃到吉安,三人得以重聚。
1930年1月底,红军进占吉安。席爱仁拖着病体,与康月娥和颜懿廉一起,随大批难民北逃。为照顾她和年迈的康月娥,她们改从水路乘船北上,欲逃往樟树镇(今清江)避难,却不幸在途中被红军发现而被捕。康月娥因不堪忍受惊吓、冻馁与苦虐,三天后便与世长辞。不久,席爱仁和颜懿廉也相继遇害,将其宝贵的生命献给她所爱、所服务20年之久的中国人民。
参考文献
- ↑ 如何正确区分天主教和新教?看完这个终于搞清楚了,搜狐,2019-01-05
- ↑ 浅谈传信部历史职能,新浪博客,201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