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希莫尔·赫尔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希莫尔·赫尔什

希莫尔·赫尔什,记者,曾任职《纽约时报》和《纽约客》杂志。1970年,凭借《美莱村屠杀》获得普利策国际新闻报道奖。2015年5月10日,赫尔什发表了名为《杀死本拉登》的文章,指控白宫和中情局在猎杀本拉登任务上撒谎,对此,白宫发言人厄尼斯特(Josh Earnest)1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赫尔什的指控才充斥着不正确的资讯、公然说谎。

人物简介

希莫尔·赫尔什,美国记者,曾任职《纽约时报》和《纽约客》杂志,他1969年撰写《美莱村屠杀》(My Lai massacre)、讲述美军在越战中屠杀手无寸铁的越南民众而声名大噪,1970年以此获得普利策国际新闻报道奖。


荣誉记录

1969年,撰写《美莱村屠杀》,大胆披露美军在伊拉克阿布·格雷布拘留营虐囚的调查报道而荣获普利策新闻奖。


大胆质疑2015年5月,希莫尔·赫尔什(Semour Hersh)在名为《杀死本拉登》的文章中又有了爆炸性的指称:

与其说刺杀拉登是美国特种部队智勇双全的成功战例表现,不如说是奥巴马政府多边秘密外交成功的范例。


个人结论

【美巴合谋】

赫尔什的结论是,所谓军方瞒天过海的特等机密行动,其实是美国、巴基斯坦军情部门精诚合作、巧妙安排的一出周瑜打黄盖。


赫尔什在调查报道中指出,其实早在2006年,也就是小布什仍做主白宫时,巴基斯坦与沙特阿拉伯两国军情部门便已默契把拉登“控制”在巴基斯坦境内阿巴塔巴德军事基地附近的一处“安全屋”。


赫尔什指出,位于巴基斯坦腹地距军事基地近在咫尺的本·拉登生前居所,其实是巴基斯坦军情部门有效“控制”拉登的软禁地点

奥巴马2008年入住白宫后,美国军情部门发现了上述两个区域“盟国”之间的小秘密,便随即展开外交周旋。

赫尔什报道中最核心的指称就是:巴基斯坦军情部门在美方得知情报后经外交谈判与美方达成默契,为美方“秘密刺杀”拉登打开绿灯。 

赫尔什的报道批驳了美国官方版本事件陈述——即是美国单方通过对恐怖嫌犯反复审讯并通过对基地组织通讯员监视获得了关键线索后决定展开行动的。

报道称,巴基斯坦最终对美国方面做出让步和妥协,允许美军特种部队执行任务所换来的是美国继续为巴基斯坦军方和军情部门提供物质与情报支持与合作。

【节外生枝】

赫尔什的报道还对事发后出现美巴官方高调相互谴责一节做出了解释。 他指出,美巴军情部门最初的协议是,美国特种部队在成功刺杀拉登并获取DNA验证后暂不发消息,并等待事发约一星期后,通过制造一起阿富汗境内的“无人机轰炸”事件向世界宣称拉登死于无人机空袭。

据赫尔什称,谁知节外生枝,运载美军特种部队的一架黑鹰直升机在行动中意外坠毁于拉登住宅大院;白宫生怕密谋事态败露,于是决定不顾巴基斯坦的面子而提前决定向外界推出自身版本的叙事,置伊斯兰堡于不仁不义和软弱无能的极度窘境于不顾。

据称,白宫惊慌中只算政治帐的此举,不但得罪了伊斯兰堡,也激怒了很多美国军情部门和特种部队方面的资深官员。

赫尔什不无讥讽地描述白宫对事件的描述版本是“大有出自路易斯·卡罗笔下的感觉”; 路易斯·卡罗是撰写著名童话故事《爱丽丝漫游仙境》一书的英国作家笔名。

【谎言外交】

赫尔什的论述最终对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和手段表示不敢恭维。

他写道:高层撒谎度日继续是美国外交政策标准模式,同时继续存在的是秘密监狱、无人机轰炸、特种部队夜袭,越级违规,瞒天过海。

赫尔什的报道论点一经在“伦敦书评”(London Review of Books)网站上披露旋即引来大批读者关注。

赫尔什本人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声讨不以为意,他认为自己的调查论述究竟合不合情理,世人应该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他在接受采访时反问道:我们24或25名士兵深入巴基斯坦腹地要冲,在没有空中和地面掩护及任何安全保障措施的情况下,完成刺杀行动之后还可以毛发无损地全身而退——你当我是三岁孩子?

他还说:我知道这会激起众怒。我这辈子都干这一行(调查报道),我自然清楚讲话的后果。

官方回应华盛顿和伊斯兰堡开动公关机器,高调对赫尔什的论点展开围攻,驳斥赫尔什的论述“毫无证据”。

福克斯新闻和有线电视网新闻均批评赫尔什的调查报道“消息来源不可靠”,“结论不现实”等等。


白宫发言人厄尼斯特(Josh Earnest)2015年5月11日说,希莫尔·赫尔什(Semour Hersh)这个指控本身才是“公然说谎”。时任中情局副局长的莫瑞尔(Michael Morell)11日也在电视节目上说,他读了三分之一赫尔什的文章就看不下去,因为他写的每一句都是错的。 [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