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希莫爾·赫爾什

希莫爾·赫爾什

希莫爾·赫爾什,記者,曾任職《紐約時報》和《紐約客》雜誌。1970年,憑藉《美萊村屠殺》獲得普利策國際新聞報道獎。2015年5月10日,赫爾什發表了名為《殺死本拉登》的文章,指控白宮和中情局在獵殺本拉登任務上撒謊,對此,白宮發言人厄尼斯特(Josh Earnest)1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赫爾什的指控才充斥着不正確的資訊、公然說謊。

目錄

人物簡介

希莫爾·赫爾什,美國記者,曾任職《紐約時報》和《紐約客》雜誌,他1969年撰寫《美萊村屠殺》(My Lai massacre)、講述美軍在越戰中屠殺手無寸鐵的越南民眾而聲名大噪,1970年以此獲得普利策國際新聞報道獎。


榮譽記錄

1969年,撰寫《美萊村屠殺》,大膽披露美軍在伊拉克阿布·格雷布拘留營虐囚的調查報道而榮獲普利策新聞獎。


大膽質疑2015年5月,希莫爾·赫爾什(Semour Hersh)在名為《殺死本拉登》的文章中又有了爆炸性的指稱:

與其說刺殺拉登是美國特種部隊智勇雙全的成功戰例表現,不如說是奧巴馬政府多邊秘密外交成功的範例。


個人結論

【美巴合謀】

赫爾什的結論是,所謂軍方瞞天過海的特等機密行動,其實是美國、巴基斯坦軍情部門精誠合作、巧妙安排的一出周瑜打黃蓋。


赫爾什在調查報道中指出,其實早在2006年,也就是小布什仍做主白宮時,巴基斯坦與沙特阿拉伯兩國軍情部門便已默契把拉登「控制」在巴基斯坦境內阿巴塔巴德軍事基地附近的一處「安全屋」。


赫爾什指出,位於巴基斯坦腹地距軍事基地近在咫尺的本·拉登生前居所,其實是巴基斯坦軍情部門有效「控制」拉登的軟禁地點

奧巴馬2008年入住白宮後,美國軍情部門發現了上述兩個區域「盟國」之間的小秘密,便隨即展開外交周旋。

赫爾什報道中最核心的指稱就是:巴基斯坦軍情部門在美方得知情報後經外交談判與美方達成默契,為美方「秘密刺殺」拉登打開綠燈。 

赫爾什的報道批駁了美國官方版本事件陳述——即是美國單方通過對恐怖嫌犯反覆審訊並通過對基地組織通訊員監視獲得了關鍵線索後決定展開行動的。

報道稱,巴基斯坦最終對美國方面做出讓步和妥協,允許美軍特種部隊執行任務所換來的是美國繼續為巴基斯坦軍方和軍情部門提供物質與情報支持與合作。

【節外生枝】

赫爾什的報道還對事發後出現美巴官方高調相互譴責一節做出了解釋。 他指出,美巴軍情部門最初的協議是,美國特種部隊在成功刺殺拉登並獲取DNA驗證後暫不發消息,並等待事發約一星期後,通過製造一起阿富汗境內的「無人機轟炸」事件向世界宣稱拉登死於無人機空襲。

據赫爾什稱,誰知節外生枝,運載美軍特種部隊的一架黑鷹直升機在行動中意外墜毀於拉登住宅大院;白宮生怕密謀事態敗露,於是決定不顧巴基斯坦的面子而提前決定向外界推出自身版本的敘事,置伊斯蘭堡於不仁不義和軟弱無能的極度窘境於不顧。

據稱,白宮驚慌中只算政治帳的此舉,不但得罪了伊斯蘭堡,也激怒了很多美國軍情部門和特種部隊方面的資深官員。

赫爾什不無譏諷地描述白宮對事件的描述版本是「大有出自路易斯·卡羅筆下的感覺」; 路易斯·卡羅是撰寫著名童話故事《愛麗絲漫遊仙境》一書的英國作家筆名。

【謊言外交】

赫爾什的論述最終對奧巴馬政府的外交政策和手段表示不敢恭維。

他寫道:高層撒謊度日繼續是美國外交政策標準模式,同時繼續存在的是秘密監獄、無人機轟炸、特種部隊夜襲,越級違規,瞞天過海。

赫爾什的報道論點一經在「倫敦書評」(London Review of Books)網站上披露旋即引來大批讀者關注。

赫爾什本人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聲討不以為意,他認為自己的調查論述究竟合不合情理,世人應該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他在接受採訪時反問道:我們24或25名士兵深入巴基斯坦腹地要衝,在沒有空中和地面掩護及任何安全保障措施的情況下,完成刺殺行動之後還可以毛髮無損地全身而退——你當我是三歲孩子?

他還說:我知道這會激起眾怒。我這輩子都幹這一行(調查報道),我自然清楚講話的後果。

官方回應華盛頓和伊斯蘭堡開動公關機器,高調對赫爾什的論點展開圍攻,駁斥赫爾什的論述「毫無證據」。

福克斯新聞和有線電視網新聞均批評赫爾什的調查報道「消息來源不可靠」,「結論不現實」等等。


白宮發言人厄尼斯特(Josh Earnest)2015年5月11日說,希莫爾·赫爾什(Semour Hersh)這個指控本身才是「公然說謊」。時任中情局副局長的莫瑞爾(Michael Morell)11日也在電視節目上說,他讀了三分之一赫爾什的文章就看不下去,因為他寫的每一句都是錯的。 [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