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布莱氏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布莱氏鹨
Blyth's Pipit

原图链结 图片来自flickr
Stefan Johansson 拍摄

基本资料

学名     Anthus godlewskii

目/科/属  雀形/鹡鸰/鹨

迁徏状态   迷鸟/台湾

普遍性    不常见

体长/体重  15-17cm/17-30g

布莱氏鹨,雌雄同型。虹膜暗褐色。下嘴粉褐、上嘴及嘴先黑褐色。脚粉肉色,后爪较短、约略等于后趾。

  1. 与大花鹨非常类似。但体型较小而纤细,尾羽较短,站姿较平。
  2. 嘴较小而尖(嘴尖至额基长度约与额基至眼前长度,大花鹨则是嘴尖至额基长于额基至眼前长度)
  3. 脚及后爪均较短,后爪较弯,约略等于后趾长度(大花鹨后爪则较平且明显大于后趾长度)。
  4. 中覆羽为黑色轴斑较宽且短,呈桃尖状(似赤喉鸤或黄腹鹨)。腹面经常为较一致的皮黄色,上胸纵斑较细而稀疏。
  • 亚成鸟羽翼覆羽及三级飞羽羽缘较白。

栖地&习性

平地至山区开阔田野、草原,偏好稍干燥环境。他们经常在起飞时鸣叫,然后进行一次非常波浪起伏的飞行。

站立时身体呈水平,常与其他鹨成松散小群在地面觅食,快速奔跑,摄取植物上或地面昆虫为食。

繁殖期

主要是5月。在干燥的岩石山坡上繁殖,通常植被很少,还有石质或碎石草原。

保育

不受全球威胁。在整个范围的大部分区域中常见且普遍。

鸣声

发出轻短“啾”声,有时重复两声,与大花鹨长音不同。

外观相似性

大花鹨体型较大,站姿挺直。嘴较粗且长,脚及后爪均较长。中覆羽为黑色轴斑较狭长,呈尖角状或菱形状,上胸纵纹较粗且密,腹较白与皮黄色胸及胁有色差。

分布

主要分布在南俄罗斯(东阿尔泰山)东到Transbaikalia和中国东北(内蒙古),南到蒙古,发生在中国中部,而越冬则主要发生在印度[1]

参考书目

台湾野鸟手绘图鉴

视频

Blyth's Pipit
Blyth's Pipit - Anthus godlewskii - Mongoolse pieper / Noordwaard - Netherlands / 28-1

参考文献

  1. blyth's pipit,shanghaibir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