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布哈拉历史中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布哈拉历史中心在布哈拉城,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布哈拉城内有各个王朝修建的宫殿、清真寺等,被称为“博物馆城”。 布哈拉城建立于公元前1世纪,位于泽拉夫尚河的低洼灌溉河谷地区,面临沙赫库德运河,座落在一块绿洲上,丝绸之路途径此处,古迹距离贯穿黑海地区的铁路线15公里,距撒马尔罕250公里。历史上布哈拉城是宗教和贸易中心,现为布哈拉州首府。

中文名称 布哈拉历史中心

地理位置 乌兹别克斯坦西布哈拉州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占地面积 44.74万平方公里

著名景点 布哈拉城

地理位置

布哈拉历史中心,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西南部的布哈拉州。乌兹别克斯坦是位于中亚中部的内陆国家,西北濒临咸海,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毗邻。总面积为44.74万平方公里。全境地势东高西低。平原低地占全部面积的80%,大部分位于西北部的克孜勒库姆沙漠。东部和南部属天山山系和吉萨尔-阿赖山系的西缘,内有著名的费尔干纳盆地和泽拉夫尚盆地。境内有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肥沃谷地。主要河流有阿姆河、锡尔河和泽拉夫尚河。属严重干旱的大陆性气候。7月平均气温为26~32℃,南部白天气温经常高达40℃;1月平均气温为-6~-3℃,北部绝对最低气温为-38℃。年均降水量平原低地为80~200毫米,山区为100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冬春两季。地理位置优越,处于连结东西方和南北方的中欧中亚交通要冲的十字路口,古代曾是重要的商队之路的汇合点,是对外联系和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的活跃之地。乌兹别克斯坦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古国,历史上与中国通过“丝绸之路”有着悠久的联系。 乌兹别克斯坦历史悠久。公元9世纪至11世纪,乌兹别克族形成。14世纪中叶,帖木儿王朝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其首都撒马尔罕(现为乌第二大城市)是堪与罗马、雅典、巴比伦媲美的文化古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乌建立苏维埃政权,1924年10月,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加入苏联。[1] 1991年8月31日,乌兹别克斯坦宣布独立,同年12月21日,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以创始国身份加入独联体。

文献记载

据文献记载,自公元9世纪起,古城狭窄蜿蜒的街道就被三种不同的建筑区分开来。城堡、城市自身建筑以及商栈。旧市区内建有长方形街区,四周环绕城墙,用于防御的城墙反复毁于战火又反复重建,在几个世纪的岁月之中改变了城市的风貌,16世纪时城墙周长12公里,116座敌楼和11座两侧带有塔楼的城门护卫着城市,现今还遗留下来两座城门。东城墙外面的城堡,为中亚细亚最大的城堡之一。 布哈拉的遗迹除了很多16世纪的建筑外,还有大量古老的伊斯兰建筑,包括建于9世纪末、10世纪初的伊斯梅尔萨曼王陵,堪称中亚建筑艺术的杰作。卡里安尖塔建于11世纪,是布哈拉最高的建筑物。此外还有马高基——阿塔里清真寺、查尔清真寺、拉希穆汗清真寺、谢伊费德丁纳·布哈尔兹陵墓,建筑物多为宗教场所,但也留有不少商业建筑,如商栈和市场。这些当地建筑由砖瓦房和土坯平顶房构成,而且临街一面缺少窗户。富户人家都装饰着雕花大理石镶条相壁画。

城市结构

布哈拉的遗迹除了大多数16世纪的建筑外,还有不少很古老的伊斯兰建筑,包括著名的伊斯梅尔萨曼王陵(10世纪),卡里安尖塔(11世纪)和马高基·阿塔里(Magoki-Attari)清真寺(10世纪和12世纪)。布哈拉曾是中亚伊斯兰神学研究的中心,建有许多神学院和伊斯兰高等教育学府,1509年所建的库克尔达什神学院是中亚地区最大的神学院[2] 。在萨曼王朝时代,文学科学都很发达,当时的布哈拉宫廷图书馆藏有很多珍贵的手稿,每一间科学和文学书籍都设专室藏贮。15、16世纪形成的布哈拉画派留有很多作品。卡梁清真寺旁耸直着一座高塔,是布哈拉最高的建筑物。自公元9世纪起,古城狭窄蜿蜒的街道就被三种不同的建筑区分开来。城堡(Ark),除城堡在外的城市自身建筑(Shahristan),以及商栈(rabad)。

视频

布哈拉,乌兹别克斯坦最古老的小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