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托洛米·埃斯特班·牟利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巴托洛梅·埃斯特万·牟利罗
出生 1618年1月1日
逝世 1682年4月3日
国籍 西班牙
职业 画家

巴洛克时期西班牙画家巴托洛梅·埃斯特万·牟利罗 (1618年1月1日-1682年4月3日),生于西班牙塞维利亚,死于塞维利亚。西班牙西班牙黄金时代的绘画大师牟利罗,是17世纪艺术界巨匠之一,他生前荣获过塞维利亚大教堂主教授予的“当代最高的荣誉冠冕”,因此被尊称为“西班牙的圣母画家”。他绘画技法精湛,对色彩和光线掌握极佳,使得画面呈现出柔和甜美的抒情感,在当时宗教题材绘画中独占鳌头。牟利罗还具有西班牙画家的写实主义倾向,他描绘圣者的姿容,具有鲜活的个性和真实感。由于丰富的生活经历,他一生不仅留下许多写实的肖像画和自画像,还留下许多描绘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如描绘儿童、乞丐、流浪者和农夫的风俗画等,这些作品同样引人注目,使他在后世享有伟大画家的声望。

生平

牟利罗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塞维利亚,少年时失去双亲,由姐姐抚养。1633年,他开始向家乡的画家学画,吸收了当地前辈画家的绘画技巧。1642年,牟利罗来到马德里,拜委拉斯贵兹为师,后又到罗马研习前辈大师的作品。1645年,他的绘画风格渐成雏形,不久之后,受塞维利亚当地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委托创作一系列13幅大型油画,一举成名。1660年至1670年是其创作的鼎盛时期,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宗教画、风景风俗画、肖像画等。

  圣经题材的《持玫瑰念珠的圣母和圣多明哥》是目前发现的牟利罗最早的作品,它画于1640年左右。画面上,撒花奏乐的天使,衣褶厚重的圣母,具有典型的塞维利亚风格,也带有牟利罗早期作品的特色。“牧羊人至马槽朝圣”是牟利罗艺术生涯中时常采用的主题,绘制时他使用写实主义和明暗对比强烈的创作手法,画面中圣子白里透红的肌肤微微透光,更突出画面主角的地位。

  牟利罗还创作了大量的以“圣母与圣子”为题材的作品。在这类画作中,艺术家表现出圣母与圣子充满温柔细腻人性化的一面,圣母用慈爱的眼光与观者交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持玫瑰念珠的圣母与圣子》,光线和色彩在画面中营造出一片祥和宁静的气氛。牟利罗一生留下了约21幅闻名于世的《圣母纯洁受胎》画作,其中现藏于普拉多美术馆的画作,圣母目光高举,容貌清秀美丽,双手合十交叉于胸前,温柔神圣。

  除了宗教画,牟利罗在肖像、风俗画方面也毫不逊色,尤其是他孩童题材的画作,更是大受欢迎。他描绘街头流浪乞儿的作品,风格自然写实,纯真而又神圣,这使他赢得了“孩童画家”的美誉。

  画面中稚嫩的小孩儿们是理想美和现实美的完美结合。牟利罗将超自然的神性以迷人的日常生活手法来描绘,如作品《玩骰子》中,站立的小孩儿天真无邪,满足地啃着面包,画面色彩柔和温暖,明亮的笼罩着梦幻的光泽,画家将孩童的喜怒哀乐细腻详尽地表达出来;《贝壳和孩子们》中,虽然两位小主人翁小耶稣和小约翰都以理想美来描绘,但是人物的姿势和表情都极其自然,画家的笔触自由流畅而又细腻,圣洁的、金黄色的荣光中,人物也显得格外圣洁而又平易近人。牟利罗通过自己的画笔,将宗教艺术带入了平民空间,这是艺术史上的一大贡献。

  1682年的一天,牟利罗受委托在西班牙的卡迪斯为教堂画祭坛画,不慎从楼架上摔落,不久与世长辞,于是祭坛画《圣卡达莉纳的婚约》成为了牟利罗的最后作品。

  牟利罗将前人惯用的题材加以创新,成为自己独特的风格,自17世纪欧洲巴洛克绘画时代就享有盛名,影响逐渐扩及全欧洲,英国、法国和德国相继购藏大批牟利罗作品,直到1779年,西班牙国王为保护本国文化遗产而下令禁止牟利罗画作销售外国。到了19世纪,他成为国际艺术市场上身价最高的西班牙画家,甚至于远远超过了委拉斯贵兹。


  对当时和以后几个世纪的人来说,牟立罗是擅长画圣母的画家,他的圣母像最美丽、最动人也最令人信服。他的传记作者保罗米诺说,牟立罗画的圣母温柔、迷人而令人陶醉。当牟立罗描绘圣母与圣婴时,母子间纯朴的关系以及强烈的情感,总会得到他热烈的赞扬与歌颂。

  在这幅画中,牟立罗集中表现圣母和站在她膝盖上的圣婴脸上的神情。这两个人的头上都散发着光芒,浅粉色的皮肤和圣母玫瑰红的裙子,都被暗色背景衬托出来。而圣母和圣婴的姿态,虽未特别加以雕琢,但眼神中的慈爱和圣母拥抱圣婴的手势,却具体表达了完美无瑕的圣洁。

  

    牟立罗从只对宗教题材作世俗描绘,到表现儿童日常生活的情景,在取材上跨出了一大步。他的画开始出现一些掷骰子或吃水果、面带笑容的乞丐儿童,然而,牟立罗感兴趣的,只在于叙述丐童玩乐和边吃边玩耍的生动画面,并不涉及任何道德层面或社会批判。

  在此画中,主角人物脸部和手的姿势自然而真实:右边拿瓜的少年嘴里塞得满满的,脸颊都鼓起来了,他的伙伴将一串葡萄送进嘴里,正看着他,形成一幅极富生命力的画面,看画的人似乎可以听到这两个小孩,嘴里装满食物还一边说着话那含糊不清的口音。

  牟立罗画里的许多细节,充分表现出他的才华。例如吃葡萄的小孩微仰的下巴、准备咬葡萄的嘴唇,尤其望着旁边孩子的眼睛特别生动。拿瓜的少年,仔细看指甲里还有些积垢,两个街头流浪者的形象跃然而出,确实是精彩的一笔。


  这是一幅深藏着一片至诚和宗教情怀的想象画作,描绘了圣母在天国中的景象。笔法轻柔,色彩富丽美妙,浴于和煦的光亮,使整个画面放射出温柔的气氛。嬉戏的裸童环绕着圣母,好像一道光晕。构图追随17世纪西班牙艺术理论的指引,用色则燃烧着牟利罗独有的精神奉献印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