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巨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巨洞2005年,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试图检验现有的宇宙学理论是否正确。他们进行了一项名为“千年运行”的模拟计划,在计算机中他们模拟100亿个粒子在一个边长为20亿光年的立方体空间中,按照我们现有的理论去作用于它们,是否能得到某种我们所预期的结果。 这项模拟实验中考虑了普通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因素,成功地再现出宇宙从混沌逐渐显现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观察到的宇宙大尺度结构。在模拟运行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们目睹了宇宙中巨洞大质量黑洞的出现,强大的类星体发出剧烈的辐射,模拟的结果中还出现了大约2000万个星系。正如文中此处展示的那样,研究人员们发现模拟的结果产生出一个和我们所观察到的现实宇宙非常相似的状。[1]

首次发现

1978年,人们首次发现在室女座超星系团中有一个尺度达上亿光年的无星系空区。1980年,又在英仙座超星系团中发现一个尺度为1亿光年的类似空区。此类大尺度的无星系空区即称“巨洞”。1981年曾在牧夫座发现一个体积达10^25立方光年的巨洞,系迄今所知的最大巨洞,它大致呈现球状,直径3亿多光年,其内部未发现正常的亮星系。后来在该巨洞中发现了少数异常天体—均为发射星系,估计那里的星系总密度约为正常情况下的10%。巨洞中缺少发光星系,但不缺乏不可视物质。 1987年1月,在三个遥远星系团的中心区各发现一个非常巨大的发光弧。这些巨弧宽逾3万光年,长度超过30万光年。每个弧都是一个圆心位于某亮椭圆星系的圆的一段。它们可能表征着宇宙中以前未知的某种物理结构。巨弧的象呈蓝色,它们由大质量的恒星构成。由于它们的亮度和颜色都很均匀,且有清晰的边缘和端点,所以不会起源于两个或多个星系的碰撞。在宇宙史早期此类巨弧可能更为普遍。[2]

基本内容

星系往往互相聚集成“星系团”,若干星系团再聚集成更高一级的集团,即“超星系团”,1978年人们首次发现在室女座超星系团中有一个尺度达上亿光年的无星系空区。1980年又在英仙座超星系团中发现一个尺度为1亿光年的类似空区。此类大尺度的无星系空区即称“巨洞”。1981年曾在牧夫座发现一个体积达10亿立方光年的巨洞,但证据不很充分。1986年开始肯定其确系迄今所知的最大巨洞,它大致呈球状,直径3亿多光年,其内部未发现正常的亮星系。后来在该巨洞中发现了少数异常天体——均为发射星系(射电星系)radio galaxy ,估计那里的星系总密度约为正常情况下的10%。巨洞的发现是当代观测宇宙学的重要进展之一,它深化了人们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认识。巨洞和巨弧,宇宙时空构造不可思议令人震惊20世纪80年代天文学的重大成就之一,是对宇宙大尺度结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们的宇宙是由尺度为上亿光年的物质聚集区—超星系团—和尺度与之相当却异常空虚的“巨洞”区域交织构成的,超星系团往往就是巨洞的边。星系和星系团的形成,目前有两种互相对立的理论,一种认为先形成星系,然后众多的星系彼此吸引而聚集成星系团;另一种理论即“薄饼模型”。 该理论认为在早期宇宙中先形成星系团或超星系团那样的巨大物质集团,它们坍缩成扁平的片状结构,即所谓的“薄饼”,其中的物质后来再碎裂形成星系。它们都需要进一步证实。 银河系中心部位的超大质量黑洞一般被天文学家们称作“人马A”。这是一个位于银河系中央的巨型黑洞,距离地球约2.6万光年。这个黑洞的周围被一个吸积盘包围,这是一个正在盘旋下落的气体尘埃物质盘,当物质下落时产生剧烈摩擦,加上势能大量释放,这一区域会产生剧烈的辐射。

意义

巨洞的发现是当代观测宇宙学的重要进展之一,它深宇宙之网化了人们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认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