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巨嘴短翅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巨嘴短翅莺

中文学名: 巨嘴短翅莺
拉丁学名:Bradypterus major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 纲:今鸟亚纲
目:雀形目
科:莺科
亚 科:莺亚科
属:短翅莺属
种: 巨嘴短翅莺
亚   种: 2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Brooks, 1872
英文名称: Large-billied Grass Warbler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

巨嘴短翅莺[1](拉丁学名:Locustella major)是蝗莺科,蝗莺属的一种鸟类。稀有留鸟于海拔2400~3600米,冬季下至海拔1200米。指名亚种见于新疆昆仑山西部及西藏西部。亚种innae为留鸟于昆仑山东部及新疆东部。习性:性隐秘,难以被赶出。栖于峡谷山边繁茂的杂草丛及低灌丛。

分布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其模式产地在克什米尔。

外形特征

巨嘴短翅莺上体橄榄褐色;短的眉纹和眼圈色淡。颊白色,喉和上胸具褐斑,尤其羽基褐斑更浓;胸和尾下覆羽赤褐色;胸侧和两胁橄榄褐色;腹部中央白色。

巨嘴短翅莺雌雄两性羽色相似。上体和尾及翅显露部分概呈暗橄榄褐色;翅和尾隐蔽部分褐色;眉纹短而不显,白色或乳白色;眼先和耳上覆羽浅褐;耳下覆羽白色,羽尖褐色。下体:颏白色;喉和上胸具暗褐色斑点;胸和两胁橄榄衬映或赭褐色;腹部中央白色;尾下覆羽黄褐具白色羽尖。

虹膜暗褐色;上嘴暗角褐色至淡黑色,下嘴肉色或浅角色,嘴角黄色;跗跖浅蜡黄色或肉黄色,趾色暗,爪角黄色。

共有2个亚种,指名亚种上、下体羽色较暗;喉部斑点显著;新疆亚种上、下体羽色较淡;喉部斑点不显或付缺[2]

生活习性

留鸟或夏候鸟。

单独或成对、小群在隐蔽的灌丛或草丛中躲躲闪闪,像老鼠一样非常迅速地在灌丛之间蹿跳,常常难以被发现。在迫不得已时才飞行几米后,又落入到稠密灌丛或草丛中。受惊吓时,常煽动尾和翅膀。

食物主要有昆虫、昆虫幼虫、昆虫卵,以及少量植物。

叫声为平静的"tic"声或告警时的似喘息"trrr"声。鸣声为单调的金属音"pikha pikha pikha…",每秒3声,有时连续鸣唱好几分钟[3]

栖身环境

巨嘴短翅莺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3600m河谷林缘、山地灌丛、草丛中。繁殖季节,见于海拔2400-3600m林线上缘的灌丛、草丛中。冬季可下迁到海拔1200m山脚地区。由此可见,垂直迁徙现象很明显。

生长繁殖

繁殖季节6-7月。筑巢于矮灌丛离地面很近的树枝上,很难发现,因为它离巢时总是很快地蹿跑过稠密的草地。巢呈深杯状,由草构成,内垫以细的草茎或少许羽毛。 [4] 每窝产3-4枚卵,通常为4枚。卵淡粉红色,据赤褐色斑点,尤以钝端密集成环带。卵平均大小18.9×14.3毫米[4]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印度北部及中国西部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稀有留鸟于海拔2400~3600米,冬季下至海拔1200米。指名亚种见于新疆昆仑山西部及西藏西部。亚种innae为留鸟于昆仑山东部及新疆东部[5]

亚种分化

序号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者与年代 分布
1 巨嘴短翅莺新疆亚种 Locustella major innae Brooks, WE, 1871 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新疆。
2 巨嘴短翅莺指名亚种 Locustella major major Portenko, 1955 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克什米尔。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狭窄有限,种群数量稀少。被认为有一个适度数量减少的趋势,下降的原因是因为栖息地丧失、降水量减少、旅游影响、道路发展,致使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已被列为生存近危的物种。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6]。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近危(NT)。

参考资料

  1. 巨嘴短翅莺(附图),震旦鸟网,2013-1-27
  2. 巨嘴短翅莺外形特征,有道搜索
  3. 巨嘴短翅莺叫声,鸟类-百问中文,2017-06-18
  4. 巨嘴短翅莺繁殖,有道搜索
  5. 巨嘴短翅莺地理分布,鸟类-百问中文,2017-06-18
  6.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党政机关,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