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缀术释明 | |
---|---|
左潜,字壬叔,大学士宗棠从子。补县学生。于诗、古文辞无不深造,尤明算理。长沙丁取忠引为忘年交。早卒,士林惜之。
简介
左潜,他在鸦片战争前后全国日益发展的“经世致用”思潮的熏陶下,特别是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渴望振兴国家,坚持把视角转向世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认为学无中西界限,“尝谓方圆之理,乃天地自然之数,吾之宗中宗西,不必分其畛域,直以为自得新法也可。”他在湖南数学研究带头人丁取忠的倡导下,重视研究与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紧密的数学,“所学自大衍、天元以及借根、比例诸法无不通贯,且能出己意变其式,勘其误,作为图解,往往突过先民。
清同治年间,他与同乡殷家俊在长沙左荷池精舍专事数学研究,形成中国近代数学史上有名的“长沙学派”。吴嘉善撰有《割圜八线缀术》3卷,他以其“详于述而略于草,”不便学习,“因于暇日一一尽为补草,合为四卷”。还用“缀术”说明戴煦的《外切密率》和明安图的《割圜密率截法》,分别撰成《缀术释戴》3卷、《缀术释明》2卷,并先后协助丁取忠纂辑《粟布演草》,协助曾纪鸿撰成《圜术考真图》;暮年,与丁取忠、黄宗宪、曾纪鸿等通力协作,编撰了流芳算学史册的《白芙堂算学丛书》,其书收录古今中外数学著作23种、85卷,集当时古今数学名著之大成。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称其为“著名的数学著作集”。日本《科学技术史大事典》将其列为“东方科技大事”之一。
所学自大衍、天元及借根方、比例诸新法,无不贯通。且能自出己意,变其式,勘其误,作为图解,往往突过先民。尝增订徐有壬割圜缀术,既成,忽悟通分捷法析分母、分子为极小数,根同者去之,凡多项通分,顷刻立就。因演数草,为通分捷法一帙。[1]
所撰缀术补草四卷,自序曰:“自泰西杜德美创立割圜九术,以屡乘屡除通方圜之率,我朝明氏、董氏各为之说,而杜书之义,推阐靡遗。顾八线互求,尚无通术,未足以尽一圜之变,非明氏、董氏之智力,不能因法立以尽其变也。其能穷杜氏之义也,资于借根方;其不能广杜氏之法也,亦限于借根方。盖借根方即天元一之变术,究不如元术之巧变莫测也。是书祖杜宗明,又旁参以董氏之法,八线相求,各立一式,因式立法,因法入算。乡之不可立算者,今皆能驭之以法,即有不能立法布算者,而其式存,则能济法之穷;而度圜诸线,一以贯之矣。推其立式之由,所谓比例术,即明氏定半径为一率,所有为二率或三率之法也。所谓还原术,即明氏弧背求正矢,又以正矢求弧背之法也。所谓借径术,即明氏借十分全弧通弦率数求百分全弧通弦率数,求千分全弧通弦率数诸法也。所谓商除法,又即还原术之变法。是故缀术胎于明氏,而又足以尽明氏之变。明氏之未立式者,以借根方取两等数,其分母、分子杂糅繁重,既不可通,其多号、少号,展转互变,又不可约。试取明氏书驭之以缀术,其递降各率,顷刻可求。则是书也,其真能因法立法,别树帜于明、董之后者欤?书为徐君青先生所作,吴君子登成之,顾详于式而略于草。敬考其立法之原,不可遽得,学者难焉,潜因于暇日为补草四卷,因缀数语于简端云。”
历史
又撰缀术释明二卷,湘乡曾纪鸿为之序,略曰:“易系云:‘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则综天下难定之象以归有定,莫数若矣。在昔圣神,制器尚象,利物前民,于数理必有究极精微,范围后世者,代久年湮,渐至失传。近三百年,泰西犹能推阐古法,而中国才智之士,或反率其成辙。孔子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正今日数学之谓也。中国旧有弧矢算术,而未标角度八线钤表,则虽有用其理以入算者,而无表可检。则每求一数,必百倍其功,而所得数仍非密率。明代译出泰西八线表及八线对数表,核其立法得数之原,甚属繁难,而成表之后,一劳永逸。大至无外,细及极微,莫不以此表测之,则其用之广大可想。然得表之后,虽无事于再求,而任举一数,无从较其讹误。若仍用旧术,则非月经旬,不能得一数,此明静菴、董方立推演杜德美弧矢捷术之所以可贵也。向来求八线者,例用六宗、三耍、二简各法,若任言一弧,必不能考其弦矢诸数。至杜氏创立屡乘屡除之法,则但有弧径,而八线均可求。董方立解杜术,先取其线之极微者,令与与弧线合,而后用连比例以推至极大。又考诸率数与尖锥理相合,故用尖锥以释弧矢,而弧矢之数理以显。明静菴解杜术,先取四分弧与十分弧之通弦直线之极大者,用连比例以推至千分、万分弧通弦之极微者,考其乘除之率数,与杜术乘除之原理合,故用缀术以释弧矢,而弧矢之数理亦出。董、明二氏,均为弧矢不祧之宗,无庸轩轾。迩百年中继起者,如戴、徐、李三氏所著书,虽自出心裁,要皆奉董、明为师资也。吾友左君壬叟,于数学尤孜孜不倦,遇有疑难,必穷力追索,务洞澈其奥窔。尝谓方员之理,乃天地自然之数,吾之宗中宗西,不必分畛域,直以为自得新法也可。曾释君青徐氏缀术,又释戴鄂士求表捷术,兹又释明静菴弧矢捷术,而一贯以天元寄分之式,于员率一道三致意焉,可谓勤矣。孰意天厄良才,壬叟竟于甲戌秋不永年而逝,凡在同人,无不叹惜!况余与之为两世神交,安能无怆切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