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工业生产指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工业生产指数是中国的一个专有文化术语。

语言一发即逝,不留痕迹。当人类意识到需要把说出的话记下来时,就发明了文字[1]。在世界范围内,曾经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们的汉字外,还有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2]。后来,这些古老文字的命运各不相同,或因某种历史原因而消亡,如玛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变革而遭废弃,如楔形文、圣书字,只汉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传承的脉络清晰可见,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良好载体。

名词解释

工业生产指数是反映工业生产发展速度指标之一。生产指数法,西方国家已普遍使用,对我国来说,是一种新的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的方法。国家统计局决定从1997年开始试算工业生产指数,并将以生产指数法代替现行的不变价格法。

工业生产指数,是将各种产品产量的发展速度直接加权综合为实物量的综合发展速度。

工业生产指数的计算

计算工业生产指数的两个关键要素,一个是产品产量,一个是工业增加值的权数,掌握好这两点,就能保证生产指数的准确性。确定产品产量不可能用全部产品,只能选取代表产品。要掌握适度,选太多工作量大,选太少不足以反映产品结构。根据国家规定,年度代表产品约1000多种,月度代表产品约500多种。权数是对产品的个体指数在生产指数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界定的指标,在工业总体中比重大的产品或行业,权数也大,对生产指数的作用也大,权数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总指数的准确性。我国决定以工业增加值为计算权数的总量指标。

建国以来,一直采用不变价格工业总产值计算工业发展速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此法渐渐偏离了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主要是转移价值部分增大,虚增了速度;多种经营生产模式的发展造成行业分类的误差;统计制度执行不严,总产值计算不准;新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实施,工业生产的总量指标是增加值,再以总产值计算速度已不适当,因此必须加以改革。

工业生产指数的优点

计算工业生产指数的优点,主要是有助于改善工业发展速度的数据质量;不需要再报送不变价总产值,仅要求企业报代表产品产量即可,适合大量乡镇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不受生产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有利于反映基础工业的发展状况;能满足资料提供时间的需求,由于权数和基期数据是提前计算好的,代表产品产量统计出来后,就可以计算出速度。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分行业口径不一致,速度是产品法,现行的销售和利税指标是工厂法;细品种得不到反映;按企业标志分组(如经济类型、规模)十分困难;综合部门工作量加大等,可以在实行中加以改进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