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川甘蒲公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川甘蒲公英

中文学名:川甘蒲公英

拉丁学名:Taraxacum lugubre Dahlst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属:蒲公英属

川甘蒲公英(学名:Taraxacum lugubre Dahlst.)是蒲公英属植物,叶线状披针形,长10-25厘米,12.5-3.5厘米,羽状深裂,生长于海拔2800-4200米的高山草地,分布于甘肃南部、青海东南部、四川西北部等地。[1]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垂直,根颈部具褐色残存叶基。叶线状披针形,长10—25厘米,宽2.5—3.5厘米,羽状深裂,侧裂片多数,裂片短三角形或宽三角形,倒向,全缘,顶端裂片较大,戟状三角形或戟形,背面被疏蛛丝状柔毛;叶柄长,常粉紫色。花葶数个,高达25厘米,与叶等长或稍长于叶,顶端密被蛛丝状柔毛;头状花序直径35—55毫米;总苞长15—20毫米,暗紫色;外层总苞片宽卵状披针形或卵形,先端无小角,稀增厚,具明显的白色膜质边缘;内层总苞片宽线形,长约为外层总苞片的2倍,先端钝;舌状花黄色,边缘花舌片背面具紫色条纹,花柱和柱头暗绿色,干时黑色。瘦果倒卵状楔形,麦秆黄色,长约4毫米,上部有短而尖的小瘤,顶端突然缢缩为短柱状喙基,喙长3—4毫米;冠毛白色。

产地分布

甘肃南部、青海东南部、四川西北部及西藏东部。分布于海拔2800—4200米的高山草地。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北部。

药用价值

蒲公英味甘,性平微寒。 入肝、胃经。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名家论述

唐本草》:"主妇人乳痈肿。"
本草图经》:"敷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
本草衍义补遗》:"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气。"
滇南本草》:"敷诸疮肿毒,疥癞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
纲目》:"乌须发,壮筋骨。"
医林纂要》:"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治噎膈。"
纲目拾遗》:"疗一切毒虫蛇伤。"
随息居饮食谱》:"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
岭南采药录》:"炙脆存性,酒送服,疗胃脘痛。"
山东中药》:"为解毒、消炎、清热药。治黄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利尿,催乳。治疔疮,皮肤溃疡,眼疾肿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虫咬伤,尿路感染。"
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利尿,缓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爽,流火,淋巴腺炎,风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作用与功效

清热解毒

蒲公英清热解毒,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消痈散结

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抗菌

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也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蒲公英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抗肿瘤

蒲公英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

减肥瘦身

蒲公英可以减肥瘦身,消除体内堆积的多余脂肪,纤体瘦身。

改善消化

蒲公英具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

降低胆固醇

蒲公英能够降低胆固醇。

利尿通淋

中医认为,蒲公英可以利尿通淋。

强身健体

蒲公英作为自然养生之品,可以强身健体,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从而强健体魄。

慢性胃炎

民间常用,蒲公英30克,猪肚1个,洗净加水炖烂,分两次食用,来治疗慢性胃炎。

上消化道出血

蒲公英、地榆等份,烘干,对上消化道出血有疗效。

跌打损伤

鲜蒲公英适量,洗净捣烂,敷患处,可治跌打损伤。

目赤肿痛

中医认为,蒲公英可治目赤肿痛。

治油彩皮炎

蒲公英、马齿苋,水煎取汁,冷敷患油彩皮炎处。

治腮腺炎

蒲公英水煎服功捣烂外敷,可治腮腺炎。

治黄胆型肝炎

现代中医认为,蒲公英对黄胆型肝炎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抗肿瘤作用

蒲公英能活化巨噬细胞的糖原,具有更强的激活能力,能够抗肿瘤。

通乳

蒲公英叶有疏通乳脉管之阻塞,促进泌乳的作用。

治感冒伤风

蒲公英对感冒伤风也有一定的疗效。

保肝利胆

蒲公英有利胆作用.蒲公英液灌胃能使胆囊收缩,奥狄括约肌松弛,有利于胆汁排入肠中.临床上对慢性胆囊痉挛及结石症有效.

参考来源

  1. 川甘蒲公英,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