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川滇风毛菊(菊科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图链接川滇风毛菊

川滇风毛菊,拉丁名为Saussurea wardii Anth.,是被子植物门、菊科、风毛菊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茎直立,单生;小花紫色,长1.1厘米;瘦果圆柱形,褐色;花果期7-8月。 它主要分布于海拔3500-4000米的山坡草地。

  • 中文名川滇风毛菊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 目桔梗目 Campanulales
  • 科菊科 Compositae
  • 亚 科管状花亚科 Carduoideae
  • 族菜蓟族 Cynareae
  • 亚 族飞廉亚族 Carduinae
  • 属风毛菊属 Saussurea
  • 亚 属风毛菊亚属 Subgen. Saussurea
  • 组羽裂组 Sect. Cyathidium
  • 种川滇风毛菊
  • 分布区域中国湖北、四川、云南
  • 中文学名Saussurea wardii

形态特征

川滇风毛菊是一种多年生草本,高18-25厘米。茎直立,单生,粗状,基部直径5毫米,紫红色,有条纹,被稀疏或稠密的蛛丝毛或无毛。基生叶基部楔形渐狭成叶柄,柄长2-3厘米,叶片全形长椭圆,少倒披针形,长6-8厘米,宽1-2厘米,羽状半裂或倒向羽状半裂,侧裂片3-5对,卵形,少偏斜三角形,顶端急尖、钝或圆形,有小尖头,边缘全缘或有少数(1-2个)小尖头;下部茎叶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中部与上部茎叶渐小,基部楔形渐狭成短柄或几无柄,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或线形,而边缘尖齿裂,极少全缘而不裂,全部叶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被薄或厚蛛丝状绒毛。

头状花序单生茎端。总苞钟状,直径2.5-3厘米;总苞片5-6层,被稠密的长柔毛,外层长三角形,长9毫米,宽2毫米,顶端渐尖,中层三角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5厘米,宽2毫米,顶端渐尖,内层长三角形,长1.1厘米,宽1毫米,顶端长渐尖。小花紫色,长1.1厘米,细管部长7毫米,檐部长4毫米。瘦果圆柱形,褐色,无毛,长3-4毫米。冠毛2层,褐色,外层短,糙毛状,长3毫米,内层长,羽毛状,长9毫米。花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坡草地,海拔3500-4000米。

分布范围

川滇风毛菊

繁殖

通过光照和营养处理对花序数目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花的大小,以及种子大小和数量均有影响比较明显。大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同样会受到处理条件的影响:在对照和低营养处理下,花序、种子的大小和数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低光照处理和低光照低营养处理下,花序、种子的大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变为显著负相关,即出现大小和数量之间的权衡。环境胁迫(比如有限的土壤养分和光资源的抑制)加剧了花序、种子大小和数量之间的权衡。风毛菊花序和种子的大小和数量之间的权衡关系的环境依赖性,使其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响应,这种繁殖对策能提高其适合度[1]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苦、辛,温[2]

功能主治:用于治牙龈炎,祛风活血,散瘀止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麻风感冒头痛,腰腿痛。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或泡酒服。

注意:孕妇忌服。

药材鉴别

干燥全草茎为类圆形,粗壮,长60-100厘米,粗者径约9毫米,棕色,有明显纵棱,茎上叶痕明显;质坚而轻,折断面髓部白色,中空。叶多脱落,完整叶片暗绿色或棕色,长椭圆形或狭披针形,羽状分裂或全缘,具长柄。全体被细毛。气弱,味苦。以身干、质嫩、枝叶较完整者为佳。

采收加工

于7月左右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