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峨眉鄉 |
---|
|
峨眉鄉(臺灣客家語海陸腔:ngo mi hiongˋ;四縣腔:ngoˇ miˇ hiongˊ)位於臺灣新竹縣南側,為新竹縣以丘陵為主體地形的鄉鎮之一。土地總面積46.8010平方公里,佔新竹縣土地面積3.20%。人口組成以客家族群為主,同時也是全國客家人比例第三高的鄉鎮(僅次於苗栗縣三灣鄉和頭屋鄉),客家人約佔全鄉人口比例95%[1]。此鄉及關西鎮部分地區以四縣腔客語為主,有別於新竹縣大多地區以海陸腔客語為主。
歷史
峨眉鄉原稱「月眉」,係因峨眉溪曲流凸岸之半月形沖積河階而得名。日治時期1904年調整部分行政區域,將月眉改為峨眉並沿用至今。峨眉鄉在新竹來自大陸廣東移民漢族先民開發史而言,是屬於較晚開發的地區。清領時期1834年,淡水同知李嗣業命令客籍開墾集團首領姜秀鑾在塹南建隘樓15座,僱募隘丁並分駐巡防。
1835年與竹塹城(今新竹市)內閩籍商人合資成立「金廣福」墾號,以武裝移墾的方式對北埔、峨眉、寶山三鄉原屬台灣原住民賽夏族的生活區域,進行所謂的“防番拓墾”。金廣福墾號經過與原住民族的一連串戰鬥之後,才在各地陸續形成漢族先民聚落;整個區域也在大致底定後,成為了清帝國在台灣的“化內之地”。
地理
地形
峨眉鄉位於新竹縣之南邊,東與北埔鄉相接,北與寶山鄉毗連,西側及西南與苗栗縣頭份市、三灣鄉、 南庄鄉等三鄉鎮市接壤為界。全鄉面積為46.80平方公里,東西長10.50公里,南北長11.80公里。峨眉鄉地形分屬於竹東丘陵南段及獅頭山山地的丘陵地,全鄉大都是群山層巒疊障,但都是屬於500公尺以下的山丘,許多山丘就位在峨眉鄉界上,沿著稜線提供天然的鄉界線。
水文
峨眉鄉絕大部分的河川是屬於中港溪支流峨眉溪流域範圍,只有西北一角水流東、東城附近一帶的小溪澗向西流入苗栗縣水流里的水流東溪除外。峨眉溪主流由東向西流貫峨眉鄉中北部,河流經過之地都是峨眉鄉聚落人口聚集的精華地;除此之外,峨眉溪也為該鄉沖積出寶貴的河谷平原,提供水稻的耕作地。而位在峨眉鄉屬於峨眉溪支流的有石子溪與石井溪這兩條小溪,分別從月眉新村及獅頭坪大橋流入主流。整個峨眉鄉水文方面有三大特徵,除峨眉溪外,還有大埔水庫以及其他散佈在各地的埤塘,構成整個峨眉水文。
產業
第一級產業
峨眉鄉由於地屬丘陵,農產品以水稻、茶葉及柑桔為大宗,農村副業以禽畜養殖為主,農牧業人口佔總人口52.84%。可耕地面積為1950.5公頃,佔全縣總耕地面積6.5%;其中旱田1339.10公頃,佔全鄉耕地面積的68.7%;水田611.4公頃,全為兩期稻作。稻米雖居農產品產量第一位,但僅供本地自給。目前桶柑年產5,600公噸,佔全台年產量10%,是全國最大的產區。
第二級產業
峨眉鄉現有製造業人口佔總人口23.45%,主要從事下列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