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岩山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岩山寺
圖片來自搜狗

岩山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灵岩寺,位于山西省繁峙县城南峪口五台山北麓天岩村。创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元、明、清屡有修葺。

寺庙简介

岩山寺,位于繁峙县城南峪口五台山北麓天岩村(离中虎峪相近)。创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元、明、清屡有修葺。 原名灵岩寺,位于繁峙县城南峪口五台山北麓天岩村(离中虎峪相近)。创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元、明、清屡有修葺。岩山寺坐北朝南,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寺内正殿已毁,现存建筑主要有南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其它殿四间,禅房三间,垂花门一座,钟楼一座兼做山门。

除南殿外其余均为晚清到民间年间的建筑。寺内青松郁郁,古殿峻峨,壮观幽谧,仿佛镶于山野的璀璨明珠。 南殿为文殊菩萨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殿内残留金代彩塑水月观音菩萨、胁侍、天王和文殊菩萨坐骑等。水月观音菩萨面额丰腴,神采俨然,衣带飘洒若乘风翩翩欲飞。 岩山寺,内壁四围有金代壁画,现存总面积约90平方米,完工于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由金代宫廷画师王逵所绘。壁画内容,都是以佛教经传故事为主题的。

历史价值

西壁所绘为释迦牟尼的生平故事;东壁描绘了养生太子割肉孝敬父母的故事;北壁绘制了一组塔寺和五百商人航海遇难,罗刹女营救他们的故事;南壁绘有楼阁人物和供养人像,所表现的艺术形象,无论帝王将相、宫妃才女、小农工商,还是宫廷楼阁、磨坊酒肆、旗仗车辆等,都是北宋社会的形制。其中许多画面应该说就是宋、金时期社会生活的缩影。 是研究宋、金历史、社会、宗教、建筑、美术的珍贵资料,与永乐宫壁画堪称山西壁画的“双壁”。

2022年5月13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岩山寺等二十六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 [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