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山羊臭虎耳草

山羊臭虎耳草

中文学名:山羊臭虎耳草

拉丁学名:Saxifraga hirculus L.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亚 目:虎耳草亚目

科:虎耳草科

亚 科:虎耳草亚科

族:虎耳草族

属:虎耳草属

亚 属:山羊臭亚属

分布区域:山西新疆

四川稻城)、云南

西藏尼木

亚东昂仁

组:山羊臭组

亚 组:唐古拉亚组

系:繁缕叶系

亚 系:山地亚系

山羊臭虎耳草(shān yáng chòu hǔ ěr cǎo,学名:Saxifraga hirculus),为虎耳草科虎耳草属下的一个种。产山西五台山五寨芦芽山)、新疆乌鲁木齐和静沙湾新源)、四川稻城)、云南德钦)和西藏尼木亚东昂仁)。 [1]

目录

山羊臭虎耳草形态特征

山羊臭虎耳草, 多年生草本,高6.5-21厘米。茎疏被褐色卷曲柔毛,而叶腋部之毛较密。

基生叶具长柄,叶片椭圆形、披针形、长圆形至线状长圆形,长1.1-2.2厘米,宽3-10毫米,两面无毛,边缘疏生褐色柔毛或无毛,叶柄长1.2-2.2厘米,基部稍扩大,边缘具褐色卷曲柔毛;

茎生叶向上渐变小,下部者具短柄,上部者渐变无柄,披针形至长圆形,长0.4-2.2厘米,宽1-6毫米,两面无毛,边缘具褐色卷曲长柔毛。

单花生于茎顶,或聚伞花序长2-3.7厘米,具2-4花;花梗长0.9-1.3厘米,被褐色卷曲柔毛;萼片在花期由直立变开展至反曲,椭圆形、卵形至狭卵形,长3-6.1毫米,宽1.5-3.5毫米,先端急尖或钝,腹面无毛,背面和边缘具褐色卷曲柔毛,3-11(-13)脉于先端不汇合;

花瓣黄色,椭圆形、倒卵形至狭卵形,长0.79-1.03厘米,宽2.9-6.8毫米,先端急尖或稍钝,基部具长0.3-0.5毫米之爪, 7-11(-17)脉,具2痂体;雄蕊长4-5.5毫米,花丝钻形;

子房近上位,卵球形,长2-5毫米,花柱2,长1-1.8毫米。染色体2n=16,28,32。花果期6-9月。 [2]

山羊臭虎耳草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800-5 000米的灌丛间或高山草甸。锡金也有。模式标本采自锡金。

横断山区,本种植株的高低、叶片形状及大小、花的数量等变化幅度常较大。

山羊臭虎耳草分布范围

山西五台山五寨芦芽山)、新疆乌鲁木齐和静沙湾新源)、四川稻城)、云南德钦)和西藏尼木亚东昂仁)。

生于海拔2 100-4 600米的林下、高山草甸、高山沼泽草甸及高山碎石隙。苏联欧洲北部、东部和中部均有。模式标本采自瑞士[3]

山羊臭虎耳草变种

高山虎耳草西藏植物志)图版20:32-38

Saxifraga hirculus var. alpina Engl. Monogr. Gatt. Saxifr. 124. 1872, p. p.; Engl. et Irmsch. in Engl. Pflanzenr. 67(IV. 117): 111. 1916, p. p.; 西藏植物志 2: 481. 1985. ——S. hirculus L. var. indica Clarke in Hook. f. Fl. Brit. Ind. 2:392. 1878, p. p.——S. hirculus L. var. alpina Engl. f. humilis Engl. et Irmsch. l. c.

此变种花单生于茎顶,萼片两面无毛,可与原种区别。花期7-9月。

产我国西藏西南部。生于海拔4 500-5 000米的沼泽化草甸。锡金至克什米尔地区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喜马拉雅地区。

参考来源

  1. 山羊臭虎耳草, 植物智, 2020-01-18
  2. 《中国植物志》 第34(2)卷 (1992) >> 095页 PDF >> 山羊臭虎耳草 Saxifraga hirculus
  3. 山羊臭虎耳草 Saxifraga hirculus L. 中国植物图像库 2009年10月13日 - 山羊臭虎耳草Saxifraga hirculus L. 本种与山地虎耳草的区别:萼片花期直立至开展或反曲,3-11(-13)脉,花瓣7-11(-17)脉。花果期6-9月... 详细 浏览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