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山地,属地质学范畴, 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
地球陆地的表面,有许多蜿蜒起伏、巍峨奇特的群山。山由山顶 、山坡和山麓三个部分组成 。这些群山层峦叠嶂,群居一起,形成一个山地大家族。
山地的表面形态奇特多样,有的彼此平行,绵延数千公里;有的相互重叠,犬牙交错,山里套山,山外有山,连绵不断。山地的规模大小也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为高山、中山和低山。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称为高山, 海拔在1000-3500米的称为中山,海拔低于1000米的称为低山。按山的成因又可分为 褶皱山、 断层山、褶皱一断层山、火山、侵蚀山等[1]。
分布
我国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 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天山、阿尔泰山都是著名的大山。
由于山地地区海拔高,低温,呈气候的垂直分布,适宜多种植被与经济林木。
山地是大陆的基本地形,分布十分广泛。尤其是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大陆分布最多。中国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喜马拉雅山、 昆仑山、 唐古拉山、 天山、 阿尔泰山都是著名的大山。
气候特点
1、随高度上升, 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减少而增加辐射值。而且向阳面的辐射多于背阴面。
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每上升100米,夏季温度下降0.5~0.7℃;冬季约降0.3~0.5℃。
3、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在山顶和山坡都比较缓和,且有秋温高于春温的趋势;在山谷与盆地这两种变化较剧烈,且春温高于秋温。
4、雨量和雨日一般随高度增加 ,如黄山、泰山,每上升百米,年降水增加约30毫米,雨日增加2.4天 。在一定高度以上,由于 气流中含水较少, 降水量随高度增加而减少。降水量达到最大值的高度,叫 最大降水高度。
5、迎风坡降水量明显多于背风坡。而且山谷、盆地多夜雨。
6、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增大。山顶、山脊和峡谷风速大,盆地、谷地风速小。山地还有山谷风与焚风现象[2]。
视频
参考文献
- ↑ 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四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教学课件(共73张PPT),学科网,2019-10-24
- ↑ 八年级地理复习资料之山地气候特点,初中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