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创建于1959年,是省内专业从事农作物有害生物研究与防治,蜂业良种繁育与授粉的省级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1],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单位等称号。研究所坚持世界眼光、中国视野、山东特色,坚持“四个面向”,聚焦黄河中下游农业产业重大问题和需求,旨在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和一流研究所,推动齐鲁植物保护科技整体跃升。
机构简介
截止2022年,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61人,专业技术人员59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95%以上。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4人,占科技人员的比例达到55%;具有博士学位[2] 人员35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57%。现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柔性)1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泰山学者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1人、副首席1人、岗位专家7人,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形成了一支以领军人才为龙头、高级科技人员为主体、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贮备丰厚、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植物保护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内设部门
研究所现有管理服务部门3个,分别是办公室(党群科)、科技管理科、成果转化与推广科。为促进党建业务双提升,坚持将支部建在团队上。从事科研工作的创新团队9个,分别是生态植保党支部(植物病毒创新团队、天敌与授粉昆虫创新团队、生态调控创新团队)、健康植保党支部(杂草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农业昆虫创新团队、植物病理创新团队)、绿色植保党支部(生物安全创新团队、生物防治创新团队、农药创新团队)。基本涵盖了现代植物保护学科的研究内容,形成了植物病害、植物病毒、植物虫害、杂草、农药、生物防治、生物安全、生物授粉、生态调控等9个学科领域,每个学科领域涵盖2-4个研究方向。在粮棉油、果树、蔬菜、中药材等作物的病虫草害成灾机制与绿色防控、农药残留检测及风险评估、天敌与授粉昆虫产业化开发与利用、迁飞性害虫监测预警与阻控、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及应用、农药药效评价、农药残留分析、作物抗性鉴定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创新性成果。此外,研究所还是山东农学会植保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
研究所相继建有农业农村部天敌昆虫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环境)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科学(东营)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济南)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泰安)生物育种科研试验基地、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态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山东省植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CABI生物安全联合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学科目标
研究所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学科的目标,不断强化植物保护国内外科技合作顶层设计,持续深化双边和多边科技合作。先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德国、荷兰、意大利、老挝、越南、缅甸、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以及CABI等国际组织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交流。同时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系列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展了在学生培养、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领域全面合作。形成了从本科毕业实习、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的全链条联合培养模式。
成果奖励
建所以来,全所共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200余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奖励1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2项。其中,“十三五”期间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20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奖励20余项,发表文章300余篇,编着着作10余部,获国家专利100余项,制定国家和省部级标准30余项,这些成果的应用为黄淮海区域的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物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
下一步,研究所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总战略指引下,坚持“四个面向”,紧紧抓住农民最关心的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控的现实问题,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开展差别化探索和创新性实践。继续秉承“科为农需,技为民用”的发展理念,更好地服务三农,为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的打造提供智力支持,继续践行将植保科研的论文写在齐鲁大地上的初心使命。
参考文献
- 跳转 ↑ 什么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哪些单位?,搜狐,2020-06-26
- 跳转 ↑ 如何申请博士学位?,搜狐,201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