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1901年山东大学创立。在当时,虽贵为新式大学,但其课程设置仍具古代学术遗风,人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仍延续着传统的经史子集内容。到1926年,山东大学文学院下初设中国哲学系,其后的几十年,闻一多、赵纪彬、杨向奎、高亨、童书业等著名学者所标举的文史哲互通之治学理念,给山大的哲学研究和教学确立了良好的学风和传统。

新中国建立后,时任校长的华岗先生异常重视哲学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不仅创办了《文史哲》杂志,发表了多篇有关哲学[1]和哲学史的学术论文,而且亲自给全校师生比较系统地教授《辩证唯物论》和《实践论》,以及巴浦洛夫学说的哲学基础等课程,后又专设大学之哲学组,聘任蒋捷夫、章 茂桐、葛懋春、庞朴、李平衡、臧乐源、郑可圃等学者负责全校的哲学教学工作,使新式哲学教学和研究初具规模。

开设学科

现设哲学、宗教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人类学五个本科专业;拥有“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 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社会保障3个博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技哲学、宗教学、伦理学[2]、社会学、社会保障8个硕士点;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另有诠释学研究中心、儒学研究所、宗教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所、社区研究所、现代传播研究所等科研机构。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新增人类学专业于2013年正式招收本科生 。

师资力量

全院现有教职工60人(包括2名外籍教授),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9人,获博士学位者17人,在读博士学位者7人,占教师人数的61.7%,博士研究生导师11人。 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725人;继续教育学生813人。

哲学专业196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4年招收研究生,是专业基础十分深厚成熟的基础专业,易学、儒学、中外比较哲学、犹太哲学、社会发展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均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社会学专业是我国社会学专业恢复以后教育部第一批批准组建的社会学专业之一,筹建于1983年,1986年正式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9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建设成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基础与应用紧密结合的社会应用性学科,在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社区研究、社会保障、社会学方法等领域研究方面形成鲜明特色。

宗教学专业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该专业以学习宗教学的基本理论,学习和研究国外的宗教学说、世界主要宗教的思想和历史,引导正确的信仰为专业研究重点,培养具有较广博的文史哲知识的宗教研究与管理人才。在犹太教、佛教、道教等方面独具特色

社会工作专业1999年招收本科生,是该院在应用社会学领域为适应同国际化接轨的需要而设立的新兴专业,致力于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社区工作等学术领域的研究,培养政府及其社会组织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2011年11月26日,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系成立,并将于201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这是大陆高校所设立的第三个人类学系。山大人类学系自成立之初,就秉承高起点、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瞄准国内外人类学科研前沿,所聘任教师均从世界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师资力量雄厚。国际著名人类学家、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人类学系终身教授金光亿先生正式加盟山大人类学系,并被聘任为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同时,人类学系还聘任了美国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荷兰莱顿大学,日本庆应义熟大学、法政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的九位世界一流人类学家担任海外特聘教授。未来,人类学系将进一步强化与国内和世界知名大学人类学教学和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拓展与社会学、民俗学、政治学、医学、经济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艺术等学科间的跨学科合作和交流,开创全新的研究视野和教学科研成果,努力把该系打造成亚洲重要的人类学教学科研中心。

视频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相关视频

传承红色基因,追寻壮阔百年。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第一期老党员访谈录活动来啦~
山东大学宣传片高清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