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尺蛾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尺蛾科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尺蛾科身体小至大形,比较细弱,前后翅面宽大,但翅较薄,静止时平展在身体两侧。尺蛾的幼虫又称为"尺蠖",俗称"步曲虫"或"弓腰虫"。其腹部只在第6节和末节上各有1对足,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如同人用手量尺一样,尺蛾即由此而得名。休息时用腹足固定,身体前面部分伸直,与植物成一角度,拟态如植物的枝条。本科昆虫分布很广,约有万种以上。中国有1000多种。大都是农林业的害虫。

简介

中国重要的种类有:

核桃星尺蛾,幼虫为多食性,为害核桃最严重;

柿星尺蛾,为害木橑、核桃、柿等;

木橑尺蛾,为害多种林木和果树,以柿为显著;

棉大造桥虫,食性很杂,过去在长江流域棉区曾经猖獗成灾;

油茶尺蠖,为害茶和油茶树;桑尺蠖,为害桑树;

槐尺蠖,又叫吊死鬼,为害中国槐;

沙枣尺蠖,又名榆尺蠖、柳尺蠖或杨尺蠖,为害沙枣、柳、杨、榆、苹果、梨等;

梨尺蠖,又名枣步曲,是枣树的重要害虫

评价

尺蛾科是鳞翅目中仅次于夜蛾科的大科,台湾已知的种类约有700种以上。成虫身体通常纤细,翅膀宽薄,触角形状多变。成虫大部分夜行性,有趋光性,但有少数种类会在白天活动。有些种类的雌虫没有翅膀或退化,而无法飞行。

小到大型,通常中型的蛾子。身体一般细长,翅宽,常有细波纹,少数种类雌蛾翅退化或消失。通常无单眼,毛隆小。喙发达。前翅可有1-2个副室,R5与R3、R4共柄,M2通常靠近M1,但也有的居中。后翅Sc基部常强烈弯曲,与Rs靠近或部分合并。鼓膜器位于第1腹板两侧。

幼虫只具有第6、10对腹脚,极少数的种类在第五节还有脚的痕迹。移动时,幼虫会先将尾端向前移,弓起身体,然后再将前半身抬起往前移,看起来就像是用尺在丈量东西一样,非常有趣。幼虫主要取食各类的植物,但是在夏威夷也有发现肉食性波尺蛾亚科Larentiinae的幼虫。

卵大多卧式,但在一些种类中为立式。从侧面观,卵通常为椭圆形或钝椭圆形。

幼虫细长,通常仅第6节和第10节具腹足,行动时一曲一伸,故称尺蠖、步曲或造桥虫,通常似植物枝条。[1]

参考文献

  1. 尺蛾科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