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尹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尹路
男演员
国籍 中国
出生 1960年1月
职业 教授
活跃年代 1991年–至今

尹路 (1960年 - ) 男, 1991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欧洲胃肠外科委员、中华外科学会胃肠学组委员、中华外科杂志、肠内肠外营养杂志等五个杂志的编委;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兼腹部疑难病症中心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特聘外科主任医师。

人物简介 

尹路教授,男,1960年1月出生, 1991年8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黎介寿院士。[1]   主要研究方向为外科学-普通外科,深入地研究胃肠外科和外科营养支持。[2] 参加了《外科手术学全集;普通外科卷》;《临床肠内肠外营养支持》;《肠外瘘》等五本外科论著的编写工作。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腹部外科疑难诊治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8年1月至2000年7月,公派自费去美国匹斯堡大学医学院移植研究所工作。在匹斯堡工作期间,参加了肝、肠、胰腺供体手术和移植手术,并参加了“肝生长因子在缩小体积肝移植中的作用”等7项研究工作。

任职经历

从2003年02月起至2014年7月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国际结直肠癌协会中国分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学组委员、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肿瘤外科和跨学科诊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普外科学会委员以及临床肿瘤杂志首席审稿专家。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认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副院长,大外科主任。2016年8月1日起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尹路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结直肠肛门疾病以及小肠移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当选为第一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微创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3]  我国直肠癌的特点是位置低、发病年纪轻,对其中肿瘤下缘距肛缘< 5 cm 的肿瘤既往常规行挖除肛门的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APR ),这无疑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这一情况,尹路教授潜心研究,率先在国内开展内括约肌切除术,也称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 intersphincteric resect ion, ISR)这一极限性保肛手术,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同时尹路教授教授在尸体解剖和手术患者术后肛门测压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保功能手术的外科解剖基础,并发现ISR患者术后九月肛门功能明显恢复,为ISR手术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研究成果在2007年德国国际结直肠癌协会第六届年会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对于早期的直肠癌和直肠良性病灶,尹路教授完成上海首例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TEM是一种经肛门切除肿瘤的微创保肛手术方法,和传统的经肛门手术相比,能达到直肠中上段部位,直肠和病灶经放大及充气以后视野暴露清晰,组织结构辨认准确,器械操作不受阻碍,针头样电刀能进行精确的无血分离和肿瘤切除,切缘暴露良好,直肠壁的止血缝合精确,能避免由于重叠缝合引起的肠腔狭窄。另一个优点是肿块完整切除不破碎,避免了肿瘤的污染,更有利于病理的准确分析,对进一步的手术或放射治疗的决定都有帮助。TEM避免了大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和腹部伤口,术后无痛,活动不受限,恢复快,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镇痛,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小于经腹手术。到目前为止,尹路教授保持着最大TEM病例数的报道。 在此基础之上,尹路教授创新性的开展了直肠癌微创手术新方法:腹部无切口的经腹腔镜、TEM直肠镜双镜联合下的直肠癌切除术。腹腔镜微创治疗直肠癌在临床上已有较广泛的应用,但目前手术过程中仍需做一8cm左右的腹部切口来取出标本,尽管创伤小,但腹部仍留有明显的疤痕。如果能从自然孔道取出标本,则可以真正达到微创无疤痕的美容效果。2010年6尹路教授完成上海首例腹部无切口的微创直肠癌手术:经腹腔镜切除直肠癌、经TEM直肠镜取出标本,并在腹腔镜下完成消化道重建。此手术特点在于:标本通过肛门这一自然孔道取出,是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无切口的直肠癌根治术。这一手术既根治了肿瘤,又做到美观腹部无切口。将会使越来越多的病人受益于真正的微创无疤痕的肿瘤根治术。   对于良性疾病,尹路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炎性肠病,特别是克罗恩病。成功的将成熟的腹腔镜微创技术应用于炎性肠病治疗,为广大炎性肠病,特别是克罗恩病患者带来福音。这一技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有诸多优势:1.微创伤口小:传统炎性肠病剖腹探查术手术切口长度20cm到30cm,不但损伤大,而且愈合后疤痕位于腹部正中明显影像美观,尤其对于年轻患者更为难以接受。而尹路教授通过腹腔镜手术使手术伤口明显的疤痕长度减为传统剖腹手术的1/3左右,约8cm位于下腹部的水平切口,不但损伤更小,而且更美观。2.出血少:由于腹腔镜是在放大视野下工作,使得血管等组织解剖更清晰,操作更为精细,组织损伤少,出血量少;其次,腹腔镜的气腹气压本身能对抗血管压力从而减少出血。3.几乎完全在腹腔内完成手术:除切除肠管时需要将部分肠段拖出腹腔外,其它手术操作基本在腹腔内完成,减少了肠管与外部环境的接触,使肠道基本处于生理环境,有利于减少外界污染和保护肠道功能,术后肠道蠕动恢复早,进食早。4.恢复快,并发症少:由于腹腔镜放大作用,手术解剖更精细,组织损伤少,出血少,肠道手术过程几乎在腹腔内完成,术后病人身体状态较传统剖腹手术更好,肠道功能恢复更快,感染、出血、术后腹腔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更少,住院时间更短 尹路教授还在国内首先采用带血管蒂的全层肠片以及直肠推进瓣技术成功治愈复发性直肠阴道瘘。复发性的直肠阴道瘘多为高位瘘、复杂瘘,经多次修补瘘口周围组织瘢痕严重,以往的单纯瘘口缝合修补法不易成功。采用带血管蒂的肠浆肌层片以及直肠推进瓣技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其中一例成功治愈的患者既往6年间行9次修补手术失败。全结肠、部分直肠切除、直肠粘膜剥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已成为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标准术式。尹路教授应用吻合器法改进IPAA,改善了术后肛门功能,减少了并发症。 除肛肠疾病,尹路教授在 1998年1月至2000年7月期间于美国匹斯堡大学医学院移植研究参加了肝、肠、胰腺供体手术和移植手术,并参与完成“肝生长因子在缩小体积肝移植中的作用”等7项研究工作。归国后,参与完成了全国首例肝小肠整块联合移植、亚洲首例七脏器器官簇联合移植。   [4]  

主要成就

先后主持或参加多项国家和军队重点研究项目,荣获:

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

国家教育科技二等奖一次;

军队中青年论文一等奖一项;

Sandoz国际论文二等奖一项。

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 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肠外瘘治疗的进步 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

手术创伤后个体化氨基酸代谢支持的前瞻性研究 全军青年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参与和完成亚洲首例7个脏器联合移植

完成了上海首例经肛门内镜显微切除直肠肿瘤手术

直肠癌手术的方法比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