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尤溪县隶属于福建省三明市,始建县于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是福建省首个获得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三明市东部。地处东经117°48'30" ~118°40',北纬25°50'36" ~26°26'30"之间,全境面积342036.76公顷。尤溪县地处北纬26度以南,东面距海约100公里,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尤溪县是中国金柑、竹子、油茶、绿竹之乡,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十大生态产茶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铅锌矿储量居华东地区首位。这里千嶂叠翠,森林覆盖率达73.6%,连续三年荣登全国“深呼吸小城百佳榜”,荣获中国候鸟旅居县“诗意田园十佳”称号,位于中国最美县城排行榜第25位。[1]
历史沿革
始建县于唐开元29年(741),隶属福州。
南唐保大六年(948)改隶剑州(州治在南平)。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起,剑州改称南剑州,至元十五年(1278)南剑州改称南剑路,延祐元年(1314)南剑路改称延平路,明洪武元年(1368)延平路改为延平府,尤溪县随其隶属。
民国16年(1927)尤溪县直属福建省。民国23年(1934)7月,尤溪县改隶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南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尤溪县属第二专区(专员公署驻南平)。
1970年起尤溪县划归三明地区,1983年7月三明地改市,尤溪县隶属三明市。
行政区划
1970年,尤溪县辖城关镇、尤溪口镇、联合公社、西洋公社、洋中公社、梅仙公社、溪尾公社、八字桥公社、管前公社、团结公社、汤川公社、台溪公社、新桥公社、坂面公社、中仙公社,252个大队。
1984年,尤溪县辖城关镇、尤溪口镇、梅仙镇、西滨镇、洋中乡、联合乡、管前乡、汤川乡、溪尾乡、中仙乡、台溪乡、坂面乡、池田乡、八字桥乡、团结乡,共有4个居委会、249个村委会。
1992年末,全县辖城关、梅仙、西滨、尤溪口、新阳5个镇和团结、洋中、管前、八字桥、坂面、台溪、中仙、汤川、溪尾、联合10个乡。
1994年,管前乡、洋中乡撤乡设镇。1995年,撤销团结乡设立西城镇。辖8个镇、7个乡:城关镇、尤溪口镇、梅仙镇、西滨镇、新阳镇、洋中镇、管前镇、西城镇、联合乡、汤川乡、溪尾乡、中仙乡、台溪乡、坂面乡、八字桥乡。
2010年12月14日,省政府(闽政文512号)批复同意撤销坂面乡,设立坂面镇。
2017年9月19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尤溪县撤销联合乡,设立联合镇,撤乡设镇后,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调整后,全县辖10个镇、5个乡、250个村和17个居委会:城关镇、尤溪口镇、梅仙镇、西滨镇、新阳镇、洋中镇、管前镇、西城镇、坂面镇、联合镇、汤川乡、溪尾乡、中仙乡、台溪乡、八字桥乡。[2]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三明市东部。地处东经117°48'30"~118°40',北纬25°50'36"~26°26'30"之间,东邻闽清和永泰县,南接德化县,西连大田和沙县,北毗南平市。全境面积3463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距省会福州市国道198千米,高速公路173千米,水路232千米;距三明市省道117千米,高速公路128千米。
地貌特征
尤溪县地处戴云山脉北段西部,境内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占总面积93%。地势中部低,西北与东南山岭耸峙,千米山峰林立。山间盆地及河谷平原错落其间,面积占6.94%,尤溪河斜贯南北。全县海拔差异较大,最高峰大漠山座落东南方,海拔1472米,最低处是东北方,为尤溪口镇政府驻地尤墩居委会,海拔72米。
地质环境
尤溪县地质构造是由多次构造运动迭加形成的,发育着不同期的褶皱和断裂。主要构造体系轮廓多受华夏系和新华夏系构造的控制,呈北东向展布。
气候特征
尤溪县地处北纬26度以南,东面距海约100公里,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暖热,冬季温凉,春夏多雨,降水丰富。
2~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1月为冬季。因各地海拔悬殊,各季节起始与持续时间差别较大。
尤溪县各地累年年平均气温19.2℃。最低年18.6℃,最高年20.2℃(1998年,创该县年平均气温最高记录)。因县内地形复杂,各地气温分布差异较大,中高海拔地区随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0.6℃。
水文环境
尤溪县水系发育,有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1条,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25条。境内有尤溪、新岭溪、高洲溪和后亭溪4条水系,其中以尤溪水系为最大。[3]
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
在中国动物区系划分中,尤溪县属东洋界华南区东南部的核心地带,兼有华中区和古北界地南缘特征,动物种类多。已收集鉴定的野生动物有15个纲、286个科、648种,其中国Ⅰ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8种,Ⅱ级保护的有44种,省重点保护的有20种,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省级一般保护动物有22种。但近几年来,由于许多地方的自然环境受到破坏和人们任意捕杀,野生动物的数量不断减少,有些已濒于灭绝。
植物资源
尤溪县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据林业植被调查鉴定,全县维管束植物达205科878属2116种(包括变种或变型),其中蕨类植物35科68属153种、裸子植物10科24属49种、被子植物160科786个属728种。
森林资源
本县森林资源丰富。据2000年林业经营方案修编资料,全县有成林377.8万亩,其中杉木林92.8万亩、马尾松林18.2万亩、阔叶树林6万亩、竹林41.8万亩、经济林30.2万亩、防护林77.6万亩、特用林1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2%。全县活立木蓄积量1491.3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量999.7万立方米),毛竹4471.4万株。
用材林林龄结构不合理:中幼龄林比重偏大,共占81.2%;近、成、过熟林比重偏小,仅占18.8%。
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近、成、过熟林多分布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其中用材林主要分布在团结、西滨、洋中、中仙、坂面、台溪、溪尾、汤川、池田、梅仙等乡,毛竹林主要分布在八字桥、台溪、中仙、坂面、池田、溪尾、梅仙、团结等乡。
矿产资源
尤溪县地质结构多样,矿藏资源丰富。发现境内有金属矿藏:铁、锰、钨、锡、银、铅锌矿、多金属矿(铜、铅、锌)、黄金矿、稀土矿、辉相矿及放射性铀、钍等。非金属矿有:石灰石、大理岩、白云岩、花岗岩、硫铁矿、闪长岩、辉绿岩、流纹岩、石英、砂岩、硅灰石、透灰石、滑石、硅石、高岭土、钾长石、萤石、叶腊石、建筑石料(鹅卵石、沙)、砖瓦粘土、陶土、瓷土、水晶、云母、硫、磷、石墨、无烟煤、泥煤、地下水等多种矿种。
全县发现各种矿点、矿化点150多处,其中石灰石储量达6700多万吨以上,主要分布在梅仙南洋、中仙龙门场等地;储量达1000万吨以上,还有硅质原料、大理石等;地下水达4亿吨/年以上。发现铅锌矿24处,铅锌D+E级金属量达200多万吨以上,居华东地区之首。特别梅仙矿区面积达50平方千米以上,丁家山、谢坑、峰岩等处矿床规模达中型以上。黄金矿主要分布在坂面、中仙、台溪等乡镇,发现规模以上矿床14处,共生矿床(铜金)1处,伴生矿床(铅锌)2处,中型规模矿床(十三金矿段)1处,小型矿床有肖坂、龙门场2次,矿石矿床1处,探明坂面肖坂C+D+E级金属量约5吨以上,此外,还发现众多的金属常点,表明尤溪县具有很大的找金矿潜力。
区域人口
全县2017年末户籍人口450133人,其中男性人口241333人,女性人口20880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3.6%和46.4%。全年出生人口12884人,出生率28.80‰;死亡人口3706人,死亡率8.28‰;人口自然增长率20.51‰。按人口年龄段分:18岁以下92354人,占总人口的20.5%;18—59岁288749人,占总人口的64.2%;60岁及以上69030人,占总人口的15.3%。
全县年末常住人口36.1万人,城镇化率44.8%,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按城镇化率计算,其中城镇人口16.2万人,农村人口19.9万人。[4]
区域经济
综合概述
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1.4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99.0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79.9亿元,增长12.4%。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9%、35.1%、53.0%,分别拉动GDP增长0.9个、2.7个和4.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6.4万元。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4.8∶41.7∶33.5调整为22.7∶42.8∶34.5,一产下降2.1个百分点,二产和三产分别提高1.1个和1.0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0.5%,其中消费品价格持平,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4%。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呈“一降七升”格局,食品烟酒下降1.6%,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分别上涨1.4%、0.8%、1.0%、1.3%、1.0%、2.1%和8.0%。
全年公共财政总收入11.5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上划中央收入3.69亿元,增长13.7%;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82亿元,增长6.2%。在地方级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5.28亿元,增长9.8%;非税收入2.55亿元,下降0.6%。
全年公共财政支出29.26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1亿元,下降17.8%;教育支出7.20亿元,增长9.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5亿元,增长77.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36亿元,增长27.0%。
全年基金预算收入9.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倍;基金预算支出5.63亿元,增长44.6%。
第一产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86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农业产值52.80亿元,增长5.5%;林业产值17.94亿元,增长3.1%;牧业产值10.85亿元,下降0.4%;渔业产值2.09亿元,增长7.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8亿元,增长3.8%。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6.08万亩,比上年增长2.5%,粮食总产量18.54万吨,增长3.7%。其中谷物产量14.02万吨,增长3.7%;薯类产量2.84万吨,增长4.4%;豆类产量1.68万吨,增长3.6%。全年蔬菜播种面积36.17万亩,比上年增长1.5%,蔬菜产量65.94万吨,增长3.8%。全年茶叶产量1.61万吨,增长7.2%;水果产量9.57万吨,增长4.3%;食用菌产量3.94万吨,增长2.8%。
全年木材产量87.86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6.3%;竹材采伐量3696万根,增长54.4%;竹笋干产量1.70万吨,增长17.4%;油茶籽产量37450吨,增长8.0%。全县完成造林3.62万亩,森林抚育110.58万亩。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3.84万吨,比上年下降7.9%,其中肉类产量3.37万吨,下降10.8%。生猪出栏34.76万头,下降18.1%,猪肉产量2.88万吨,下降14.3%。
全年水产品产量1.04万吨,比上年增长5.9%。
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及“全国重点产茶县”等称号,“尤溪红”“尤溪绿茶”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联合梯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评估。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9.46亿元,其中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5.37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4.1%。在三大主导产业中:纺织、服装业产值203.90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林产业产值69.85亿元;矿产、矿物制品业产值11.63亿元。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99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共生产精制食用植物油901吨,鲜、冷藏肉6413吨,罐头9163吨;共生产纱17.48万吨、布3.45亿米、印染布0.61亿米、无纺布0.59万吨、玻璃纤维布204万米、服装50.52万件;共生产人造板12.89万立方米、机制纸及纸板5.20万吨、商品混凝土13.18万立方米、砖1.23亿块、水泥混凝土电杆8.64万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33.34%,比上年提高32.24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达98.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县162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4.87亿元,增长9.7%;实现利润总额4.36亿元,增长78.5%;实现税金总额2.55亿元,增长3.2%。全年工业用电10.17亿千瓦时,增长7.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用电7.24亿千瓦时,增长9.5%。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2.53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全县具有资质等级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4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1家,二级资质企业6家,三级资质企业17家。全县商品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9.78万平方米,商品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7.51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限额以上批零和住餐业零售额18.49亿元,增长17.9%;限额以下批零和住餐业零售额30.92亿元,增长6.9%。全年限上批发业销售额21.19亿元,增长22.2%。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5.61亿元,比上年增长6.5%。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为147.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7%和47.0%。[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全县公办幼儿园23个、民办幼儿园30个,在园幼儿13865人;完小41所、教学点28个,小学在校生22530人;初中13所,初中在校生9846人;完中5所,高中在校生6878人;职业中专1所,在校生2039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生79人;校外活动中心1所。
全县在编幼儿教师300人,小学教师1673人,中学教师2061人,职业中专学校178人,特校教师18人,进修学校教师41人。
2017学年,学前三年适龄幼儿入园率为97.3%,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三年巩固率达99.74%,6—14周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7.7%,高中阶段入学率97.7%;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为1153人,上线率达57.7%,其中一本上线人数突破400人,一本上线率达18.7%。
科技发展
全年上报各类科技项目5项,其中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社会发展类项目1项、省科特派后补助项目1项、省星创天地后补助项目1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项。新认定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创客空间1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
全年专利申请量369件,其中发明27件、实用新型210件。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79件,其中发明8件、实用新型171件。有效发明专利34件,比上年增长36%。全县2家企业被新认定为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3家企业获得福建省“知识产权诚信企业”称号,11家企业12名管理人员被认定为福建省知识产权专员。
文化体育
“三馆”免费开放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多姿多彩。县图书馆全年举办各类讲座、培训10场次,开展流动借阅5场次,举办国学讲座3场次,接待读者3.66万人次,外借图书6.84万册,提供咨询服务104人次,新办书证825张;县文化馆全年举办“朱子礼乐·儒风雅韵”大型歌舞情景剧、林博会三明专场演出等大型演出晚会10场,共完成“半台戏”公共文化服务配送系列活动40场;县博物馆围绕“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主题承办各类展览、实践活动等25场次,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涵;县电影公司全年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950场。
全年开展县级大型全民健身活动110次,参与健身活动人数4.8万人次。全年本县籍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家、省、市各级的体育赛事共获金牌15枚、银牌26枚、铜牌23枚。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761万元。
医疗卫生
2017年未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80个,其中公立医院2个,民营医院3个,县级卫生单位3个,卫生院15个,卫生所(室)、诊所、医务室35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242名,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26名,注册护士725名。共有乡村医生506名,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1名。共有医疗机构床位1597张,其中公立医院1005张、民营医院177张、基层医疗机构415张。
全年公立医疗机构总诊疗202.26万人次,其中县级医院74.82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7.44万人次;公立医疗机构总入院6.05万人次,其中县级医院4.21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84万人次。县级医院病床使用率为90.8%,乡镇卫生院为69.5%;县级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7.95天,乡镇卫生院5.24天。
人民生活
全县年末常住人口36.1万人,城镇化率44.8%,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按城镇化率计算,其中城镇人口16.2万人,农村人口19.9万人。
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21508.89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45.78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9.48元,增长9.8%。全县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326.57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0926.18元,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1761.05元,增长9.4%。
社会保障
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5.79万人,参保率87.6%,征收基金2026.55万元,待遇发放7438.24万元;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46万人,征收养老保险基金15242万元,征收职业年金1890万元,待遇发放19740万元;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20万人,征收基金10500万元,待遇发放15720万元;参加工伤保险3.74万人,征收基金790万元,支出基金720万元;参加失业保险2.51万人,征收基金480万元,支出基金288万元。
全年共向城乡低保对象3503户7089人发放城乡低保金1785.47万元;共向4.23万人次实施城乡医疗救助645.9万元;共向467户1358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01.54万元;共向特困人员725人发放救助供养资金659.73万元;共发放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392.1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01.76万元;共向优抚对象2592人发放抚恤补助金1017.4万元、医疗补助金13.82万元;共向340名现役义务兵发放优待金483.91万元。共接待求助人员134人次,发放救助业务经费13.92万元,发放救助衣被43件。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686.24万元。
生态环境
全县环境质量保持较好水平,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监控断面达标率达到Ⅱ类水质,省重点小流域水环境2个监测点均达到Ⅲ类水质,各项指标均符合各功能区要求,公众对区域环境评价良好。[6]
历史文化
文化史源
尤溪县地处福建省中部,戴云山西北麓,东南界邻闽江,为多丘陵山地,境内的尤溪、青印溪、华兰溪、后亭溪等34条河流,滋润着这片富饶的土地,不同时期的先民们在此繁衍生息,多次的文物普查,发现全境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80余处,古窑址5处,矿冶遗址10余处,摩崖石刻3处。几千年来,尤溪人民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创造文明,留下了许多极其珍贵的遗迹和遗物。
福建的新石器时代属晚期时代,大约在6000多年前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磨制石器、制陶技术和纺织的出现,是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尤溪县较为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商周遗址有洋中镇后楼村水尾墩遗址、新阳镇的虎路仑遗址、西城镇文峰村高树兜遗址等。
水尾墩遗址:位于洋中镇后楼村东南约1千米,为青铜时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发现,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0.5-0.6米。采集有石锛、石斧等石器及大量的印纹灰硬陶,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片。陶片纹饰有云雷纹、回纹、叶脉纹、篮纹、细绳纹、曲折纹等。可辨器形有罐、豆、釜等。
高树兜遗址:位于西城镇文峰村西南约400米,为青铜时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发现,遗址面积约2300平方米,遗物零星散布。采集有砺石、陶支座及印纹灰硬陶、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片,陶片纹饰有席纹、曲折纹、网纹、可辨器形有罐、釜等。
虎路仑遗址:位于新阳镇夏阳村西约1千米,为青铜时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发现,遗址面积约1400平方米。局部断面有陶片和成堆木炭暴露。采集有少量石镞、石锛和印纹灰硬陶、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片。陶片纹饰有凹点纹、方格纹、席纹等。可辨器形有釜、罐等。
节日习俗
立春节: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尤溪人非常重视这一节日。接春时,各家各户在正厅或厨房点烛上香,门前插青(带叶的竹枝、松树枝),鸣炮迎接。有的人家还在门口贴上对联:“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旧俗,立春日清晨,县官着朝服,执彩杖,绕着土牛,杖击三次。以至土牛被击打的土屑纷落,平民百姓竞相拾取这土屑,洒到自家地里,表示接到春、接到福了。这就是所谓的抢春。鞭春的意思,是要把正在冬休的耕牛打醒,让它振作起来,在新的一年里再为农业生产辛勤耕作。民国以后,这个仪式不再延续了,而代之以购买春牛图回家。
正月初九天公日:天公即玉皇大帝,“天公”,在尤溪人的心目中,是一位神职至高至尊的大神帝。凡是人生的重大喜庆,如结婚、生子、做寿、乔迁等,民俗都要举行谢天之礼仪。每年正月初九,是“天公”生日,是日,各家各户备上猪头,大公鸡(俗称“天公鸡”)、红鲤鱼(俗称“天公鱼”)、目鱼干、五种果品、五种素菜、线面(寓意长寿)、红蛋(寓意吉祥)、茶、酒、鱼。凌晨当空摆设供筵,敬祀“天公”,祈求福寿。
过九节:农历正月廿九日。各家早餐煮“九糜粥”,赠亲朋好友及邻里。传说高阳氏之子好穿破衣吃稀粥,并在这一天死去。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这天煮九糜让人们分享,意谓“送穷”。民谣云“早上穷,晚上富”。早上“食九糜”,晚上吃盛筵,另一传说来自“目连救母”。说的是目连的母亲死后,堕入饿鬼道中,目连以十方威神力,劈山救母,使母亲得以脱离饿鬼之苦。人们感其孝心,煮九糜布食。中仙、新阳、西城一带又将正月二十九称作“尾九节”(正月最后一个逢九日),说此日是狗的生日,煮九糜相贺祈一年平安。九糜煮好后,先供天地,也在床下摆三樽,祈清洁无秽。然后,家人食用。
采青节:农历二月十九日,这天,农村人家有食“艾粿”习俗。是用采集的艾草嫩叶煮熟捣成泥,拌入粳米团舂成艾粿。颜色青绿,风味鲜美,清香扑鼻。食艾粿,以祛邪气。
清明节:清明节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节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开始萌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现在,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仍然喜欢出去郊游,到野外去摘一两枝刚长出的野花带回家插在花瓶里;也有人在门口插上杨柳枝条,叫做“插柳”、“接春”。清明节扫墓的习俗在尤溪显著并不普遍。洋中有少数人上山祭扫先人坟墓,中仙多有拣祖先遗骸迁葬新坟之举。清明节的应节食品是“艾粿”或“咸粿”,同时,清明节也有采茶习俗。
耕牛节:农历四月初八为耕牛节,有的乡镇称牛生日(如汤川乡),有的说是牛吃了仙桃的日子(如新阳镇)。这天,农家不役牛,清晨早早地就将牛放牧到野外吃草,以求牛长得健壮。有的舂糍巴喂牛。民间这天要食光饼,已出嫁的女儿要给娘家人送咸、甜两色光饼。咸光饼较酥脆,甜光饼较软,称“征东饼”。据说这天吃光饼可防蛀牙。城关亲戚之间也有互相馈赠包子或糕饼的。
立夏节:立夏是夏天的开始,习惯上把它当作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农家在这天煮红糟猪肉笋佐餐,吃糯米饭,粳米笋馅粿。煮红糟猪肉笋的笋,用的是山间小径竹的笋,整根去壳煮熟后,用刀背拍扁不切段,和猪肉(切块)、红糟同煮,寓意丰收满堂红,吃了有脚劲,俗称“接骹骨”、“接脚力”。有的乡村,还舂粳米粿包笋馅、菜馅为食,叫夏粿。
中元节:中元节,尤溪人俗称“七月半”,即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为鬼节。原为宗教节日,道教认为是日地官下降,定人间善恶,作斋醮荐福;佛教则作“孟兰盆会”以追荐祖先,说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曾设百味果,供养十方僧众,救母于倒悬之中。后来,便衍变为民间祭祖日,家家追荐祖先亡灵。尤溪人十分看重“七月半”,将七月初一至十五日,均作为“七月节”。据说古代乱世时,百姓避乱山区,不同姓氏的人患难相逢,情同手足,轮流过节,所以至今尤溪民间过“七月节”的日子都不相同。这个节的主要活动是在午后到祖祠祭祀祖先,怀念亡灵。不同村落不同姓氏,祭祖的时间也不相同。备祭祖供品时,则杀鸭、舂粳米粿、炊咸籼米粿或九层粿。七月节的应节食品是咸籼米粿和卜鸭。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亦称“仲秋节”、“团圆节”,始于周代,盛行于唐代。每逢中秋,吃月饼赏月已成为传统习俗。这天晚上,全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月饼。如亲人在异地,就同时望月表达思念之情。节前,已出嫁的女儿要给娘家人送月饼,亲朋好友间也互送月饼,也有人给师长送月饼的。尤溪人一般在中秋夜吃一餐丰盛佳肴。新阳、八字桥村民家家团聚晚餐,坂面乡还有个习俗:是日,小孩子用稻草编织成绳,悬挂在梁上,再横结凳子作成秋千荡着玩乐。
立冬节: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开始。立冬一过,农民将陆续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过立冬节,农家都舂糯米粿或粳米粿进食,称作“尝新”,吃“交冬粿”,以欢庆粮食丰收。而且许多人家宰鸡鸭,和几种有滋补强身功效的青草根,熬煮成汤食用,俗称“交冬进补”。
冬至节:冬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亦称“长至”。冬至前夕,各家要搓“粿丸”。冬至日另一项活动便是祭祖。过去,是日祭祖须用全猪全羊,祀毕全姓人共食。另外,凡认为祖先坟莹“风水”不好且必须迁移的,则在冬至日开墓拾取骸骨装入“金瓮”,移往重造的新坟。
手工业文明
矿冶:尤溪冶炼历史悠久,明代就已经开采银矿炼银,开采石灰石矿烧制石灰及瓷土。清代,有开铁矿炼铁。从古墓葬的石灰、铁器等出土物中可知宋前就有冶炼技术存在。
陶瓷:尤溪县制陶工艺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和商周时期就有制陶工艺出现。主要器形有缸、甄、盆、罐、釜、豆、簋、碗、瓮、鼎等。装饰纹饰有席纹、方格纹、菱回纹、绳纹、刻划纹、弦纹、蓝纹、曲折纹、云雷纹、附加堆纹、带黑底纹、素面纹、凹点纹、条纹、栅篱纹、编织纹等。比较有特色的是装茶叶的酱釉罐,我们尤溪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至今还有明代的茶叶末。
制茶:尤溪饮茶之风源于晚唐五代,据史记记载,有四大茗茶:明山圣王茶、华口水仙茶、音头山仙茶、汤川普济茶。二十三都西华人严自泰曾四任户部河南清吏司员外郎、后升户部郎中,就曾携带此茶进贡朝庭。尤溪罐装茶习俗始于元明,流行明清,至今仍在使用。制茶流程: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入罐->悬于厨房梁上。
民间榨油:尤溪盛产茶籽,民间压榨茶籽油历史悠久。榨油的机械主要是一根榨木,另有一根撞木,用以撞击榨油。榨油时,将茶籽晒干碾碎后蒸熟,取出用稻草包裹成一块块的茶饼,饼外圈铁箍。包裹时趁热疾速裹好,出油才多。现在,这种土法榨油工艺逐渐被现代的气压榨油工艺所取代。
民间酿酒:尤溪在唐代就有采用民间传统工艺酿酒的作坊。宋代以来,酿造业逐步发展。民国时期,私营酿造已有相当规模。而农家自酿糯米红酒更为普遍,几乎家家户户都可自酿。传统酿酒主要是酿制以糯米为原料的红酒,尤溪人因其酒色呈暗红色称之为红酒。
民间剪纸:尤溪民间剪纸大体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窗花,一种是祭品、礼品的饰花。窗花的图案十分丰富,有十二生肖、有龙凤呈祥、有鸳鸯比翼、有鹊报喜讯、有麒麟呈祥、有梅花迎春、有宝贵有余、有多子多福、有祥花瑞草、有如意双喜等等。祭品、礼品的饰花多为二方连的简易图案,有插在鸡喙的、有蒙在鸡背的(梅仙地区俗称为“鸡角袄”,即公鸡袄)、有围在鸡脚的、有压在粿块面条等祭品上的。[7]
民俗文化
大小腔戏:流传于尤溪的古老传统戏曲主要有两个,一是大腔戏,一是小腔戏。大腔戏,是明代弋阳腔发展时期传入尤溪的,因用大嗓门唱高腔,大锣打鼓唱大戏而得名。小腔戏,是流行于尤溪及永安、大田、沙县等地的古老剧种,因主要行当脚色用小嗓(即假嗓)行腔而得名。又有“江西戏”、“土京戏”、“地道戏”之称。
板凳龙:尤溪梅仙的板凳龙,又称板龙、龙灯,是当地人迎神、祈福的一项民俗活动,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村民们把一节节的板凳钻孔链接,一户一节,组成板凳长龙,可达两百多米长,非常壮观。尤溪板凳龙从清嘉庆元年至今已200多年,一直延续下来,成为远近闻名传统习俗。
婚俗:尤溪的传统婚嫁有一定的程序:分为纳采(提亲)、问名(问清女方姓名和生辰八字)、纳吉(俗称“批八字”,也称合婚)、纳征(订婚,俗称“系记”)、请期(择定合婚的良辰,俗称“送日子单”)、娶亲(俗称过门,婚礼——入门、拜堂、入洞房),这就是所谓的“六礼”。到了宋朝,朱熹将“六礼”裁减成“三礼”,即纳采、纳币、亲迎,但内容未变。娶亲时的“哭嫁”、“揭鞋底”、“坐花轿”、“跨火盆”、“踩米斗”等仪式,很有尤溪地方特色。
茶文化:尤溪产茶历史相当悠久,传说是闽王王审知将茶树引进到中仙明山湖栽种,以后相继传至全县各地。明朝,茶叶已单独形成相当规模的一大产业。尤溪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茶和制茶技艺,创制了汤川普济茶、华口水仙茶、音头山仙茶、明山圣王茶等四大特色名茶。如今,尤溪绿茶已获得“尤溪绿茶地理标志及其商标”荣誉。
酒文化:尤溪在唐代就有采用民间传统工艺酿酒的作坊。宋代以来,酿造业逐步发展。民国时期,私营酿造已有相当规模。而农家自酿糯米红酒更为普遍,传统酿酒主要主要是酿制以糯米为原料的黄酒,尤溪人因其酒色呈暗红色称之为红酒。尤溪人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酒,作为尤溪一个文化符号,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
特色小吃:尤溪的风味小吃十分丰富,多达百余种。最具特色的小吃食品有:清汤面、切面、拉面、锅边糊、春卷、油卷、炸“老鼠”、肉光饼、金粿、米冻、猪麦粿、粿夹、菜头粿、九重粿、泥鳅粉干、糟兔、板鸭、白斩鸡(鸭)等,这些小吃中,有的是日常食品,有的是节令食品,如立春要吃舂卷、七月半要做金粿、祭品要用切面、白粿是尤溪人的传统习俗。[8]
风景名胜
伏虎岩
伏虎岩旅游风景区位于联合乡联东村入口处,距县城33公里。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创建。景区内有宋、元、明、清历代古建筑物,主要有:石门祖殿、文昌阁、石门塔、接佛亭、览胜亭、观音堂、虎啸亭、泰山宫、虎岩洞和摩崖石刻、七层宝塔等十八处游览景点,总面积2370平方米,其中石门祖殿为清康熙皇帝御赐“石门殿”。石祖殿前的摩崖石刻,记载着历史以来建设各项目点滴,其文化内涵极为深远。
这里山襟水带,景色宜人,山上树木奇特,石径曲折迂回,殿堂亭阁,凌空挂壁,与对面不到200米处挺拨的五谷仙山遥遥相峙,形成万仞峡门奇特景观。如今,伏虎岩已是集旅游、休闲、朝圣的好去处,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十七日是伏虎岩庙会,邻近地区群众近万人参与,庙会做佛事三天,香客如云,异常热闹,人们企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2001年1月,伏虎岩被尤溪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茂荆堡
茂荆堡,位于海拔700米的盖竹村,全村人口2400人。深藏山中的茂荆堡依山而建、居高临下,建筑高台阶、高平台、高落差,是尤溪境内最优美的土堡之一。因建筑外型酷似西藏的布拉达宫被称为福建的“布达拉宫”。
茂荆堡,建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距今133年。当年,土堡主人是远近闻名的医生,经营药材生意。在陡峭山坡上开山建堡,花费4万大洋,建造3年入住后,又耗时10多年不停地扩建完善成就今天的规模。
土堡建筑风格独特,融合土堡、围拢屋、围屋及当地居民等多个元素。平面布局合理,结构复杂,通道纵横交错。土堡坐东北朝西南。平面呈长方形,通面阔105米,通进深60米,占地面积约6300平方米;中轴线上从西南向东北依次建有:下堂、天井、厢房、上堂等,以及两边各三幢护厝组成。堡内木雕、石雕工艺原始、雕刻精美、内容丰富,有三国典故、壮士练功、鹿竹同春、凤穿牡丹等,寓意深刻。2013年,茂荆堡被列入第八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侠天下景区
侠天下旅游区是全国首创的侠文化山水景区。旅游区位于福建省尤溪县汤川乡,紧邻闽清县金沙镇,距福州78km,车程仅1.5小时。旅游区占地8800亩,项目总投资约二十亿元,由江湖、侠谷、绿林、市井四个景区,精品酒店、侠客兵寨、高端度假三个酒店,平湖竹筏、高山索道二个景交枢纽组合而成。实现了侠文化与高峡湖泊的完美融合,打造出了世界唯一的现实版的“侠客空间”,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互动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
目前已开发出“侠谷”、“江湖”、“绿林”三大景区,其中超千尺高的侠客互动型瀑布,近千尺高的悬空玻璃天桥、绿林急速水滑等旅游项目在国内乃首创,且融合了武侠特技与声光电高科技的侠客表演互动秀为游客打开了“刀光剑影、侠骨柔情”的时空隧道。
侠客、驿站、山寨、山庄在千年古树枝纵横交错且悠长深邃的原始森林中若隐若现。比庐山瀑布还壮观的千尺飞瀑下,精彩上演着武林争霸赛。在这里,每一个游客都是大侠,每一个人都可以融入现实的武林世界,跟着正宗少林传人习武争霸,体验争当武林盟主的豪情壮志。138米落差、1680米长的绿林急速水滑,游客绕山过水,一路疯狂、一路尖叫;而千尺高空、跨度近300米的玻璃天桥,惊险刺激得让游客觉得即使爬着过去也是种荣耀。
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九阜山是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位于尤溪县西南部、戴云山脉北段西侧,是福建省地理区域的中心腹地,保护区涉及西城镇的七尺村、新阳镇的双鲤村和葛竹村、坂面乡的京口村和蒋坑村等3个乡(镇)5个行政村的结合地带,距县城12公里,是我县最具开发价值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2001年10月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尤溪县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这个原始的亚热带雨林里,名贵植物、生物种类繁多,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二级保护植物1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二级保护动物56种。山上悬崖峭壁,山下流水潺潺,九曲十八弯,一步一胜景,九阜山大峡谷人迹罕至,神秘莫测,引人入胜。大峡谷的漫瀑,连绵起伏达数十米,隆隆的水声象是空中排雷,从山顶下望,峡谷和峭壁均被郁郁葱葱的树木严密遮住,蜿蜒而去的山脉高低起伏,山峰交错。
根据旅游区资源分布,将旅游区划为3个景区,3条旅游循环线路:凤凰山竹海景区、后山坪休闲景区、朱源里民居景区、九阜溪峡谷探险、九阜溪漂流、登仙山。景区幽静、险峻、奇异、壮观的景象,不断地激发你深入探险的欲望,是人们探奇揽胜与森林沐浴的理想宝地。
汤川大拇指山
大拇指山(又名白岩山、大模山),座落于福建省的中东部,汤川乡的中部。离县城56公里,距省会福州104公里。海拔1472米,是尤溪县的最高峰。全境面积20077亩。是未开发的处女地,是避暑、度假、生态旅游胜地。
气候宜人,颐养身心。位于东径118°28′15″,北纬26°7′35″。处于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季风气候交汇区。年平均气温12.5-14℃,最低气温-7.5至-6.2℃,最高气温27.5-29℃,相对湿度85%,日照率41%。入春迟,出秋早、夏天凉爽。天然氧吧,有助于人们健康、长寿。
植物繁茂,千姿百态。有南方红豆杉、闽楠、香樟、花榈木、红豆树、金毛狗、沉水樟、福建青冈、梨茶、短柱树参、罗汉松、深山含笑、少叶黄杞等珍贵树种。属保存较完好的中亚热带天然林,林中有如巨蟒相缠、夫妻相拥、盘腿打坐等奇特的树木造形。有金线莲、短萼黄莲、石仙桃等名贵野生药材。有红菇、灵芝、银耳、香菇、黑木耳等野生菌类。万亩特种松柏,树皮虬纹,树技虬生,堪与黄山迎客松相媲美,万亩特有少穗肿节竹,其笋肉脆甜嫩,拗断处像马蹄,称“蹄笋”;笋干小而金黄,价值较高,又称为“金丝笋”。形成二道独特的景观。种植于海拔千米的千亩杨梅,让你尽情观赏果园风光,感受农家乐趣。
动物珍多,一饱眼福。有虎纹蛙、棘胸蛙、蟒蛇、眼镜王蛇、银环蛇、烙铁头蛇、鹰嘴龟、白鹇、苍鹰、黄腹角雉、苏门羚、山鹿、云豹、猕猴、穿山甲、小鲵等珍贵、濒危物种。彩蝶纷飞,虫鸣鸟叫,让你尽情享受来自大自然的音乐电视。
山花浪漫,沁人心脾。有山茶花、猴头杜鹃、兰花、白合花、紫藤花、福建含笑、福建野樱花等名贵花种。更有百亩红杜鹃,当花盛开之时,甚为壮观,似朝霞,似烈火,红彤彤一片,使人陶醉。
野果飘香,赏心悦目。有枇杷、李子、猕猴桃、柿子、锥栗、荔枝、山梨、白杨梅、红杨梅、丁香木兰子、黄枝子等或可吃或香或美野果。
怪石嶙峋,鬼斧神工。有仙人脚印、仙人棋盘、仙人洞、藏宝石、大赤壁、万人铺、大纱发、神牛下山等或传或像的石成景点。
仙水流韵,气象万千。雾气腾绕,美妙无比。每临冬天,冰雕玉琢,白雪皑皑,絮花层叠,美轮美奂。每年有80天以上或雾松或冰雪天气。有天池、十八小溪、十二龙潭,猪槽潭瀑布等景观。水质上乘,被誉为天然矿泉水。
登高遥望,魅力无穷。站在顶端,犹如身处仙境,方圆几千平方公里的景物尽收眼底。朝观日出,晚看夕阳,霞光万千,情趣万千。俯瞰绿色翡翠,美不胜收。远视云海茫茫,流连忘返。使人感到豪爽、霸气,令人心旷神怡。
闽湖
闽湖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坂面乡闽湖村,是街面水电站形成的人工湖。闽湖水面面积达36.7平方公里,库面最大宽度为2.5公里,为全省之最。烟波浩淼、一碧万顷的尤溪闽湖就宛若一块巨大的宝石嵌在八闽的中心。闽湖水利风景区是以闽湖为核心,依托尤溪深厚的文化底蕴,串连各旅游景观节点,集水利工程景观、水文地质景观、历史文物古迹景观、山水休闲度假景观、水上观光娱乐景观等为特色的综合旅游风景区。游客们在这山环水绕,风光旖旎的景区里可以尽情愉悦于山水的雅致。“龟象石”、闽心园、钓鱼台、渔业养殖基地,都是人们闲暇休闲的好去处,而新增的水上项目游艇、飞伞,更让游客们大呼过瘾。现在,闽湖已成为我县水上生态游的新亮点,每逢节假日、黄金周,来自省内外的游人络绎不绝。
枕头山
枕头山位于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与尤溪河一坡之隔,素有“天然生态园”的美称。森林公园总面积为398多公顷,最高点王岩头(仙岭顶)海拔976.4米,最低点坪坑溪180米,山上覆盖着8000多亩参天古木,覆盖率达97%。公园总体为枕头山的东南向一面坡,内有多条溪流,山势起伏,山峰陡峭,山峦参差,奇峰竞拔,怪石嶙峋,珍贵树木和保护动物繁多,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
根据森林公园资源条件,景区划分为:综合服务区、农业体验区、山颠揽胜区、森林探险区。景区拥有“马腰赛”、“断崖瀑”、“贞女峰”等众多天然景观,素有“七岭八峰、七拐八弯、七古八怪”之称,是集险、奇、幽、雅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枕头山于2007年被评为福建省级森林公园。
枕头山的“云海”,如“黄山”四绝之一的“云海”一样颇具特色,这里的雾气以变取胜。雾气在山间徘徊,渐渐弥漫整个山间,伸手似可取但又取不得,让你的感觉似踏在云间,宛如腾云驾雾般,似朦胧的仙境;时而如茫茫的海面,只留高的峰尖,像大海中点点的岛屿;时而山脊如走龙般于云波中若隐若现;时而漫天大雾忽地像梦一般消失,呈现壮美的景色。
蓬莱山
蓬莱山又名“九仙山”,位于尤溪坂面乡境内,距县城35公里,海拔1288米,峰顶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是尤溪最高的山峰之一。岩凿百栏曲径峰回,峰顶立有观音佛祖像,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
蓬莱山不仅是尤溪建县前最早开发的名胜景点和宗教信士活动场所,而且是三明市最优美的旅游自然景区之一。区内山峦奇特,山势雄壮,峰峦峭拔,怪石嵯峨,流泉飞瀑,鬼斧神工,茂林修竹,古木参天,奇花异草,山明水秀。山上有金鲫池、石棋盘、黑白二石子、炼丹灶、白鹤洞等胜景。同时,洞窟幽深,岩壑雄峙,峡谷险绝,山泉潺潺,苍松翠柏,山光水色,景致宜人。相传山巅有仙人来往,并可闻鼓乐声。据《尤溪县志》载昔人诗云:“微风轻动雾云开,日照峰巅香烛台,不为神灵躬朝观,只缘赏景上蓬莱”。蓬莱山盛夏不暑,严冬不寒,天高气爽,平均气温18℃,日出日落之景,尤为壮观。山上幽雅壮丽景致,令游人流连忘返。并有傍山公路蜿蜒而至。
联合梯田
联合乡位于尤溪县北部,是省定的革命老区乡,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乡土地面积159平方公里,辖12个建制村,人口2.1万,交通便捷。
联合乡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一是梯田美景全省之最。其境内的近万亩梯田,分布在秀丽的金鸡山脚下,绵延联合、联南、联西、东边、云山、下云等8个村,数十里的梯田一气呵成,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处于海拔200米至1000米之间,云、山、水、田有机为一体,谓为壮丽。二是自然景观丰富多彩。拥有海拔1311米开遍映山红的金鸡山和满目葱茏如海洋一般的竹林,已作为省级湿地公园向上申报的瑙洋。三是人文资源厚重悠久。代代相传的神奇传说和故事为联合披上神秘的面纱,隐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南宋古迹伏虎岩景区,距今已800多年,香客络绎不绝;以南、尤、沙革命斗争遗址和烈士纪念碑等组成一条红色旅游线路;可开发为摄影观光游、乡村风光游、朝圣祈福游、休闲度假游、红色旅游等。四是农副产品质优价廉。联合乡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银杏、水稻、茶叶、花生、竹业、名优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全乡竹林面积17134亩,银杏800亩,茶叶5912亩,柑桔、脐橙、柚子、杨梅等名优水果6430亩,油茶面积2096亩。
近年来,联合梯田的知名度日渐提高,2008年以来先后被誉为中国五大魅力梯田、发现海西之美十佳景点,被授予福建省摄影创作基地,引得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当地村民纷纷建起农家乐、农家旅馆等,日接待游客已达数千人。
桂峰
桂峰村位于洋中镇东北部,毗邻南平市樟湖板镇,村部距福银高速公路互通口仅13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1593公顷,古建筑保护区占地面积13公顷,传统街区建筑群面积2.6万平方米,现存明、清时代古建筑39幢。历史上曾名桂岭、又叫蔡岭、岭头,被誉为“遗落在山中的明珠“、“山中理窟”、“云霞仙境”。2007年6月9日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桂峰历史悠久,自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孙蔡长,于宋淳祐七年(1247)肇基以来,迄今已750多年了。南宋中后期,金兵南侵,小朝廷偏安东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随着南移。作为名门之后的蔡长,承祖训避世筑居、耕读传家,桂峰便成为他理想的首选之地。后来,尤溪至福州的一条官道从桂峰经过,是尤溪内地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和艄排工人往返福州的必经之地和食宿的唯一中转站,促使桂峰迅速地繁华起来,素有“小福州”之美称。“四寻客栈五步楼,比屋弦声乐悠悠;梦寐以求寄居地,旅客旋步三回头,”是当时桂峰情景的真实写照。蔡氏子孙在这里经过几个世纪的辛勤耕耘、创造文明,使桂峰成为方圆几百里之内的名门望族。整个村落的建筑风格风格独特,依山就势分布于村的三面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村中小桥流水,曲巷通幽,四周群山环抱,云雾萦绕,山青水秀,气候宜人,真可谓旋踵即景、移步换天。漫步村中,宛如涉足于一片梦中仙境。许多专家学者来桂峰参观后惊叹:“厝厝均有文化,满街都是历史”。
桂峰村满目皆古,古道、古街、古树、古书斋、古碑刻、古画、古族谱等,最出色的则是古建筑,其中最具典型代表的有:蔡氏祖庙、蔡氏宗祠、石狮厝、楼坪厅大厝、后门山大厝、后门岭民居、后门田大厝、资寿寺(古建筑都存有详细的VCD声像资料)。[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