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尘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尘曲》分为游记,散文,小说,三个部分。游记和散文,皆配以非常具有美感的旅途摄影插图。

游记以行走路线为线索,所见所闻所感,行文清新淡雅。散文则是对以往经历、情感的一次回顾和思考,对人生和世事的领会,字里行间蕴藏着丰盛的情感和的深度的思考。

全新创作小说《尘曲》讲述一个家庭在一天之间,集由机缘巧合,导致平和表面下的激烈矛盾集中爆发。故事如戏剧一般展开,每个家庭成员各自埋在心底的隐秘往事一幕幕上演:父亲早年的与前妻的情感纠葛;儿子作为一个非异性恋者隐藏多年的爱情故事;以及女儿在大学期间独特的经历。一个屋檐下的一家人却各怀心事,那些悲怆旧事宁肯与几近陌生的人分享却不肯与至亲之人坦白相对,全因中国式的亲情带着巨大疏离感和拒绝沟通的枷锁,细腻呈现出每个人内心深处痛苦的挣扎与纠结。

适用于: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女性读者。

作者简介

七堇年

女 十月生 天枰座

自幼学习钢琴多年 后又接触吉他 爵士鼓等器乐

西洋绘画基本功扎实 爱好文字

立志脱离华而不实的矫情

即便文艺也须文艺得脚踏实地

就这样吧自由而快活

向死而生

曾出版作品:《大地之灯》长篇小说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小说散文集

少年残像》(pook2系列)《澜本嫁衣

原文摘录

十年,不过一眨眼,日影偏移,物移影淡。不过如此。 普天之下漂流者,皆若空游无所依。虽然人类对彼此的孤独鲜有触碰的机会,亦无知悉的必要,然而,人们又是多么地渴望能找到一个可以彻夜交心的人,像散佚的诗篇,矢志寻觅与自身押韵的诗行。 人间世事不堪凭。一旦撒手,有些人和事,就像指间沙,风中线,永远失去。春老才觉短,别后方知远。写过这样的字句,我更加明白,珍惜是何等美德,而相见又是何等幸事。 那个终生寻找一片装盛泪水的叶、一朵记录欢笑的话多的身影,并不只是你,或者我,而是,人类,全部。 我同样曾在暮色四合之时,遥望一江凌乱的艳光,努力想要看清那些被一生忧患蚕食得崎岖的、多孔的、年长的心灵。 时光一泻千里,关山在前,故乡已远。寻找的意义,不在于答案,在乎于过程。 你所想的,是从最荒凉的旅途中走出最繁华的风景来。那时的我,同样在陌生的蓝天之下摇摆徘徊,任由白日梦腾腾燃烧。 直到凌晨醒来,内心一片空白。 这个时代,我们相爱便只是为了相爱,流浪也只是为了流浪本身。 人世间,红尘外,我们总是喜好选择最远最少人问津的路,从来不问那条路有多远,哪怕尽头的风景,未必就比康庄大道来得更美好。 活着,便是一世的行走,我们只不过是想多看这个缭乱寂寥的世界一眼。我们忘乎所以的记录与追求的,只不过是一次纯粹的感动。 终究还是不甘心,还是会盼望,有朝一日,有个人对我说,跟我来,四周纵然天地茫茫,人世悠悠,我亦别无他路,唯有跟随。 不愿为任何人舍弃骄傲,又巴不得为某个人放下矜持。孤独的人何其相似。 我自倾杯,君且随意。 只有年轻才能这样不计得失、稀里糊涂地去爱,凭借生命最初的直觉,而不是尘世历练的心术去爱——爱一朵云,一片海,一个人。最害怕的不是时间,或是世情,怕的是一句抱歉——“不值得”,怕的是这一秒过去,下一次不知要等到何时,怕的是从今往后,再也不会爱得那么彻底、那么无私。 往事历... 1. 哈代在《苔丝》里面说:人类这个集体,从整体上看来非常可怕,但是从每一个单位看来,却又不足畏,甚至于可怜。 2. 不愿为任何人舍弃骄傲,又巴不得能为某个人放下矜持。孤独的人何其相似。 3. 夸大其词,不加约束,是年轻人的通病,必经之途何足畏惧?又何需羞愧? 4. 野心这东西,当你拥有它时,以为它不过是日后自嘲的把柄,但只有失去它时才知道衰老已经降临。 5. 我想你也是,一定也问自己相同的问题,想一想,然后掉头不顾,继续前行,除了尽力做到最好,再不留回转的余地。而大多数人则会瞻前顾后,既怕庸碌又怕辛苦,我便是其中之一。 6. 唯有试过,才能安心,哪怕注定失败,才能走向真正洒脱。无憾,继而无畏。 7. 作家不是世界的审判官,也不是诅咒者,应该对世界充满兴趣,充满爱,有善意。作家对世界来说,首先是一个感受者,是表达者,是世界的情人。——王蒙 8. 别忘了那些倒下的树,白纸黑字,是它们的命换来的。 9. 盲目的追随,廉价的吹嘘,永远比不上质朴的共鸣。

书评

有那么一个人,我从十八岁开始,偶然读到她的文章,被其沉静笔调与斐然文采所惊。如此,经过了六年。今年,她二十四岁。与我同龄。

读《大地之灯》的时候,我在大学校园敞亮的图书馆里,是个把日子过得整齐却无趣的愚钝学生;读《澜本嫁衣》的时候,我在加班过后的某个寂静深夜里,已经是个把工作当全部生活的勤恳上班族。直到重读《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我在从拉萨返回长沙的火车上,经历了一个人的漫长旅途,体会过所谓漂泊的寂然,似乎有什么发生了改变。那个时候的我,比较像是真正的自己。当车窗外的景色变成我熟悉的南方特有的阴霾,眼睛读到《远镇》的最后一句话:妈,我回来了。那一刻的共鸣,毋庸置疑,已经成为一种熨帖的记忆。

回忆这些,只是顺便让自己有理由做作地慨叹一下,原来距离第一次读《远镇》《春别》的日子,已经转瞬数年。而当年那个小姑娘,又已经走了很远很长的路,新疆、稻城、云南、香港、台湾、土耳其、捷克、奥地利……从她熟悉的国土出发,行经那些陌生的国度,越来越像一个旅行者,将十八岁时无法达成的愿望,变成更为丰满的现实。在写作这条已渐渐不成路的路上,她同样在坚持远行。虽然字里行间仍看得见对她影响至深的几位女性作家的影子,但她已经越写越从容笃定,把更年少时的蓬勃野心写成了现在的云淡风轻。从十八岁到二十四岁未曾改变的是,她的文字始终以荒芜为底色,永远有人拒绝这种荒芜,也有人来亲近这种荒芜。而我喜欢的是,从她暗淡的调色盘里挣扎出来的明亮的色调。就像是她把人生看得更开阔,对待自己、对待世界、对待周遭人事更宽宏的态度,还有譬如“人生如路,须在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来”这样坚持的信念。这正是我想读到的内容。

拿到《尘曲》的时候,觉得试读本的朴素封面与她的文字很合衬。在秋天的美好气息里读完这本书,很喜欢游记和散文的部分,以至于反复看了好几遍;至于小说,还是失望大于惊喜。其实从一开始,我就觉得她笔下的散文更加有灵气,更像她才华的出口。虽然也有不错的小说代表作,但除了当年读《大地之灯》有所触动之外,其后的《少年残像》也好,《澜本嫁衣》也罢,都没能带来阅读的欣喜。《尘曲》这个一家两代三口的故事,平凡的实质包裹上惨烈的外衣,读起来感觉压抑又愕然。还有一种莫名其妙地距离感。掩卷时除了关住自己的一声叹息之外,就什么也留不下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人走的路越长看过的风景越多,心胸便会越开阔,心思也更简静。小七这个阶段的文章里,少了堆砌、曲折,少了或者热切或者凛然的姿态,她似乎不再急于倾诉,也不再急于给这个世界加上自己的判断。她缓慢地记述她的旅程、生活的平实与慷慨、脱胎于少年时的沉着思考、心平气和的感念,像是经历了某种形式的过渡,甩掉那些大动干戈的悲与喜,成为了一个更加冷静的行吟者。这,或许也是成熟的标志?不过,像我一朋友说的,七堇年写的东西总是这么文绉绉的。确实,她如今依然文绉绉的。但如果没有了这样的阅读感受,她也就不是七堇年了。会写文章的人很多,下笔顿生“文气”的人却不多。她应该珍惜这份文气。

在数篇散文里,《献世》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小七说,写它的时候,是在飞机上。观望万米高空,“世界从未如此壮阔而可爱,就算此刻掉下去,我还是觉得我这二十三年的人生,已经过得很好。”我真正觉得,能够拥有如此踏实妥帖的心境,实属幸事。每个人都会告别自己十几岁时的莽撞和自以为是的伤情,也会告别二十来岁的意气风发和矫情喟叹,最终向着井然、平静、开阔的一种生活状态靠近,只是时间上有早晚而已。有些人早早在路上了,有些人还在滞留,有些人早就找到了方向,有些人却必须多走一些弯路。我们,殊途同归。文字有时候承担着一些类似于指引方向的使命,你感觉到了,它就存在;你感觉不到,那也不要紧,就用你自己的方式去探路。


要像孩子一样去好奇地掀开世界的一角,有勇气去窥见它的折与远,去直面它的广大无边。 要在惨烈如葬的七月骄阳下走马,要在旷地上迎着大风歌唱和舞蹈,把生命的摸样勾勒得兴高采烈。 要为着不至于湮没在人潮之中,庸碌一生,而努力做一个活得丰盛的人。即使活得丰盛便会有活得丰盛的代偿。 要学会举重若轻地,活下去——用智慧,用意志,用已经失望的希望,或者注定冷却的激情。

其实,没有人能规定我们要怎么做,即便这个世界也不能。写下这些文字的这个姑娘,她只不过是在路上偶遇了一些风景,她截取下来,企图为描绘这世界提供一个切口。在跋涉的旅途中,水远山长。我们在路上,静静的。她说:我自倾杯,君且随意。

这,或许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举重若轻。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