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尖山显济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澎湖尖山显济殿

图片来自随意窝


澎湖尖山显济殿台湾澎湖县庙宇,位于湖西乡尖山村,澎湖全境唯一奉“显济灵王”谢安为主祀神明的庙宇。原位于澎17的旧尖山显济殿未拆、予以保留,2017年获登录为,显济殿以谢安为主神的庙宇神格化后的宰相谢安,称为“显济灵王”,因淝水战争的护国大功,被称为“护国尊王”,清代以后,建庙祭拜,特别是“谢氏宗族”延续过去祭祀的习惯,对于光耀门楣的祖先,表达尊敬之意,也成为尖山村民的信仰中心。[1]


历史沿革

尖山显济殿为尖山村的角头庙,该聚落因从海面望去有一“尖仔脚顶山”状而得名,虽曰为山,为常人脚顶高度的小丘而已,其在清领时期林投澳

根据庙中古碑记述,尖山显济殿创建于乾隆46年(1781年),首倡者为王维罴(字太占),次为洪淳鉴辅之。尖山王氏因有三桅透西船,来往于上海、天津通商,王维罴得以奉请谢安的金身返乡,于村内“坑仔顶”(又称“水沟头”)建庙,最初称“谢府灵王”,后改称“显济灵王”,另尊称谢玄为“谢府元帅”。尖山村人为纪念谢安、谢玄叔侄在淝水之战大破苻坚的典故,将二人并祀于显济殿中,合称为“文官挂武帅” 今尖山显济殿中仍有一石香炉,留存有“显济灵王 嘉庆丙子冬吉置 弟子王太占敬献”之石刻(嘉庆丙子即嘉庆21年,公元1816年),而王太占即倡建庙宇者王维罴字号),系一超过两百年之古物。

咸丰年间有洪丕通倡议迁建庙寺;始自大正十年(1921年)迁址于乡道澎17号的西侧,倡议人为洪瑞征(又作洪明庭)。

尖山显济殿受扶鸾信仰影响,约莫于昭和18、19年(1943、1944年)间,成立善堂“简易堂”,供奉鸾堂主神文衡圣帝,并于民国35年(1946年)雕塑关公金身祭祀。 民国54年(1965年),尖山显济殿进行重建工程,延请叶根壮担纲大木匠师,计耗资新台币50万元,历时两年而就。因此庙宇外貌为少数尚存之木构与RC混构的建筑,代表了民国50年代(1960年代)澎湖县宫庙建筑的风格;此外,庙内构件、凿花(小木作)等木雕,疑似为蔡攑作品(名匠黄良的弟子),门神、磁砖等彩绘出自名绘师黄友谦之手。由于旧尖山显济殿保留有多位匠师精湛技艺,工艺的成就珍贵非凡,且保存情况尚称良好,于是于民国106年(2017年)3月14日,获文化部文化资产局公告为“澎湖县历史建筑”。

民国97年(2008年),尖山显济殿管理委员会鉴于庙舍老旧,决议另觅他址,择地于尖山社区的澎湖204县道北侧、尖山发电厂附近辟建新庙,顺利于民国106年(2017年)竣工入火。民国108年(2019年)11月3日,尖山显济殿举办“入火三周年”绕境祈福的庆典,高雄保太宫、高雄高尖显济殿、台南新化天坛护安宫、南甲海灵殿、台南府城福阳阁、尖山有明宫等友庙皆派神轿与阵头赴往现场,共襄盛举。

图辑

旧庙

位于澎17线的旧尖山显济殿于民国56年(1967年)落成,由叶根壮负责设计施作。民国76年(1987年)遭逢韦恩台风,留有修缮纪录。民国106年(2017年)3月14日登录为“澎湖县历史建筑”。主管机关由澎湖县政府文化局文化资产科负责。

新庙

民国106年(2017年)落成,现已入火安座。


参考资料

  1. 尖山显济殿,pengh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