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尖嘴(张南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尖嘴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尖嘴》中国当代作家张南山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尖嘴

我又一次回老家,开门锁后,连忙打开窗户,通通风,除却霉气。而客厅八仙桌后墙上的那幅画又吸引了我,再次驻足欣赏,画的是我家历史上一只母鸡的精彩故事

我小时候,家里有一只母鸡,灰色,高大,嘴尖三寸,故获名号“尖嘴”。在我村中,比较特殊的鸡都有一个绰号,诸如”关公”“李逵”“项羽”等等。相对于其它母鸡,尖嘴却出奇地腼腆,老实本分,再饿也没有啄过小孩子,没有嘴馋偷吃稻谷,小时候,鸡冠被老鼠啃噬,形状丑陋,故村里的鸡大多数不和她玩,见面还时不时挖苦它几句,甚至啄它的脸。

因为老鹰要吃小鸡,故而母鸡给予定性,老鹰是强盗,是敌人,千万不能麻痹大意。故而,农民对老鹰的评价,褒少贬多,视为作恶多端,不务正业,恨之入骨,恨不得老鹰马上在自然界消失。偏偏老鹰生命力旺盛,战斗力强悍,住在文明塔尖,住在悬崖绝壁、树冠竹尾之上,有一种天然的庇护,于是,母鸡只能望塔兴叹,无可奈何。为了小鸡平安无事、顺利成长,母鸡不得不和老鹰进行着长期的斗争。老鹰长得和乌鸦一样黑,只差脖子上戴孝圈,却更具隐蔽性,往往一个俯冲,小鸡就被它叼走、吃掉。

老鹰当然要反驳母鸡,都是为了活着,才吃小鸡,生物链如此,无法更改。然而,无论如何,母鸡始终不同意老鹰吃小鸡。于是,《老鹰抓小鸡》这个民间游戏代代相传,母鸡大受赞美,而老鹰却是反面人物,过街老鼠。

每年腊月,奶奶都要在煤油灯下照出十二个受精卵(小黑影),壬申年也如此,只不过她力排众议,决定让还在抱窝的尖嘴来执行孵化任务,给它一个机会。它毫无经验,生性懦弱,家人都怕它三心二意、不堪重负,孵成哑蛋。然而,二十天过去,小鸡顺利破壳出世了,皆大欢喜,这正是春暖花开的大好季节。奶奶希望小鸡顺利成长,到年终时,一部分出卖换回年货,一部分留下过年待客。

且行且看。令人意外,平时笨拙软弱的尖嘴,自从带上小鸡之后,性情突变,为了小鸡的安全,变得机警、勇敢和善战。谁要是走近小鸡半步,威胁了小鸡,她总是展开翅膀,英勇无畏冲上前去,毫不留情地猛啄一阵,连灰鹅和小白狗也反过来怕它。

星期天上午,母鸡为了让小鸡觅到更多的食物,一不留神带领小鸡走出了安全地带,来到荒野一个草埔寻找蚱蜢、白蚁、蚯蚓之类山珍野味。

此时此刻,一只饥饿的老鹰在几十米高上空盘旋,猛然间看到了这群小鸡,于是,涶涎如雨,寻找机会袭击。尖嘴也发现了老鹰,“啯啯啯”发出警告,把小鸡召唤在自己宽大的羽翼之下。

我家这一只母鸡,有七斤左右,比来袭的老鹰大一倍,然而,在动物世界,似乎再大的母鸡也常常不是老鹰对手……

老鹰有恃无恐,终于找到一个机会,迅速地俯冲下来,伸爪就抓,尖嘴不甘示弱,展翅迎战,忽前忽后,扑腾着跟老鹰厮杀起来,完全就是你死我活的场面。

放学回家后,奶奶叫我抓几把米给小鸡吃,我一路寻找来到草埔,亲眼看到上面这一幕激烈的搏斗,惊呆了,竟忘了去帮助尖嘴把老鹰赶走。

尖嘴和老鹰激战半小时,老鹰没法找到便宜。小鸡跟随着母亲急得团团转,害怕得“叽叽”发叫,找不到更加安全的避难所。如果尖嘴战败,小鸡无疑只能成为老鹰的一顿美餐。

老鹰马失前蹄,又累又饿,恼羞成怒,却很难展开擒拿技能,一次次被尖嘴击败,渐渐地体力不支,最后不得不从进攻转为防守,站在一个褐色大石头上,歪着头,悲从中来,感叹今天碰上一个老对手。突然,尖嘴乘其不备,来一个突袭,冲上石头,把老鹰撞翻在地,接着一阵猛啄,似乎是要把老鹰的眼球啄出来。老鹰突遭劫难,气急败坏。尖嘴也血迹斑斑,可她依然高昂头颅,驾驭双翅,眼神坚毅,步伐稳定,直逼仇寇。

这时候,我才醒悟过来,连忙取出随身带的小弹弓,塞上石仔,瞄准老鹰射去,老鹰“啊哟”惨叫一声,怨恨地瞪着我,拍打着失望的翅膀,像一架受伤的飞机,冒着浓烟,向河边逃亡。

尖嘴发现了我,挥手欢呼,走几步,却瘫痪倒地。我连忙跑过去,抱起筋疲力尽的尖嘴,奔到水沟边,给它喝水,她才慢慢地苏醒过来,流着热泪,感激地对我点头微笑,然后挣脱我双手,向它的儿女们蹒跚奔去。

我把惊魂未定的小鸡和母鸡带回家,奶奶看到满脸伤痕的尖嘴,心痛地询问怎么回事,我向奶奶描述一遍,奶奶也惊叹不止。

从此,非她莫属,尖嘴就担当起一年一度的小鸡孵化工作。它获此殊荣,没有骄傲自满,没有非分之想,始终认为自己永远是一只母鸡而已。

那只战败的老鹰可能是一只鹰王,此后,老鹰再也不敢飞来南山地界惹事生非,而全村的鸡碰见尖嘴,一反既往,点头作捐,就连那只锦鸡王,也敬重它三分。

几年后腊月的一天,就在尖嘴弥留之际,从美术学院回家探亲的表妹来做客,我央请她画下尖嘴和老鹰的战斗场面,旁边还有十二只小鸡作证,她对尖嘴肃然起敬,便欣然接受,画好后,还起名《母爱的力量》。

我决定把这幅画取下来,带到城里去,并把尖嘴的故事讲给孙子们听,而不会和他们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1]

作者简介

张南山,原名:张景潮,男,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饶平县文学协会会长,在公开刊物发表过散文、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一百多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