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花荸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少花荸荠 |
少花荸荠属于莎草科、荸荠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还分布于欧、亚、美洲很北地区直至北极等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少花荸荠
拉丁学名: Heleocharis pauciflora (Lightf.) Link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 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 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
目: 莎草目或禾本目
科: 莎草科(Cyperaceae)
属: 荸荠属(Eleocharis)
种: 少花荸荠
分布区域: 分布于欧、亚、美洲很北地区直至北极
形态特征
具细的匍匐根状茎,直径1毫米。秆多数,密丛生,钝五棱柱状,劲直,细,灰绿色,高3-30厘米,直径0.5毫米。叶缺如,只在秆的基部有1-2叶鞘;鞘红褐色或褐色,膜质,管状,高1-4厘米,鞘口平。小穗卵形或球形,长4-7毫米,淡褐色,顶端急尖,有2-7朵花,在小穗基部的一片鳞片淡褐色,不育,顶端钝或急尖,抱小穗基部一周,长为小穗一半或接近小穗全长,其余鳞片全有花,卵状披针形,顶端急尖,长4.5毫米,宽1.7毫米,背面栗褐色,具宽或狭的干膜质的边缘;下位刚毛0-5条,长短不一,趋向于减退,一般长为小坚果的一半,少有过之者,有倒刺;柱头3。小坚果倒卵形,平凸状,长2毫米,灰色微黄,平滑,表面细胞呈四至六角形;花柱基细,不膨大,形成一个小三棱形短尖,短尖长为小坚果1/5-1/4。花果期6-7月。
分布范围
产于新疆。分布于欧、亚、美洲很北地区直至北极。
主要价值
球茎富淀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淀粉,味甘美;也供药用,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 [1]
参考文献
- ↑ 少花荸荠(shǎo huā bí qí)”,植物智, 201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