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系列十四首(洪咨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系列十四首(洪咨夔)

作品名称: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系列十四首(洪咨夔)

创作年代:宋朝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洪咨夔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系列十四首(洪咨夔)是宋朝诗人洪咨夔作品之一。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1]

正文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溪流转处两三家

溪流转处两三家,落落疏林浅浅沙。 可是小春风物早,檐头一束杜鹃花。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无雨又无日

无雨又无日,此行天相之。 荒园遗木老,古隧得峰奇。 霜晚蔬犹剑,风温茗已旗。 行厨何用许,胜处可忘饥。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何山如幽人

何山如幽人,道场如大家。 穰穰衲子脚,刺刺骚翁牙。 挟隽控寒飚,搜光蹑晨霞。 危颠矫窣堵,平畴略污邪。 岩泉跑虎涌,径松髯龙拿。 锺梵破深寂,金碧开纷葩。 修廓步屐峻,杰阁望眼赊。 山势佩玦矗,湖光镜奁谺。 清苕杏霭入,古弁空蒙遮。 列翠不可唾,群籁无敢哗。 坐我旃檀林,酌之枪旗茶。 宇定岫出云,语妙天雨华。 吾生久堕甑,昔游惯乘槎。 夷犹庐阜阳,宿留岷江涯。 高曾凌峤栈,卑或搜崖洼。 昨梦难历省,此行足雄夸。 老亲八十健,闲俦二三嘉。 拍浮一叶眇,收揽万景奢。 富贵上蔡犬,贫贱东陵瓜。 未须笑落铎,谁能苦{左角右者}沙。 候门占噪鹊,旋桡趁归鸦。 奇事恐没没,举诗属僧伽。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日高裹饭看何山

日高裹饭看何山,山缺东南水绕关。 松桧不摇风自度,读书声在白云间。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狂暖酿成雨

狂暖酿成雨,逆风摇断桡。 寂谈王舍卫,闷想郁台萧。 游兴孤芒𪨗,归期数翠翘。 推篷占霁色,木末散声招。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止水搅不动

止水搅不动,好山邀辄来。 松间寒月晚,似角两翁催。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径白云明白似雪

径白云明白似雪,满山红叶艳于花。 过溪买酒等闲事,只恐客来非当家。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钩辀格磔鸟呼晚

钩辀格磔鸟呼晚,勃窣媻姗人试寒。 野水不流山四合,宝华云裹着栏干。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小窗无欠亦无余

小窗无欠亦无余,一榻翛然雪透肤。 收拾故书藏恰好,怕人写入凤山图。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古木阴阴兀老苍

古木阴阴兀老苍,月于疏处弄昏黄。 巡檐不见梅花面,认得东风句子香。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听雨客无寐

听雨客无寐,放晴山有灵。 禅关深紫翠,勋庙肃丹青。 鳌负摩云碣,龙扶拱日屏。 真如无尽意,石涧水泠泠。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生前图形燿凌烟

生前图形燿凌烟,死后起冢高祁连。 垛楼阴合苍官立,辇路苔生石翁泣。 吴人最重十月朝,纸钱挂冢风飘飘。 积金至斗命可买,玉带貂冠镇长在。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系舡官柳根

系舡官柳根,阛阓得深密。 日落远水明,云收好山出。 天开有声画,人立无价璧。 酒行不须多,鹭下孤蒲夕。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苕霅趍太湖

苕霅趍太湖,地少天宇宽。 高低宝楼阁,盛之水晶盘。 中有读书庐,八窗𫖯晴澜。 衡弁俨相望,不受湖光吞。 彼美金玉人,伊吾斗阑干。 骑鲸渺何许,衰柳风露寒。[2]

作者生平

洪咨夔 嘉定中,崔与之主管淮东安抚司事,筹划边防。时金人南侵六合(今南京市北),扬州形势危急,咨夔献策:“远斥堠、精间探、简士马,张外郡声援而大开城门,晏然如平时。”金人得知扬州防备严密,不攻而遁。后为成都路通判,拒不附崔与之。知龙州(今属陕西)时,请制置、漕运司免民戍边及运粮苦役。入朝后,历秘书郎、金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触犯权臣史弥远,被劾落职,居家7年,潜心读书。宋理宗亲政后复职,拜监察御使,上书理宗,请权归人主,政出中书。端平时进殿中侍御史,迁吏部侍郎兼给事中,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文。

洪咨夔素以才艺自负,为官耿直,屡次上书直陈弊政。宋理宗御笔称他“鲠亮忠悫,有助新政。”但也因此得罪权贵,“自宰相至州县无不捃摭其短”,为权臣所抑,“十年不调”。

他博学善文,尤专经学、诗词。任成都路通判届满出蜀时,“得书数千卷,藏萧寺”,与其父洪钺“考论讽诵,学益宏肆”。可知他还是一位藏书家。

洪咨夔(1176~1236),嘉泰元年(1201)进士。授如皋主簿,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文。

洪咨夔为人正直敢言。在现存的 920多首诗里,像"今岁啼饥眼欲枯"(《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其四),这样直接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诗句并不少见。又如《次韵闵饥》其一写道"贵人生长不知田,丝竹声中醉饱眠。渠信春山青草尽,排门三日未炊烟。"已接触到农村贫富对立的事实。他感叹"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其二),足见其十分同情人民。他也常有讽刺官吏、讥刺朝政之作,如《狐鼠》一诗,最为淋漓痛快。他善于描写农村景物,如描绘牧童"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夏至过东市》其一),笔调清新、生活气息浓厚。不过他受江西诗派影响较深,也有一些平庸之作。[3]

主要作品

著作有《平斋文集》32卷、《平斋词》1卷等。其《平斋文集》所收多为讲经及制诰之文,余为诗歌、杂文,其词“淋漓激壮,多抑塞磊落之感”,风格颇似辛弃疾,清毛晋将其刊入《宋六十名家词》。《平斋文集》3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本;又有洪氏《晦木斋丛书》本,收诗寥寥。《平斋词》有汲古阁本。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