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故事二十七(居仁堂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小镇故事二十七》是中国当代作家居仁堂主的散文。
作品欣赏
小镇故事二十七
腊月初二早上,是离开裁缝店回家途中的第二天。
清早,睡意正浓时,被父亲叫醒:“起来了,都起来。吃了饭赶路。”
掀开被子,冷气唰地一下直入身体内部。机灵灵打个冷颤。不由得拉起被子再次蒙着头。而后,慢慢把被子拉开一条缝,再加大缝的尺度。就在找衣裳这一小段时间内,牙齿不由自主地咬架。还是带着毛衣睡的。麻利地穿上衣裳。姐正在做饭,铝锅里冒着热气。
和大毛一起,跑到路边的水塘边上,用手捧起清水洗脸。呵,好家伙。凉呀,凉得浑身一抖。水一沾脸,觉得脸上的肌肉一紧,嘴里情不自禁地吸溜一下。马马虎虎地洗把脸,赶快擦净手,立即把手插进棉袄的袖子里。
“狗日的,好冷。大毛,你冷不冷。”我问大毛。
大毛手插进水里,马上就抽出来了,“太冷了。不洗脸了,老子不洗脸了。”说着用手把眼角的眼屎抓了抓。
数九寒天,用野外的凉水洗脸,在我不足十三年的人生中几乎没有。在家里时,每在早上,母亲会烧热一大锅水,让我们刷牙洗脸。此时真正感觉到在家的好。冬天,妈妈老早就起床,等做好饭喊我们起床,我们还赖在床上不起来。嫌棉裤太凉了,妈妈就会拿着棉裤,到灶间,倒提着棉裤,用灶门口前面冒出来的火舌,烤暖棉裤,然后快步走过来。
“快点,快点。一会凉了。”一听妈妈这话,赶紧伸出光腿来。裤腿里面是温暖的,等妈妈的手插进我的胳肢窝里,举我起来系裤带和系扣子里,感觉到妈妈的手是这样的凉,凉得身子一扭。惊叫一声,接着笑起来。
行前,妈妈蒸一大袋子馍,让带上路上吃。现在稀饭做好了,馍也馏好。从小在江陵长大,一直是吃米饭,对面食是没有一丝的兴趣。现在掰一块,放在嘴里干嚼也咽不下去。没有菜,更是难咽,肚子里虽饿还是吃不进去。自己蒸的馍不甜。小镇人过早吃的馒头,是小小的,一两重一个,里面放有糖精,吃起来好咽。虽然妈妈们说,南方的馍吃不成,我们却觉得好吃。虽然馒头用手一捏,不会弹起来,可胃适应。
不吃不要紧。要紧的是,要走路。把被子行李包好,放在车子上一一捆好后,依然是父亲驾辕,长青舅、姐姐和我拉稍。大毛甩着手跟在车前车后。
这是荆州通往荆门、襄樊、河南南阳的路。是荆州以南通往北方的主要公路。路是砖碴铺就的。路依地形而高低起伏。有山则是大坡,大坡过后则是大下坡。通往荆门的地形是丘岭加小山。上坡后,不抬头就可远望,向前看,路如一条黄白色的布,用手抖动着形成的波浪,只看见一段一段,而下坡时的那一段则是看不见。直觉得这条路是断断续续,被无形的手截为一节一节的。而下坡站在车子后拖脚上,下到坡底后,向前看,只能看见上坡这一段了。直觉得路直上云端,一用力必弯腰低头,看到的只是脚下的被冻得硬绑绑的砖碴路面。砖碴之间是用沙土填实,此时也冻得如铁般坚硬。穿着黄色球鞋,由于走路的原因,加上出脚汗,黄球鞋鞋帮与橡胶连接处,渗出一圈湿湿的印渍。
开始走的时候,还不停地东张西望看风景,还与大毛谈论着路边的稀奇事。渐渐地,就不想说话,不想走路了。板车总是催着你,不走不行。只盼不断的有大坡下,好站在车子拖脚上少走一段路。
饿了。走有二十来里路,还不到吃饭时间,肚子就开始咕咕地叫,叫声透过棉袄直扑耳朵眼里。
“姐,肚子饿了。你听见我的肚子叫唤没有?”我问姐姐。
“我听不见。你饿就吃馍吧。”姐帮我想办法。
“我不想吃。那馍我吃不进去,太难吃了。饿死都不想吃。”我小声嘟囔着。
“你要是不吃白馍。回家可要饿死你的哟。”长青舅听后笑着对我说。
“为啥不吃馍,就得饿死呢。”我不明白。我一直吃的米饭,不吃馍没有被饿死呀。
“咱家里都吃面。白馍只有过年时才有吃的。平时吃的就红薯面窝窝头。白馍咱家里的娃儿们当饼干吃的。”长青舅这样对我说。这时我也想起了大春叔带着他的大儿子从唐河老家回来后,他的大儿子说的事。
大春叔是唐河人。那年他回老家,带着他的大儿子──国子回去。一个多月后,他们回来了。
一进家门,国子的外婆一把把他搂在怀里说:“我的伢呀,想死奶奶了。狗日的,哪么搞的,把我的国子搞瘦了。”老太太仔细看看外孙,一下就发现瘦了。老太太是湖北人,没有去过河南。
国子向奶奶汇报说:“我到河南这么多天,一直就没有吃过饭。”国子说这话时嘴委屈的咧着。
“这怎么活呀,我的伢哟。他们不叫你吃饭,不是要饿死人了。”老太太听完这话,气得浑身发颤。手上的拐棍,直捣得地下咚咚响,“他们都是死人呀,不让我的伢儿吃饭。我们回去是客呀。”
国子一看奶奶心疼成这样子。这才说:“奶奶,他们天天吃面。“
“狗日的国子,吓死我了。河南就是吃面。那里只产麦子。“老太太听完这话,才笑起来了。
荆州人只管吃米饭叫吃饭,面条也好,馒头也罢,通通称为吃面,正餐不吃这个。面食只用于早上过早或晚上宵夜。
又走了一截路。真饿了。饿得腰直不起来,肚子叫得更响了,咕噜噜地如打雷。肠子好象拧劲儿了,有些疼感。
得吃东西。不管好吃不好吃也得吃了。
“姐,真饿了。拿块馍吧。”我对姐说。
车子没有停。姐姐在车子上拿出一个馍来。“大毛,吃不吃?”
“吃一点。”大毛也说吃。姐姐把馍掰开,一半给我,一半给大毛。在掰这馍的时候。姐姐好费劲才弄断了。天冷,馍冻得绑硬。
馍塞到嘴里,咬一口。又凉又硬。啃下来一块。在嘴里嚼半天,借用唾沫的温度,把它温暖过来。饿了,嘴里有点东西咀嚼着比空着嘴巴好受,肚子随即也似乎有希望了,有期待了,叫得也轻多了。
吃着干馍。想起那天晚上。
那是一个温暖的冬夜。外面的温度是零度以下,寒风依然是寒风,剌骨依然还是剌骨。不同的是,我早早钻进了被窝。姐姐和大弟弟没有睡,在火盆边上烤火。迷迷糊糊地睡了一觉。醒来时,堂屋的火还在,姐姐和弟弟还没有睡。突然,闻到了一阵香味。这是用火烤包子的味道。小时候,不吃馒头,但对肉馅的包子还是来者不拒。
夜晚,火盆里已是暗火。姐用火钳棚着包子放在火盆上烤着。包子皮一会儿就烤得焦黄。
见此情形,我大喊道:“姐,我也吃包子。给我也烤一个。”
姐姐听此话后,来到我的跟前,把烤好的黄焦的包子放在我的鼻子前说:“香不香?”
“香。”我咽口唾沫。
“想吃不想吃?”
“想吃。”
“想吃,想吃,自己起来烤。”姐姐一点也不友好。
我伸手,想夺过来。她早就看透我的计谋,早把手收回去了。外面还是冷啊。重新把手缩进被窝里去。
“给我烤一个吧。姐。我想吃呀。”我哀求她了。
姐姐不为所动,好狠心的姐姐。她一边掰着包子皮,慢腾腾地往嘴里填着说着:“黄黄的,焦焦的,香香的,焦香焦香的包子……” 说着,给大弟弟一口,自己吃一口。咬一口包子馅。“香喷喷的包子,真好吃哟。来文潮,吃一口。我也吃一口……”
红红的火,映红了姐和大弟弟的脸,看着他们吃着念道着,自己感觉着满屋子的焦香味。眼馋得不行,可自己就是不想爬起来。
看着他们吃着,不理我,故意逗我,气得我哭了。
多么温暖的冬天,多么温馨的冬天。可眼下的冬天为何如此的无情,寒风阵阵吹来,冷气无处不在。上坡用力直冒汗,可拉梢的绳一松下来就凉。脸也让风吻出可爱的红。好的是不断地行走,脚虽穿的是黄球鞋,却不感觉到冻脚。嘴里咀嚼着凉馍,两条腿机械地交换着,一步不拉地往前挪着。
作者简介
刘文俊。一九五六年生人,文学爱好者。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珠海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
- ↑ [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