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碗汤」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小碗汤是河南省洛阳市的传统小吃之一,属于豫菜系。 相传洛阳小碗汤始于民国中期,是从“厨子菜”演变过来的,由小碗…”)
 
 
行 1: 行 1:
 小碗汤是河南省洛阳市的传统小吃之一,属于豫菜系。
+
 
 +
[[File:小碗汤.jpg|缩略图|[http://news.lyd.com.cn/system/2015/02/13/010377084.shtml?keywords=%E5%81%87%E7%9A%84%E8%90%A5%E4%B8%9A%E6%89%A7%E7%85%A7%E5%93%AA%E9%87%8C%E5%8F%AF%E4%BB%A5%E5%8A%9E 小碗汤]]]
 +
'''小碗汤''' 是河南省洛阳市的传统小吃之一,属于豫菜系。
 +
 
 
 相传洛阳小碗汤始于民国中期,是从“厨子菜”演变过来的,由小碗盛汤而得名,最早流传于宜阳、孙旗屯、谷水一带。
 
 相传洛阳小碗汤始于民国中期,是从“厨子菜”演变过来的,由小碗盛汤而得名,最早流传于宜阳、孙旗屯、谷水一带。
 +
 +
在民国时期,洛阳一带经常活动着许多“局掌”(音),即厨事总管。农闲时,“局掌”带着徒弟们走村串户,为乡间办红白喜事的人家做菜。当时,乡下的农民生活都很[[拮据]],在筵席原料的准备上往往[[捉襟见肘]],全凭“局掌”巧手妙配,才将席面做得较为体面,有滋有味。<ref>[http://www.xiachufang.com/recipe/99414/ 小碗汤-下厨房网]</ref>
 +
 +
==特色==
 +
微酸微辣,浓香不腻,开胃爽口。
 +
 +
==做法三==
 +
===食材准备===
 +
扁垛250克,老豆腐100克,熟牛肉100克,豆腐皮50克,腐竹50克,小酥肉30克,小焦炸丸30克,大肠20克,黄花菜20克,青豆20克,老汤1500克(鸡骨头或猪骨头熬成均可);香菜、葱花、姜末、勾芡面粉少许,食盐、味精、鸡精、胡椒粉、料酒、酱油、香油等适量。
 +
 +
===制作步骤 ===
 +
1. 将准备好的扁垛、老豆腐、大肠切成丁,豆腐皮、腐竹切成片,熟牛肉切成片丁均可。
 +
 +
2. 倒入适量食用油,待油热后将姜末、黄花菜入锅爆一下,再将切好的牛肉、大肠、小酥肉、扁垛放入锅中干煸,放入料酒、酱油,稍后倒入少许老汤拌炒。
 +
 +
3. 半分钟后,依次将青豆、豆腐丁、豆腐皮、腐竹等原料下锅,并将老汤倒入锅中。
 +
 +
4. 中火煮两分钟后,倒入焦炸丸,稍后放入适量食盐、味精、鸡精、胡椒粉等。
 +
 +
5. 待汤滚起,准备少许干粉,用水搅拌后倒入锅中勾芡。半分钟后,汤再次滚起即可出锅。出锅前,放入少许醋、香油调味。汤盛入餐具后,放入葱花、香菜点缀即可。
 +
 +
小碗汤成菜后,色泽红润,酸辣适口,姜味较为突出。
 +
 +
==饮食文化==
 +
相传洛阳小碗汤始于民国中期,是从“厨子菜”演变过来的,由小碗盛汤而得名,最早流传于宜阳、孙旗屯、谷水一带。
 +
 
 在民国时期,洛阳一带经常活动着许多“局掌”(音),即厨事总管。农闲时,“局掌”带着徒弟们走村串户,为乡间办红白喜事的人家做菜。当时,乡下的农民生活都很拮据,在筵席原料的准备上往往捉襟见肘,全凭“局掌”巧手妙配,才将席面做得较为体面,有滋有味。
 
 在民国时期,洛阳一带经常活动着许多“局掌”(音),即厨事总管。农闲时,“局掌”带着徒弟们走村串户,为乡间办红白喜事的人家做菜。当时,乡下的农民生活都很拮据,在筵席原料的准备上往往捉襟见肘,全凭“局掌”巧手妙配,才将席面做得较为体面,有滋有味。
 +
 +
据上了年纪的老洛阳人说,“局掌”对徒弟们有着严格要求,只能当上菜程序完工后,厨子们才能为自己做点吃的。小碗汤就是厨子们为自己做的饭食。菜都上完后,食材所剩无几,厨子们就将这些食材统统切成丁状,下入肉汤锅内烩制。由于“僧多粥少”,只得用小碗盛汤,而且每人仅此一碗,如吃不饱,可多吃个蒸馍。这就是小碗汤的来历。
 +
 +
由于小碗汤是厨子菜,听着也不高雅,不被待见,因而一直难登洛阳水席的大雅之堂。
 +
<ref>[https://www.meishij.net/zuofa/fanqiedanhuatang_9.html?1490317573250 小碗汤-美食杰网]</ref>
 +
==参考资料==
 +
{{reflist}}
 +
[[Category:426 家庭手藝]]

於 2020年10月9日 (五) 17:00 的最新修訂

小碗湯是河南省洛陽市的傳統小吃之一,屬於豫菜系。

相傳洛陽小碗湯始於民國中期,是從「廚子菜」演變過來的,由小碗盛湯而得名,最早流傳於宜陽、孫旗屯、谷水一帶。

在民國時期,洛陽一帶經常活動着許多「局掌」(音),即廚事總管。農閒時,「局掌」帶着徒弟們走村串戶,為鄉間辦紅白喜事的人家做菜。當時,鄉下的農民生活都很拮据,在筵席原料的準備上往往捉襟見肘,全憑「局掌」巧手妙配,才將席面做得較為體面,有滋有味。[1]

特色

微酸微辣,濃香不膩,開胃爽口。

做法三

食材準備

扁垛250克,老豆腐100克,熟牛肉100克,豆腐皮50克,腐竹50克,小酥肉30克,小焦炸丸30克,大腸20克,黃花菜20克,青豆20克,老湯1500克(雞骨頭或豬骨頭熬成均可);香菜、蔥花、薑末、勾芡麵粉少許,食鹽、味精、雞精、胡椒粉、料酒、醬油、香油等適量。

製作步驟 

1. 將準備好的扁垛、老豆腐、大腸切成丁,豆腐皮、腐竹切成片,熟牛肉切成片丁均可。

2. 倒入適量食用油,待油熱後將薑末、黃花菜入鍋爆一下,再將切好的牛肉、大腸、小酥肉、扁垛放入鍋中干煸,放入料酒、醬油,稍後倒入少許老湯拌炒。

3. 半分鐘後,依次將青豆、豆腐丁、豆腐皮、腐竹等原料下鍋,並將老湯倒入鍋中。

4. 中火煮兩分鐘後,倒入焦炸丸,稍後放入適量食鹽、味精、雞精、胡椒粉等。

5. 待湯滾起,準備少許乾粉,用水攪拌後倒入鍋中勾芡。半分鐘後,湯再次滾起即可出鍋。出鍋前,放入少許醋、香油調味。湯盛入餐具後,放入蔥花、香菜點綴即可。

小碗湯成菜後,色澤紅潤,酸辣適口,姜味較為突出。

飲食文化

相傳洛陽小碗湯始於民國中期,是從「廚子菜」演變過來的,由小碗盛湯而得名,最早流傳於宜陽、孫旗屯、谷水一帶。

在民國時期,洛陽一帶經常活動着許多「局掌」(音),即廚事總管。農閒時,「局掌」帶着徒弟們走村串戶,為鄉間辦紅白喜事的人家做菜。當時,鄉下的農民生活都很拮据,在筵席原料的準備上往往捉襟見肘,全憑「局掌」巧手妙配,才將席面做得較為體面,有滋有味。

據上了年紀的老洛陽人說,「局掌」對徒弟們有着嚴格要求,只能當上菜程序完工後,廚子們才能為自己做點吃的。小碗湯就是廚子們為自己做的飯食。菜都上完後,食材所剩無幾,廚子們就將這些食材統統切成丁狀,下入肉湯鍋內燴制。由於「僧多粥少」,只得用小碗盛湯,而且每人僅此一碗,如吃不飽,可多吃個蒸饃。這就是小碗湯的來歷。

由於小碗湯是廚子菜,聽着也不高雅,不被待見,因而一直難登洛陽水席的大雅之堂。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