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小湾东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湾东镇位于南涧县西南部,地处东经100°06′~100°17′,北纬24°39′~24°51′,澜沧江黑惠江在境内交汇,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云南省首选项目小湾电站建设的最前沿阵地。[1]

中文名: 小湾东镇

地理位置: 南涧县西南部

国土总面积: 204.44平方公里

总人口: 18342人

概况

小湾东镇位于南涧彝族自治县西南部。东北与公郎镇、碧溪乡接壤,西南与凤庆县、云县隔江相望。面积204.44平方千米,人口1.85万人(2006年)。辖神舟、营盘、龙街、新龙、新民、龙门、岔江7个行政村,132个自然村,168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新龙街,海拔2260米,距县城63千米。山坡陡峭,最高海拔2448米,最低934米。交通运输条件较差。境内西部的澜沧江与黑惠江(漾濞江)交汇处建有小湾水电站。

沿革

1958年为岔江公社,1963年设新民区,1969年改公社,1984年复设区,1988年置乡。1997年,面积204.4平方千米,人口1.7万,辖新民、龙门、龙街、岔江、神舟、新龙、营盘7个行政村。1999年,新民乡改建小湾东镇。

区域地理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小湾东镇,东北与公郎镇、碧溪乡接壤,西南与临沧市凤庆县、云县隔江相望。国土总面积204.4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448米,最低海拔934米,镇政府驻地岔江新区,距县城74公里,距小湾电站坝址11.2公里。总面积204平方公里,总人口18342人。该镇主要盛产茶叶、泡核桃、黑山羊、柿饼等农特产品。

人口民族

全镇辖神舟、营盘、龙街、新龙、新民、龙门、岔江7个村委会,81个自然村,168个村民小组。2008年全镇总户数4936户(农业户4635户),农业人口18616人,境内居住着汉、彝、白、苗、壮、佤、布朗、布依、拉祜等9个民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6‰。年末有耕地面积1220.81公顷(其中水田56.69公顷,旱地1164.12公顷),农业人口人均实有耕地0.065公顷。全镇有林地面积10984.87公顷,森林覆盖率53.73%。

经济发展

全镇共有茶园面积10087亩,泡核桃面积27693亩,年产茶叶28万公斤,泡核桃22万公斤,其中,泡核桃因皮薄、个大、肉白而深受县内外客商欢迎,产品供不应求。目前,横跨全境的小湾二级公路已建成通车,小湾瓦富咱商贸区已建成开业,小湾公路沿线开发已初具规模,以建筑建材、吃住娱乐、日用商品、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为主的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该镇是南涧支援小湾电站建设的前沿阵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商机,在小湾电站建设期间,将有上万人的施工队伍常住该镇小湾电站工区,发展商贸服务产业商机无限,电站完工后,澜沧江上将建起一座世界第一高(292米)的双曲拱坝,沿江地区将形成漫湾库区、小湾库区两个高峡平湖景观,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首选之地。

2008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为6548万元,比上年的5789万元增13.1%。农民人均纯收入1954元,比上年的1740元增12.3%。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41万元,同比增长14.8%。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为3.29万亩,粮食总产875.9万公斤,同比增长12.2%;平均单产266.2公斤,同比增长7.1%。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镇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民风民俗

酒文化

彝族是个好酒的民族,彝族喜欢饮酒,“有酒便是宴”已成习惯。

彝家历来好客,每当客人来到,无沏茶敬客之礼,却有倒酒敬客之俗,作为见面礼,“无酒不成礼”已成习俗。劝酒一片真诚,他们说:“地上没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了的酒”。彝家人以酒向客人致以最亲切、最厚道的敬意,显示出彝族的真挚与热诚。

彝家酒谚云:“汉区茶为敬,彝区酒为尊”可见酒,在彝家日常生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彝家,转转酒、秆秆酒、坛坛酒自然成为彝族酒文化的象征符号。传承着一种奇特的喝酒方式,有“吃白酒”“咂酒”和“转转酒”等饮法,相识者邂逅相遇,买碗酒,或瓶酒,几个人围圈而蹲,仅用一只酒杯,或干脆不用酒杯,一人一口轮流喝,称之为“转转酒”。若用酒杯,便先从最年长者开始,从右至左,一人一杯,接力轮流,不得轮空,众人用一酒杯,称为“杯杯酒”谁也不嫌弃谁,同乐同喜,表示友好,联络感情,互结信义。

打歌

走进小湾,你会感受到一股浓烈的民族文化气息,其中,“打歌”作为一种民族娱乐方式,在小湾境内绝大部分地区盛行,尤其在彝族聚居区,无论男婚女嫁、节庆山会,也不管街天赶集,还是茶余饭后,各式各样的场合,只要芦笙、竹笛之音韵缭绕,人们就自然汇拢,携手踏歌,翩翩起舞,真是歌遍两山三江水,舞在东西南北中。在小湾,打歌最有情趣,最为热烈壮观要数“朝山”打歌。朝山会一般在春天进行,以朝贺为主,这时正值大地复苏,万山吐翠,新红争艳,山山水水充满了无限生机,禁不住天然情趣横溢之时。到这种境地里去尽情游玩,用跳舞唱歌朝贺大地复苏,用欢声笑语去点缀幽谷奇景,用节日的盛装来与春天比美,诚然是一件亦悠亦乐的快人之事。朝山时,方圆数百里的各族人民,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涌来聚会,一齐朝贺大山进入了生机勃勃的季节。彝族女青年,头带钉着一排排银制桂花和一串串蜜蜂坠折叠式青布包头,包头折缝处插着弹动摇晃的花枝,胸前挂着银链三须,绚丽多姿。男青年们身着素净的漂白色衣服,头缠白毛巾,两端毛巾须随风飘动。他们随着有节奏的笙、笛声,霎时围成圆圈,尽情地唱呀,跳呀,边舞边歌,此起彼落,情感奔放热烈激昂。最热闹的打歌场子中吹“九点”,笛子着不下一、二十人,参加打歌者数百人,场面象烂漫的山花,歌声象澎湃的江河,拥挤周围的观众,里里外外,层层环绕,摩肩擦背,水泄不通。一个个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舞者灵巧而迷人的动作,倾听着朴实而动听的歌声。舞步声、“阿苏啧呢瞧者”吼叫声、笙笛声响成一片,伴随着阵阵松涛声,不时在山谷中回荡,当舞蹈进入狂欢时,《鹤立松尖》、《回身敬酒》、《矮子探水》、《斑鸠找伴》、《狂猴追风》、《公羊打架》、《喜鹊蹲窝》、《苍蝇搓脚》等一串串迷人即兴动作象一颗颗珍珠从领舞者身上滚出来,这些动作在领舞者娴熟的表演中,能随其身形而变换自如。当《鹤立松尖》这一动作出现时,领舞者犹如一只脱俗傲世的古鹤,昂首翘立于松顶,怡然自得,辗转四顾;《回身敬酒》动作不大,却充满了内在的感情;《矮子探水》脚步的大起大落则如痴如狂;《斑鸠找伴》中的前仰后合在领舞者醉态的表演中,也让人为之陶醉。这些充满自然情趣的动作,另广大观者拍案叫绝,观者、舞者共同沉浸打歌带来欢乐的幸福中,一同感受生命的冲动和升华。

人文地理

小湾东镇位于南涧县西南部,澜沧江与黑惠江在境内交汇,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云南省首选项目小湾电站建设的最前沿阵地。全镇辖神舟、营盘、龙街、新龙、新民、龙门、岔江7个村委会,81个自然村,168个村民小组。现有总人口18846人,境内居住着汉、彝、白、苗、壮、佤、布朗、布依、拉祜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14932人,占总人口的79%,其中以彝族居多。小湾东镇有悠久而深厚的彝族酒文化。彝族是个好酒的民族,彝族喜欢饮酒,“有酒便是宴”已成习惯。彝家历来好客,每当客人来到,无沏茶敬客之礼,却有倒酒敬客之俗,作为见面礼,“无酒不成礼”已成习俗,劝酒一片真诚。彝家人以酒向客人致以最亲切、最厚道的敬意,显示出彝族的真挚与热诚。

彝族还是一个好打歌的民族。在小湾,打歌最有情趣、最为热烈壮观的要数“朝山”打歌。朝山会一般在春天进行,以朝贺为主,这时正值大地复苏,万山吐翠,新红争艳,山山水水充满了无限生机,禁不住天然情趣横溢之时。到这种境地里去尽情游玩,用跳舞唱歌朝贺大地复苏,用欢声笑语去点缀幽谷奇景,用节日的盛装来与春天比美,诚然是一件亦悠亦乐的快人之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