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土路(王德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小时候的土路》是中国当代作家王德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小时候的土路
小时候,在我的老家有一条横贯村子的土路,是用砂石黏土混合起来铺就的。一端向东通往山里,方便村民们进山里去干活儿;另一端向西通向公社、县城、省城,直至远方。阳光下,细细的砂石、黏土泛着白色的光,总是在不经意间走进我的梦里。
那一年,我在村里小学上五年级,学了一篇课文叫《闰土》。课文说:“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老师说这篇课文的作者姓鲁,是一个浙江人,住在离我们这儿很远的地方,离海却很近。当我向老师提出深更半夜是如何看见“金黄的圆月”和“深蓝的天空”时,老师耐心地告诉我说,作家不是普通人,既有远大理想,又有生活阅历,更重要的是想象。你是一个农村人,不可能体悟得出作家的情怀。老师的话,让我很不愤,并立志要一探究竟。在一个大彪月亮地儿的夜晚,我独自一人,沿着这条土路去了村外的瓜地。
瓜,已开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香味。月光下,村子已经睡去。
瓜地座落在村子的东面,大约有十来亩的样子。瓜地的西面是一片苞米地,苞米已经长到一人多高,正在抽穗儿的当口儿,“噼噼啪啪”地叫个不停。南面是树林,黑黢黢的树梢儿上挂着一轮青白色的月亮。东面是一片黄豆地,平坦开阔中偶尔有蛐蛐的叫声。北面的土豆已经开花,淡淡的就像天上的星星。
皓月当空,地北头的瓜窝棚静悄悄地矗立着,隐约中不见一丝灯光,可能是看瓜的老头儿早已经睡下。让一个老人来看瓜,对今天夜里来村里西瓜地的“猹”来说,或许不是一种厄运。现在看来,夜里的天空并非是深蓝的,月亮也并非是金黄的。作家的话可能多半不可信,老师的无意却让我斗志昂扬。
出了瓜地,再向东,土路便进到山里去了。
我曾多次跟随父亲在这条路上走过,见过狼、松鼠、野鸡等野生动物,但是没有看见过猹。小兴安岭的余脉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冲撞,让丘陵地貌的山林更加起伏跌宕,茂盛丰盈的树木充满了生机。月光下的土路把落叶松、樟子松、柞树等分割成两边站立,风正轻轻地为他们点着名,像威武的战士。
山林是村民们的爹娘,养育着他们勤劳的儿女。春天来临,山上到处都是山野菜,小根儿蒜,其中蕨菜是日本人指定要的;夏天的时候,采中草药,黄花菜。我们这里的党参、黄芪、刺五加、五味子都是中草药中的极品;一到秋天,村民们便割莦条,采蘑菇,生龙活虎。榛蘑、灰蘑、松伞蘑、榆黄蘑、滑蘑都是村民们餐桌上的美味。老话儿说,姑爷上门小鸡儿没魂。小鸡儿炖蘑菇是东北四大炖之首,最为重要的是蘑菇必须是榛蘑,必须是晒干后的“重发”,其他的蘑菇不可能纯正。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作为农村人来说,赶山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通往山里的路,擎起一家人的希望,孩子们一年的学杂费、书本费,一家人的油盐酱醋茶,都是这个山林供养的,供销社的大门永远向勤劳的人们敞开着,阅历让见识升华。
这条路,在山边子处拐弯儿,左边便是学校。
我小学毕业后,回到村里务农,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整日的凄惶着再也不会有机会读书了。只有失去的东西人们才会感到珍贵,就像读书也一样,没有机会了才觉得读书是多么美好。
正当我习惯了给车老板儿当掌包的时候,第二次恢复职务刚刚出来工作就忘记了“永不翻案”承诺的邓小平,开始了全面整顿,首先是教育领域,村里根据公社的要求办起了中学。接着,沿着这条路,来了一些知青。村里为了巴结这些知青,让他们从事着村里重要而往往轻松的工作,比如教师。他们穿着大皮鞋,脖子上套着一个口罩别在衣襟里,站在黑板的前边,让我重新找回了当学生的感觉。原先,我是多么讨厌这条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而今,却发现连路边上布满尘土的叶子都是那么美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接地气。
这条路,也通往大城市。北安,曾经是伪满洲国时期的一个省会,村里人都叫它鬼门关。在村里人的心里,得了大病要去北安,看病住院就没有遗憾了。治好了,没有遗憾,北安是一个大城市,花钱值。治不好也没有遗憾,连北安都治不好的病,是天不留人了,还有什么值得遗憾呢。一次,父亲送村里人去北安看病,我跟着去拿东西,知道了大城市的人们都是住在像鸽子笼一样的房子里。此后,我常常伫立在村口,向着西边的方向张望,看看有没有从“鸽子笼”里飞出来的理想。
那年秋天,我被划为初中生。
一条路,让我不忘。路两边的一排排的茅草房里住着的都是我的乡亲,几家人住在一排房子里,邻居间有着格外的感情,一趟房就像一家人。一家有事,全村子帮忙,红白喜事家家放桌子,家家摆席,从来不在院子里摆桌子而是在炕上。乡亲们盘腿而坐,仿佛和尚坐禅。村里的善事非常多,却从无刑事案件,邻居家从来不闹意见,吵架会引来人们的鄙视。
现在,那条土路已经改造成了村至村的水泥路。建筑时的偷工减料,路面坑坑洼洼,依然保持着尘土飞扬。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但不能忘了初心。无论通往城市的繁荣,还是让山村更加美丽,这条小时候的土路都让我的人生不忘初心。[1]
作者简介
王德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