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人(王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人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小人》中国当代作家王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小人

几年前的一个傍晚,我去济南拜访一位老作家。这位作家比我年长十八岁,常年居住在青岛,却在省会专门有一间工作室。那个夜晚他不创作,只是与我长谈,一直谈到深夜。临告别时,他说还要给我看一样东西。他从旅行包里取出一本很旧的笔记本,快速翻到最后一页,出现一个名单。名单是用红笔写的,其中大半名字又被黑笔划掉了。

作家告诉我,这是一个“小人名单”。就是这些小人,捆绑过自己,毒打过自己,用最残酷的手段折磨过自己。作家指着名单的前三名说:“他们也是作家和书法家,行刑时专打我的右手,这手被打得半年不能动弹,两年不能拿笔。他们出于对同行的嫉妒,要使我一辈子不能写字!”

“您留下这些名单是为了……”我轻声问作家。作家说:“我既不会检举揭发,也不会报仇雪恨,他们没有资格成为我的对手。但我必须把他们记住,因为我人生最重要的岁月都毁在他们手上了,我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我深深地点头,又指了指被黑笔划掉的一大半名字,问:“这些怎么划掉了?”

“这些人死了。死一个,我划掉一个。上一个月,一连死了两个。我虽然不报复,却一直远远地看着他们。我借着他们,领悟善恶报应的天道。”作家说。“对!”我十分赞许,“让一切恶人背后,永远有受害者的目光。这些目光,直通天道。”——正是那个夜晚,那个名单,让我想了很久。

不错,我历来反对夸张仇恨,也反对在不夸张的情况下仇仇相报,因为这是世间灾难的主要来源。这位作家,没有采取任何报仇手段,只是作了记录,只是投以目光,我觉得很有必要,比报复更有深意。

你可以责怪他的心胸不够开阔,未能一笔勾销。但他寥寥几句表述,已经说清了理由。让我感动的是,这位作家在他辉煌的创作上,始终没有沾染任何仇恨的印痕。在他的笔下,人间总是那么纯真、可爱、豁达、饱满。人世间重重地伤害了他,但他还给世界的却是大善大美。

从那天开始,我也会在空闲之时,对自己心底的贮存,略为作一点整理。我知道自己心中,不应该存在“小人名单”。那么,降低几度,说成是“负面心理名单”吧。

与那位作家的名单相比,我的应该很少,因为作家是一个感性人物,我学的是石油地质,应该用理性更严格地筛选几遍。如果筛选的结果一个也没有剩下,那是最好了。

为了争取这种结果,我咬着牙,憋着气,把筛选标准定得极端苛刻。最后定下的标准是以下两条:此人严重地伤害过我本人;此人必须是一个权势人物,拿着自己手上的权势或依靠着背后的权势行恶。有什么人能符合这两条标准吗?我不能不说:有两个。这两个人,利用权势剥夺过我工作的权力,党内也被他警告过。如此被“照顾”过五六年,而这五六年正是我年富力强的时期。本想告诉我的读者,他是谁。但转念一想,这样的恶人太容易燃起公愤,关键是他们也有家人,家人跟这种私事扯不上关系,那就只好掩盖名字了。曾想标示出姓氏便于叙述,心肠一软也免了。我只能默默地把他们“关押”在心底。“关押”的方式不妨柔美一点,于是把主使的姓氏,用谐音合成这样一个名字:胡邹整人。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还。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小人的境况和下场,并非如文学作品描写和史书记载的那样悲催,恰恰相反,他们有的锦衣玉食,有的养尊处优,有的呼风唤雨,有的平步青云。个中原因,值得人们深思。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正常人的情感交往大多注重于自我内心世界的真诚袒示,而小人的情感交往则注重于揣摩对方的各种需求,所以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诱惑力,以至于人们很容易掉入他们设计的陷阱,将其误认为知己。

好了,我终于做了一件难事,完成了一次心理清理的实验。在心底“关押”两个名字,并不是把他们当作对手。他们的行为,是一种庞大存在的小小呈现,远远超过他们的个人责任。请看这两个人,我的胡邹整人,行恶多年都具有不合常情、不顾常理、不计后果、不知节制、不问天良、不避天谴的特点。人们纳闷,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用得着上纲上线的整吗?他们在油田也算大头头了,正因为是头头,他们身上才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释了尘大师知道我受过不公,在我耳边说了一句话:“受辱,是为世界承担苦难。”

那夜,我与大师在护国寺一起围炉夜话。他这句话,让我领略了大乘佛教的宏伟本义。除了这种宏伟本义,我本人对那些恶,还有另一方位的正面感受。那两个被“邪灵”控制的人,胡邹整人,以及被这个芳名蛊惑起来的人群,对我有益无害。他们深知把特权和谣言羼合在一起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孽力,因此也就有效地赶走了一切向我走来的脚步,阻止了一切向我发来的邀约。这就像在我的帐篷外面挂了好几块“请勿打扰”牌子,让我这一生过得安静、舒适、自在。

一点不错,我毕生最大的恩人,就是他俩。这句话的另一种说法是:他们,是以敌对面目出现的知己。[1]

作者简介

王华,山东淄博桓台县荆家镇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