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封丘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封丘作》是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1]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2]”。

“雄浑悲壮”是高适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3]

《封丘作》

作者生平

高适(700年~765年) ,汉族。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省衡水)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天宝三载,与李、杜同游梁园,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4]。 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这是他生活的转折点,以后仕途遂顺,创作渐稀。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 有《高常侍集》等传世。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5]

高适自己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所以他对保卫边疆的爱国将领作了热情的歌颂。如《送浑将军出塞》诗中对浑将军的刻画是很出色的[6]

视频

封丘作 相关视频

边塞诗人高适
第6周-边塞诗高适

参考文献